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LO VR打破VR行业壁垒 让所有 VR 头盔“动起来”

vr|ar|虚拟现实

169人已加入

描述

如今,曾风光一时的 VR 行业依旧没有走出寒冬的阴霾。

不过,这样的寒冬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造成了 VR 行业的持续低迷;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去泡沫化的过程,所谓大浪淘沙,我们可以更容易地发现优秀企业。

而成立于 2015 年 VR 高潮期的 NOLO VR(凌宇智控)或许就是其中的一家,动点科技曾在 2016 年对其进行过一次 报道 。此后寒冬来袭,行业低迷,当我们还在怀疑这家公司是否还活着的时候,2018 年 5 月底,我们却听见了凌宇智控 A 轮融资的消息,而且这个 60 人的团队融到的钱还不少,达 1000 万美金。

“VR 泡沫对我们而言其实并没有多大影响,我们融资也特别顺利,差不多一个月就谈下来了。而且我们的领投机构——蓝驰创投看了 4 年 VR,投了几百家公司,但他们只投了一家 VR 公司,那就是我们。”NOLO VR CEO 张道宁告诉动点科技。

那么,NOLO VR 是如何获得投资人的独宠的?

赋能 VR 行业

更便携、更高效的移动 VR 一直被寄予了振兴 VR 行业的重托,但在 2017 年之前,移动 VR 相比于 PC VR 却有着巨大的体验差距,比如 HTC Vive 具有位置定位与追踪功能,用户可以在虚拟世界中行走,而当时的移动 VR 类产品却无法实现这一点,用户能做的,只有通过摇头晃脑改变视角,因此,当时的移动 VR 更多只是看片神器。

当然,各大移动 VR 企业也都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包括 HTC Vive Focus 以及 Pico Neo 等产品都在试图利用眼镜内置的双摄像头实现位置定位与追踪功能。而 NOLO VR 则采用了另外一种方法为移动 VR 赋予相同的能力。

张道宁介绍,他们研发的产品名叫 NOLO CV1,硬件由一个定位基站、1 个头盔定位器及 2 个交互手柄组成。工作时,定位基站向空间中发射经过编码的声、光、无线电信号,每个定位标记接收到信号后会经过一定的处理,解算出自己相对于定位基站的空间位置。参数方面,该定位基站拥有 Fov 100 度、半径 5 米的有效定位范围,理论上可以对定位范围内无限多个定位标记进行同时定位,并可达到 120Hz 的定位刷新率与毫米级定位精度,而且定位延迟也低于 20 毫秒,售价 199 美元。

另外,在设备兼容性方面,张道宁介绍 NOLO CV1 已经适配市面上几乎所有的移动 VR 头盔类产品和安卓手机。“用户首次使用仅需几秒设置,即可实现在虚拟世界中真实的移动,并用双手(柄)与虚拟世界中的事物进行互动。”

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一提,那就是目前 NOLO CV1 在售套件里的定位基站目前只有一个且视场角为 100 度,这就意味着用户不能背对着基站使用。对此,张道宁解释认为移动 VR 的使用场景应该类似于索尼 PS VR 而非 HTC Vive:只需要将定位基站放在用户前面的桌子上,将头盔定位器固定在头盔上,用户即可舒服地躺在沙发上享受“头 6 手 6”(即设备可以追踪用户头部和手部的平移以及旋转)的 VR 体验。

“个人 VR 设备本来就不需要走来走去的,我们认为的理想场景是往沙发上一座,随后就可以玩。”张道宁认为,HTC Vive 使用的 Lighthouse 定位系统只有在 B 端体验店才有可能需要,因此,NOLO VR 不会做另一个 HTC 或者 Lighthouse。“即使有能力做也不做。”张道宁强调。

行业壁垒

“像手机这样的成熟产业会有很多 ODM 或者 OEM 方案商,企业只需要采用这些成熟方案即可很快地做出产品,而我们这个行业,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方案商,一切都必须靠自己。”张道宁表示 NOLO 方案涉及声、光、电等多学科,一家企业想要同时聚集起声、光、电三方面的人才并不容易。“而且在这些领域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本身也不像代码那般容易被抄袭。”

另外,专利也是行业壁垒的一部分,张道宁表示他们 3 年来已经积累了 80 来项专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NOLO VR 正在试图建立起自己的行业生态——这款名叫 NOLO HOME 的平台已经于今年 6 月正式上线。“你可以将它(NOLO HOME)理解成移动版的 Steam VR。”张道宁介绍说,这是全球首款六自由度移动 VR 应用平台。

当然,企图做 VR 应用平台的企业并不少,几乎每一家 VR 头盔厂商都有这样的愿望,其中就不乏像谷歌这样的巨头,那么,作为 VR 头盔配件企业的 NOLO VR 究竟凭什么“虎口拔牙”?

对此,张道宁笑道:在移动端 NOLO 同样作为赋能工具,可让任何 VR 头盔具备“头 6 手 6”的能力,因此由 NOLO VR 来做“头 6 手 6”的移动 VR 内容更具优势。

而对于如何吸引开发者往 NOLO HOME 上移植内容,张道宁显得比较自信:“总会有人来做的。”

融资之后的下一步

另外,张道宁还介绍了融资之后的规划:一是将引入更多内容,尤其是高质量的游戏,夯实生态基础。二是对产品进行进一步的升级优化,而迭代的方向就是让设备更加便携、轻巧与高效。第三就是完善自己的全球化产销体系。

“之前我们都是被动销售,都是众筹或者对方找过来的,我们都没怎么宣传过自己,尽管如此,我们半年左右还是销售了超过 1 万台设备,而且用户留存率也非常高,目前真实用户也已经超过了 1 万。”而既然要组建自己的销售团队了,张道宁自然也为公司设置了一个销售目标:“今年再销售个几万台吧!”

不过,尽管如此,张道宁也不认为 VR 会很快爆发。“要想变得像电视那般普及,可能还需要 3 到 5 年。”

“像手机这样的成熟产业会有很多 ODM 或者 OEM 方案商,企业只需要采用这些成熟方案即可很快地做出产品,而我们这个行业,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方案商,一切都必须靠自己。”张道宁表示 NOLO 方案涉及声、光、电等多学科,一家企业想要同时聚集起声、光、电三方面的人才并不容易。“而且在这些领域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本身也不像代码那般容易被抄袭。”

另外,专利也是行业壁垒的一部分,张道宁表示他们 3 年来已经积累了 80 来项专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NOLO VR 正在试图建立起自己的行业生态——这款名叫 NOLO HOME 的平台已经于今年 6 月正式上线。“你可以将它(NOLO HOME)理解成移动版的 Steam VR。”张道宁介绍说,这是全球首款六自由度移动 VR 应用平台。

当然,企图做 VR 应用平台的企业并不少,几乎每一家 VR 头盔厂商都有这样的愿望,其中就不乏像谷歌这样的巨头,那么,作为 VR 头盔配件企业的 NOLO VR 究竟凭什么“虎口拔牙”?

对此,张道宁笑道:在移动端 NOLO 同样作为赋能工具,可让任何 VR 头盔具备“头 6 手 6”的能力,因此由 NOLO VR 来做“头 6 手 6”的移动 VR 内容更具优势。

而对于如何吸引开发者往 NOLO HOME 上移植内容,张道宁显得比较自信:“总会有人来做的。”

融资之后的下一步

另外,张道宁还介绍了融资之后的规划:一是将引入更多内容,尤其是高质量的游戏,夯实生态基础。二是对产品进行进一步的升级优化,而迭代的方向就是让设备更加便携、轻巧与高效。第三就是完善自己的全球化产销体系。

“之前我们都是被动销售,都是众筹或者对方找过来的,我们都没怎么宣传过自己,尽管如此,我们半年左右还是销售了超过 1 万台设备,而且用户留存率也非常高,目前真实用户也已经超过了 1 万。”而既然要组建自己的销售团队了,张道宁自然也为公司设置了一个销售目标:“今年再销售个几万台吧!”

不过,尽管如此,张道宁也不认为 VR 会很快爆发。“要想变得像电视那般普及,可能还需要 3 到 5 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