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是超越互联网的全新体系 将引领IT技术走向第三次产业浪潮

描述

以下内容根据现场速录整理,未经本人确认 。

主讲嘉宾:国家973物联网首席科学家、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刘海涛

第一

物联网是超越互联网的全新体系。

互联网现在如此盛行、如此火爆,互联网为我们带来了便捷,我们上网看新闻,有事情发个E-mail,这是互联网带来的,微信是移动互联网为我们带来的方便。

虽然互联网为我们带来便捷,但同时存在很多新问题。因为互联网上所有信息都是人输入进去的,有真的,也有假的。互联网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也让骗子信息也更加对称,其实互联网行骗不用面对面。这就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为我们带来便利,同时为我们带来灾难。

物联网上所有信息都不是人输进去,是有体系架构分管在实体世界感知以后的镜像反映,因此物联网上所有信息都是客观的,只有真的,没有假的,更没有骗子,但它有可能不准确,因为技术、产品、终端的不过关可能不是很准确,但绝对没有骗子,也没有假信息。

物联网真的是超越互联网的一个全新体系,它不是一个公开的东西,它是逐级往上走的,物联网的主机是离不开互联网的,物联网已经成为全球人一个非常大的信息交互平台。 因此,物联网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和支撑。

第二

物联网是超越智能化。

有些场景智能化不能做而物联网能做。比如智能制造很火,智能制造就是生产线,在人为单一的环境里,确定的环境下智能化是能干活的,在对一些非人为的,甚至说非常复杂无序的,不确定的场景,智能化就不行了。那就需要物联网来应对,物联网用团队属性的架构才能应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场景、非人为的场景,我们的实体世界绝大部分是非人为场景、不确定性场景,需要物联网来彻底对实体世界感知。

物联网终端是智能化的,但物联网不是智能化的,物联网是社会属性、团队化架构,能做很多复杂的场景、非人为的场景、智能化所不能满足的场景。

物联网超越智能化,但没有智能化就没有物联网,物联网是超越互联网的,但没有互联网就没有物联网的普及。

第三

物联网是什么?分析一下大家所熟悉的系统和体系。

互联网早年也被称之为“共享帝国”,互联网服务从早期的共享到信息内容提供商,到现在叫做大数据,开始是信息内容提供商,开始共享,角度是一样的,都是信息共享。

互联网提供的不是网络经济,是平台经济,网是互联网的手段。互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信息共享、信息内容提供商,大数据。互联网的核心是数据,基础是有信息共享,为大家提供数据的服务。数据的服务包括共享的服务,包括信息内容提供商、大数据。

互联网通过进行共享提供信息内容,提供数据服务;物联网通过感知(社会属性团队架构的感知)提供事件的服务,互联网和物联网真的不一样。但物联网发展离不开通信网络,离不开互联网。

物联网面向实体世界以感知为手段,特别是社会属性架构、团队架构的感知体系为手段提供了大事件的服务,这是物联网。物和物的互联不是物联网的本质特征,物联网是超越智能化、超越互联网的全新体系,不能单一理解成是物和物互联的“网”。

物联网被称之为信息产业的第三次产业浪潮。意思是信息产业,RFID、传感器、通信网络、互联状态、REC、计算机等,即便说整个IT就分三个部分,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

第一次产业浪潮:以信息处理为支柱,以PC机为代表的推动信息产业进入第一次产业浪潮。

第二次产业浪潮:以信息传输为支柱,以移动通信、互联网为代表推动信息产业进入第二次产业浪潮。这次浪潮我们把它分成了两个小高潮。一是手机网、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独自发展的时代。二是移动和互联网融合时代,就是现在的时期。

第三次信息浪潮:物联网。物联网彻底变革了传感器采集、传输、处理的架构,时而爆出的是一个团队属性,社会化架构体系来感知。让信息获取革命变化以后,推动新产业进入第三次产业浪潮。这次浪潮信息获取实体世界,实体世界之前,实体世界和信息空间、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是割裂开的,物联网彻底变革信息获取以后,把物联网的物理空间和IT的信息空间拉通、融合。

其实物联网从基础上说是把物联空间和信息空间融合的一个信息,使得这个信息获取手段将会全力推动整个信息产业发生第三次产业浪潮的原因。

物联网和大数据不是一个黑洞,但数据是属于大互联网范畴,区块链更不是一个黑洞,物联网还将引领IT技术走向第三次产业浪潮。

真正的物联网企业都不大,口头上叫“碎片化的应用”,学术上叫“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和规模产业化之间的矛盾”,这个难题一直困扰着物联网产业发展。

真正的物联网体系发展现在遇到了很大的瓶颈问题(即碎片化的应用),就是推不动、搞不定,怎么干、怎么办。找到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东西,就用共性架构来应对千古不变的应用场景,回到物联网的机理上来,物联网是仿团队的,有协同、分工、组织、纪律,梳理不同的事件,分工、协同、组织、纪律还不一样,这就是它的机理、它的架构、它的共性。物联网的共性架构就是社会属性、团队属性架构,团队属性是没有固定的架构,是有协同、有分工、有组织、有激励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