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 电子标签功耗测量测试

测量仪表

1499人已加入

描述

  RFID(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俗称“电子标签”,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RFID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其应用将给零售、物流等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RFID基本组成

  射频标签物理上由三部分组成:标签(tag)、天线、读写器。

  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高容量电子标签有用户写入区,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读写器(Reader):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

  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测试手段

无疑仍然是测量神器 —— N6705B

配备N6781A SMU模块和14585A分析软件

测试配置

N6705B通道1给电子标签供电

通道2 给阅读器供电,且测试时

需要同时将电子标签和阅读器配合工作

并控制电子标签的工作模式进行测试

RFID

测试过程及测试报告

1、电子标签休眠模式

平均耗电电流为 13.75uA

RFID

从以上电流图形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休眠模式下也有电流脉冲,脉冲电流的幅度约为17mA。

2、电子标签待机模式

平均耗电电流为 368.15uA

RFID

在通信结束后,标签进入到待机状态,此时的平均电流为368uA,峰值为21mA。这个耗电较大,结合整个测试过程,我们会发现是 “起始脉冲”导致。 这个脉冲虽然幅度不高,但持续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休眠脉冲的几十倍。

3、发射模式1(1个脉冲/秒)

平均耗电电流为 410uA

RFID

从以上电流波形可以看出,发射脉冲间隔为 959mS,而且每个发射脉冲前还有一个小的电流脉冲,该脉冲通常称为起始脉冲。

我们进一步仔细分析一下

发射脉冲和起始脉冲

RFID

起始脉冲:脉宽 0.5mS,平均电流11mA,峰值电流 22mA

发射脉冲:脉宽 0.33mS,平均电流83mA,峰值电流 268mA

为了更加准确的评估发射模式1的平均耗电

可以进行更长时间的平均

如36S内平均电流为410uA

RFID

4、发射模式2 (25次脉冲/秒)

平均耗电电流为 7.7mA

RFID

与发射模式1相比,该模式下1秒内包括25个电流脉冲,平均电流为6.7mA,峰值为289mA

同样,我们进行长时间电流采样平均

1分钟内的平均电流为 7.7mA

RFID

评估结果

RFID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坚持到最后 2018-03-30
0 回复 举报
学习了 收起回复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