5G标准必要专利中国第三!小米:继续死磕核心技术

描述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及标准提案研究报告(2024年)》显示,2024年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排名中,华为、中兴、小米位列中国前三。

毫米波

全球排名来看,华为以12.42%的占比位列第一,遥遥领先于第二名的高通。中兴以6.97%的占比位列第五,小米以4.62%的占比位列第八,相比去年首次进入的第十提升两位。

小米方面表示,上述成绩的背后,是小米对底层技术的长期持续投入:2015年底成立5G预研团队,不断深耕5G技术创新,实现跃升式发展。小米会始终坚持“技术为本”,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对此,雷军表示:“我们会继续死磕核心技术,继续努力!”小米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上半年研发投入已达107亿元,预计全年研发投入将达到240亿元,小米2023年已经宣布,未来五年研发投入将超过1000亿元。

截止2023年底,小米技术研发已进入 12个技术领域,包括 5G 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总体细分领域达99项。

在大力投入底层技术研发的同时,小米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截至2024年06月30日,小米在全球获得专利授权超过4万项,在全球审查中专利数量超过3.2万件。

 

 毫米波( Milimeter Wave,mmW)也称作极高频(Extremely HighFrequency,EHF),通常认为其频段为 26.5~300GHz,波长为 1~10mm。毫米波频段又可以细分为Ka频段(26.5~40GHz)、U频段 (40~60GHz)、V频段(50~75GHz)、W 频段(75-110GHz)和T频段(110~180GHz)等。由于具有波长短、波束窄的特性,天气变化对于毫米波器件性能的影响有限,因此毫米波器件可以满足全天候工作的要求。

 

毫米波这一概念最初由赫兹(Heinrich R. Hertz) 在1889年提出。1897年科学家们在 5mm波段研究了毫米波在电离层衰减和雨水散射环境下的传输特性。由于对基础材料特性和加工工艺都有很高要求,亳米波技术发展缓慢。进入20世纪 60 年代,随着材料和加工工艺的进步,脉冲雷达采用了波长为6mm 的毫米波,面向天文应用领域的射电望远镜则采用了波长为 1mm 的亳米波系统。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材料和微电子 等方面的进展大幅推动了亳米波技术的研究工作,新型亳米波器件在雷达、通信和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毫米波技术优势:

高速数据传输:

毫米波频段具有较高的频率和更大的带宽,因此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这使得5G网络能够支持更快的下载和上传速度,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和应用性能。

大容量通信:

由于毫米波频段的高带宽特性,5G网络可以支持大量的数据流量,为越来越多的连接设备提供稳定和高效的通信服务。这对于物联网设备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城市的建设非常关键。

超密集网络:

毫米波技术可以支持更密集的网络布局,即超密集网络。通过部署更多的小型基站,可以提高网络的覆盖范围和容量,解决高密度用户区域的网络拥塞问题。

增强室内覆盖:

由于毫米波波段的特性,室内环境中的信号穿透性较差,容易受到阻挡。然而,通过在室内部署更多的微型基站,可以弥补这一缺点,提供更好的室内覆盖和服务质量。

低延迟通信:

毫米波技术的高频率使其传输速度更快,可以有效地缩短数据传输的延迟。这对于实时应用和低延迟的场景,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自动驾驶等,非常关键。

 

尽管毫米波技术在5G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该技术也在设计、制造和部署的工作流程中带来了许多挑战。如传输距离有限、穿透能力较差、频谱资源管理、设备成本和复杂性等。在毫米波频率下,显着的路径损耗使得射频 (RF) 功率有限且成本高昂。毫米波频率给测试方法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

对于 5G NR 和 802.11ay 等其他新兴应用,毫米波频率下的传播损耗需要使用相控阵技术和波束控制来实现足够的信噪比和链路质量。相控阵技术允许天线系统根据需要调整辐射方向和波束形状,以优化信号传输和接收。5G毫米波相控阵技术利用多个天线元素构成的天线阵列,通过调整各个天线元素的相位和振幅,可以精确地控制信号的辐射方向。这使得信号可以被集中在特定方向上,从而提高传输效率和容量。

5G毫米波相控阵技术还支持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功能。这意味着基站可以同时与多个终端设备通信,每个终端设备都可以获得独立的波束,从而提高整体网络的吞吐量和性能。

 

毫米波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雷达、通信、室内基站、智慧城市、室外基站等。这些应用得益于毫米波的高频谱效率和短波长特性,使得毫米波能够在诸多领域提供高性能的服务。

 

 

以上部分资料转载“手机技术资讯”网络平台,文章仅用于交流学习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删。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