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十一届中国IoT大会成功举办,技术创新助力市场再创高峰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电子发烧友网编辑部)2024年10月14日,由电子发烧友网和慕尼黑华南电子展联合主办的2024第十一届中国IoT大会,暨IoT创新奖颁奖典礼顺利召开,大会主题为“智芯感,慧物联”。会议邀请到来自安谋科技、Qorvo、Imagination、Bosch Sensortec、RT-Thread 、广和通等全球知名企业和行业专家进行精彩分享。分享各自在物联网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以及市场动向,共同推动物联网行业的进步。
物联网

电子发烧友总经理张迎辉在开幕致辞中表示,通过无线通信无线连接的网络,IoT从最早的无处不在的工业应用场景,走到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生活场景。它已经在帮我们提供更精确的数据,改善我们的日常生活出行、工作娱乐、身心健康等。全人工智能的AIoT时代已经全面来临!
物联网
电子发烧友总经理张迎辉

“我们在行业企业的走访中也看到,IoT产业的创新也更加接地气,00后一代年轻人正式走入社会后,这些曾经戴着小天才手表长大的一代人,对于智能化生活的需求来得更加自然。例如运动健康、智能家居、自动驾驶、远程宠物喂养等,所有新奇的智能产品,对他们来说都很正常,且他们更有自己的想法。我相信,随着更多的00后进入社会,未来的物联网需求会更进一步的释放出来。”

安谋科技:新一代超高清视频处理核芯
 
视频内容分辨率越来越高,数据量也正在持续膨胀,从1080P到4K,从4K再到8K,数据量增加达4倍,无疑给存储和数据传输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目前普遍采用编解码技术将视频压缩,降低体积便于传输和存储。
物联网
安谋科技VPU高级产品经理董峰

安谋科技VPU高级产品经理董峰表示,目前主流的互联网视频内容使用的编码包括H.264、H.265、AV1等,并开始往最新的H.266发展。最新的视频编码能够带来更好的体验,可以使用更小的码率带来更好的视频效果,带宽的下降给内容运营商也会带来成本降低。
 
在编码技术在不断演进的同时,VPU也在持续迭代,支持新的编码技术,提高编解码效率。安谋科技从19年成立VPU团队以来,已经迭代了三代产品,目前最新的是V510和V710,支持最新的H.266编解码。
 
V510在H.264/H.265编解码性能上相比上代提升2倍,支持全格式的编解码,包括最新的H.266,面向端侧应用。而V510和V710在内部的核心是一样的,单个核都能支撑所有功能,通过核数不同来提升性能。V710主要面向云端,在云端能够更好地适应多路低延时的需求,在云端单芯片可以支持到64路1080P,同时还支持虚拟化、版权保护等解决方案。
 
 
Qorvo:无线连接技术推动工业物联网的未来发展
 
近年来,得益于半导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令很多功能可以在更小的芯片上实现,并且具备更低的功耗,令IoT领域的应用发展迅速,IoT设备快速在家庭中普及。当然,在工业领域,IoT的应用更加广泛,Qorvo高级产品市场经理俞诗鲲在大会上带来了主题为“无线连接技术推动工业物联网的未来发展”的演讲,介绍了Qorvo在工业物联网领域的思考以及产品。
物联网
Qorvo高级产品市场经理俞诗鲲

如今在IoT技术的发展下,除了无线网络构建之外,感知能力也在近几年成为了重点,AI技术的加入以及用户体验的要求提升,感知能力在IoT系统中重要性越来越高。
 
Qorvo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多种不同的UWB应用网络结构,除了常见的消费电子终端互连,在一些大型场景也有相应的解决方案,比如在商超、工厂等通过多基站协同定位设备的位置;同时也有只需要知道设备相对位置的应用,通过两根天线接收信号,再进行相位差比较得出两个设备间的角度和距离。
 
目前,UWB已经在多品牌智能手机上配备,而未来更多手机等智能终端的标配,将会给UWB带来新的变革。比如在智能家居中,未来各种只能设备可以根据各自位置,自动适配不同的特性,同时可以识别不同用户,比如根据用户手机设备,识别用户所在位置,配合相应位置的智能家居设备进行联动开关、播放音乐、灯光调节等,实现无感智能体验。
 
而在工业方面,定位就更加具备优势,比如在250平米的工厂内,如果想要做厘米级的定位精度,只需要4个UWB基站。如果要用蓝牙或者WiFi做定位,那么可能需要超过几倍、甚至十几倍数量的基站。
 
目前Qorvo提供DW1000和DW3000系列的UWB收发芯片,同时搭配QPG6200L可以覆盖BLE、Zigbee、Matter等多种协议。对于客户,Qorvo还能够提供多种模组的参考方案、以及丰富的软件套件等。
 
Imagination黄音:端侧AI和计算创新
 
Imagination市场及业务发展高级经理黄音带来了《端侧AI和计算创新》的主题分享,她表示当前AI在社会中具有很大的机会发挥积极作用,预计到2028年,全球边缘端AI处理器和加速器的市场将保持15.1%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物联网
Imagination市场及业务发展高级经理黄音
 
边缘AI的主要特性在于实时性能、安全性、能效、灵活性,imagination采用软件优先的方法,注重资源效率,提供易于移植和优化部署的路线图,以及最先进的处理器。可以构建一个多架构、多供应商的软件生态系统,统一异构计算生态系统,围绕开放标准,并在开源项目上构建和扩展加速计算。
 
黄音还介绍了imagination的GPU产品线,能够从可穿戴设备扩展到云端,提供在1GHz下定义的性能。PowerVR GPU架构通过Tile-Based Deferred Rendering技术提高能效,减少不必要的操作。能够提供最全面的RISC-V就绪GPU IP,是RISC-V SoCs的GPU IP提供商,拥有在RISC-V设计中经过硅验证的专业知识。
 
当前,imagination在移动和汽车IVI领域的GPU IP排名第一,提供PPA(性能、功耗、面积)和创新特性的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卓越的客户服务,并拥有超过30年的边缘IP供应经验。
 
博世:IOT时代的MEMS传感技术创新
 
博世高级现场应用工程师皇甫杰在此次大会上分享了题为《从感知到智能,MEMS传感技术引领IoT创新新时代》的主题演讲。
 
物联网
博世高级现场应用工程师皇甫杰
 
博世传感器具有丰富的产品组合,包括运动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系统,环境传感器,声学微系统,显示解决方案等,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穿戴设备、机器人和无人机、游戏和电视、AR/VR眼镜及头盔、白色家电、智能家居等等。
 
数据显示,预计2026年全球物联网支出将超过1万亿美元,每台新上线的物联网设备都会连接平均4个新传感器。这给传感器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皇甫杰介绍,博世发布的全球穿戴用最小加速度传感器BMA530和BMA580。其尺寸为一般家蚁的四分之一大小,易于集成在紧凑型设备中,高度灵活的工作模式,可令不同电源模式自由切换,具有运动追踪、手势识别、跌落检测等功能,集成化便于使用和电源管理。
 
多传感互联平台,可助力全身运动追踪应用,通过软硬件融合多传感器,内置BHI380、BMP581、BMM350,8个传感器节点可实现10自由度检测,同时集成人工智能及蓝牙低功耗技术,提供定性身体反馈,帮助客户产品实现快速上市。
 
博世以传感器部件为核心,打造技术社区,与合作伙伴共同提供传感器解决方案,将智能传感应用于可穿戴、GNSS、机器人、工业、农业等领域以及众多潜力无限的细分应用市场。未来,博世将持续和全球及本土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共同打造智能生态。
 
RT-Thread:高安全实时操作系统助力工业4.0
 
RT-Thread商务总监李涛在此次大会上分享了题为《强基固本,安全领航:RT-Thread高安全实时操作系统在工业4.0时代的应用》的主题演讲。
 
物联网
RT-Thread商务总监李涛
 
他指出,当前工业控制行业需求与痛点主要在于安全性、智能化及混合部署、国产替代、
硬实时、平台化、开放性、生态完善等诸多问题。
 
RT-Thread商业版本具有优秀的架构设计带来的高度可裁剪性,具备高度可扩展和灵活性,从精简内核到完整功能,它完全可裁剪,配置,并提供多种典型配置。
 
RT-Thread专业版是一个全栈计算平台,生态完善,适配范围广,可以适配从MCU到MPU,到高性能SOC芯片,适合构建团队甚至公司层面统一的技术开发平台。包括RT-Thread Space、RT-Thread Secure、RT-Thread Smart、RT-Thread Fusion版本。
 
专业版具有Linux+RT-Thread混合部署,RT-Thread SMP多核支持,适配EtherCAT主栈,提供专业版IDE,支持编译和Jlink单步调试,支持动态模块加载,实现软件分层开发等功能。体现出实时性强、快速启动、兼容性好、稳定性高等优势。比如,基于RK3568J平台的RT-Thread Secure毫秒级周期任务抖动,1ms的周期任务最大抖动时间为416ns。开机时间小于1s。此外,提供专业测试报告,提供安全认证版本,提供本土技术支持等。
 
RT-Thread 赋能智能装备,已经覆盖包括航空航天、无人机、电力(从发电到变电、配备、用电各个环节的电力装备)、轨道交通、核电、工业控制等多个应用领域。
 
广和通:5G FWA产业生态及生态演进
 
在5G发展过程中,5G FWA成为关注重点。5G FWA通过5G技术提供宽带连接。相比传统的光纤、电话线宽带要拉线到用户家中,5G FWA直接从5G基站采用无线技术为用户提供宽带服务。
 
预计在2026-2029年,5G FWA主要增长来自欧洲和APAC ,价格将会是重要因素。广和通FWA PCBA解决方案总监史宇明表示5G FWA解决方案的合理性,在技术交付和商务维度上决定了整机的成本和产品综合竞争力。
物联网
广和通FWA PCBA解决方案总监史宇明
 
史宇明认为5G FWA市场将迎来三大类机会点,一是5G FWA 新平台+新技术迭代机会,包括5G新平台/WiFi7/毫米波/Redcap等技术都将带来新的机会;二是5G FWA 超低成本产品机会,三是5G 新兴市场机会,例如5G大规模SA专网的建设商用,ODU+IDU的创新组网方案在海外市场寻找到机会。
 
当前,5G产业逐渐成熟,截至 2024 年 8 月,全球已有三百余家运营商推出5G商用服务。5G 空口从2018年的R15逐步演进到2024年的R17商用,5G产业蓬勃发展。针对5G FWA领域,广和通已经推出了多个解决方案,并且在海外市场打造了多个爆款。广和通推出了G190T-00-15 mmWave 5G ODU PCBA解决方案,在北美市场率先商用。
 
物联网
 
RedCap主要应用于对成本敏感的中高速物联网场景,RedCap通过降低终端频谱带宽到20MHz、使用1R或2R接收天线等技术手段,史宇明预计未来大规模商用部署后可大幅降低5G模组价格至100元以下。
 
广和通推出了RedCap CPE/MiFi 解决方案FG131,史宇明表示该产品将整机价位段带入了更低的市场水平。同时该产品支持5G SA网络,支持Open CPU开发、OpenWRT操作系统,并且能够搭配Wi-Fi 7芯片。
 
值得一提的是,广和通还发布了5G AI FWA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骁龙X75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开发,支持自动语音识别、文本转语音等功能,为5G FWA的应用带来了更多机会,特别是在海外运营商。
 
物联网
 
电子发烧友:IoT向智能物联全面演进 六大趋势不容错失
 
今年,在智能车载、工业控制、消费电子需求全面回暖的趋势下,IoT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IoT Analytics发布最新报告显示,预计到今年底,全球联网物联网设备的数量将再增长17%,达到160亿个。IDC预测更加乐观,预测到2026年全球物联网支出将超过1万亿美元,消费物联网、工业物联网、车联网成为主要增长市场,卫星物联网和5G-A无源物联成为潜力增长点。
物联网
电子发烧友副主编章鹰
 
今年人工智能和物联网融合受到高度关注,通感一体带动AIoT市场快速增长。IDC数据显示,2023年到2028年,边缘芯片增量,2028年达到47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5.1%。四大类IOT智能终端产品出货量出现明显增长。第一类是可穿戴产品、智能音箱产品出货量增加,带动小算力AI SoC上量;第二类是智能汽车大规模出货,满足自动驾驶的大算力芯片出货增加,这类芯片功耗达到50W,算力可以达到1000Top;第三类是生成式AI在PC、平板电脑、手机里面的增加,AI算力可以达到45Top;第四类是机器人出货量持续增加,从扫地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到工业机器人,都对边缘AI算力提出了新要求,人形机器人的融资潮也推动多家公司推出新品,端侧AI模组也在助力机器人新品上市。
 
电子发烧友调研发现,WiFi6、蜂窝物联网、智能传感器、5G、智能传感器都是工程师认为物联网技术进步的领域,今年智能传感器需求激增,这些传感器嵌入了数据处理功能,采用AI MCU,旨在解决与各种边缘应用延迟、数据吞吐量和安全性问题。轻量化5G RedCap芯片和模组上市加速物联网规模商用。今年,绝大多数企业级接入设备都将支持WiFi6,路由器、网关和CPE设备是快速采用WiFi6的关键设备。
 
电子发烧友物联网分析师、副主编章鹰预测了2024年的物联网发展趋势:
 
1、中国“物超人”规模持续扩大,政府推动移动物联网进入“万物智联”时代。消费、工业、车联网外,5G-A无源物联、5G RedCap将带动新的物联网市场增长。
 
2、物联网芯片公司进入黄金发展期,海外需求增长和产品多元化布局,带动芯片和模组企业出海成为潮流,头部芯片和模组企业的海外营收占比持续增长。
 
3、智能IoT设备需求猛增,AIoT终端侧创新加速,嵌入式AI蜂窝模组出货量持续上升,在智能汽车、智能零售和无人机、工业设备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4、中国蜂窝物联网市场快速增长,4G Cat1 bis和NB-IoT模组快速增长,5G Redcap模组实现规模化商用。全球联网汽车快速增长,到2030年,约有90%的联网汽车嵌入5G连接,5G模组上车速度加快。
 
5、鸿蒙OS NEXT上线,小米澎湃系统进一步升级,加速物联网生态构建,进一步打开产业链上公司的增长空间。
 
6、Matter1.3版本推出,新增5大设备支持,推动智能家居设备渗透率得到快速提升,Matter助力中小企业获得出海商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