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最大难题是人才紧缺问题

人工智能

635人已加入

描述

人工智能行业是近几年行业关注的焦点,打造人工智能强国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人工智能得到快速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但是如今人才紧缺成为行业发展过程中的最大拦路虎。

究竟哪一类型的企业会在人工智能行业竞争的大潮中最先倒下?记者采访了解到,人工智能行业说到底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也就是顶级人才争夺最激烈的领域。如果想要在这个行业内真正拥有一席之地,必须长期付出比其他行业高出数倍的人力资源成本。而激烈的人才竞争也让很多企业“昙花一现”。

能够独当一面、带领团队进行开发的工程师年薪上百万,刚刚毕业三年的年轻工程师只要“有所专长”也能拿到50万左右的年薪——一家资深猎头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这个行业目前的行情。虽然大多数人工智能公司的产品还没有市场回报,但是在人才的投入上都是重金押进。

一家知名人工智能企业部门负责人周先生称,“人工智能”是个笼统的概念,他们在招聘时具体会分为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推荐算法等不同的职位。而真正做人工智能的企业,需要自己的核心技术,因此招的不光是工程师和程序员,而是科学家。一个复杂的与人工智能沾边的项目,可能涉及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比如要实现机器人考高考数学这样一个功能,就需要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推荐算法等多种职位相互配合,每一个环节都得由至少一名50万年薪起的科学家完成。当然,一个人肯定还不够。而且这个圈子非常小,有限的顶级人才基本集中在几个高校。企业如果不立即加紧揽才,未来这些人才可能会流入其他公司。因此,率先倒闭的人工智能企业,很多都是因没有雄厚资金实力从而在“烧钱式”抢人大战中败下阵来的。

以自然语言处理(NLP)为例,该岗位大多要求求职者拥有相关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目前国内拥有较强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的大学仅限北邮、国防科大、北大、清华、中科院、厦门大学、哈工大、复旦、华中科技和苏州大学等少数重点大学。而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组为例,其2014届硕士毕业生4人,博士毕业生2人,已全部被三星、华为等巨头企业收归麾下。除以上重点研究室之外,其它学校的NLP专业毕业生,都要去微软亚洲研究院、百度、科大讯飞等大公司镀金之后,才有人相信他们的实力——这就将人才输出源锁定到了一个极小的范围内。

即使重金聘用,人才也不见得一定会留下来。这家知名人工智能企业的负责人还发现,很多打着人工智能招牌的企业,其实依旧做的是简单的程序处理。以该企业目前正在推进的人工智能医疗产业为例,他发现,也有不少企业号称做出了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基本都是基于知识库的专家决策系统,“类似大数据加上高级搜索引擎”,而真正的人工智能辅诊系统是需要机器自己有识别、推理、演绎等类似人脑思考的能力。

“这种企业很多,他们一般会重金聘用几名科学家,来做一些基础工作,但是他们既没有实力,也没有必要组建人工智能团队,而这样的基础性工作没有开创性。真正的人才干不了多久就会出走。”周先生称。

人才出走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很多人工智能企业苦于没有良好的商业模式,国内大多数基金的生命周期都是5年以上,但实际上如果一家公司在3年内既没有找到合理的商业模式也没有实现批量增长,那么就很难再继续进行正常的下一轮融资了。因此为了进一步融资,以获得项目继续生存所需要的资金,还得给“裁员”找一个好听的说法。团队出走裂变出新的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成了一种趋势。

“反正有的是投资人。”一名刚刚带领其团队离开原有公司的创业者告诉记者,他的团队学历、年龄、角色架构都非常良好,虽然上一个项目失败了,但是并不妨碍他们自己另立门户或者投奔新主。“人工智能行业的门槛高、水深,有泡沫是正常的,但是谁又能保证不会出奇迹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