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18年的预测_2018年我们将迎来什么

处理器/DSP

893人已加入

描述

又到了一年中的这个时候了,我们凝视着水晶球,看看2018年我们将迎来什么。正如一位智者曾经说过的,未来总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使得预测变得相当困难。当然这也是有趣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再一次向你们展示我们对2018年的预测。

2018年AI(人工智能)将会继续快速增长

AI并没有遵循传统意义上的炒作路线发展。它被过度炒作,然后直接进入冰冷的现实,但并没有进入“幻灭的低谷”(尽管我们已经在内部讨论过AI是否被过度炒作这个议题)。这是非常罕见的,它尽其所能并且推动了技术的迅速采用。在2018年,半导体行业的每一个角落都将会受到人工智能(AI)技术的影响,比如消费业、商业、汽车、机器人、物联网(IoT)和数据中心等领域都将会被改变。在Android(Android NN)平台上引入的神经网络API将会大大增加移动设备上人工智能应用的数量,而神经网络加速器(NNA)将极大地提高人工智能在嵌入式和移动设备上的性能。

AR(增强现实)眼镜将会再次崛起

在2017年,AR市场出现了一些重要的里程碑,苹果公司推出了ARKit,谷歌公司推出了ARCore。这使得开发人员开发了许多新的、令人兴奋的面向消费者的AR应用程序和游戏,并释放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即错误的开始之后,眼镜将成为未来AR的重要组成部分。

AR眼镜在工业市场上具有巨大的潜力。一些仓库正在投资于物流操作的技术,以提高生产率和最低生产水平。有一个仓库正在试验这项技术,预计生产率将提高约12%。据信,亚马逊(Amazon)将为其仓库工作人员配置AR眼镜。

更多的市场采用AR眼镜将取决于成本。他们需要合理定价,我们相信如果他们的成本与高端智能手机相同,那么早期采用者只可能会继续使用。这款眼镜在设计上还需要更加圆滑,改变现在显得笨重的外观。电池寿命的问题也需要解决。

2018年早期采用者将会开始佩戴AR眼镜,给穿戴者带来真实的AR体验,不仅仅是用于游戏和日常生活,还可以用于工业生产中,比如仓库,他们会带来有意义的投资回报率(ROI)。

VR(虚拟现实)会停滞不前

VR的采用将保持较低的水平,主要是小批量、高端游戏和专业应用会采用。Daydream和谷歌推出的Carboard采用量也会减少,因为它根本不足以吸引消费者。简单地说,外观形式是不合适的,控制器也是比较笨拙的,最明显的是,图形分辨率和质量不足以使它成为一个更主流的产品。

第一个5G网络将会投入运行

虽然我们距离高速无线服务部署还需要至少3年时间,但2018年仍将是5G时代的重要一年。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们将会看到一些早期试验的成果,并且会有更多的宣传,普及5G网络是如何部署实现的。预计第一个5G网络将为2018年韩国冬季奥运会提供直播服务,这将改变观看现场直播的用户体验——尽管人们对在最后期限前实现这一目标持怀疑态度。转换到5G不仅仅是更快的数据,它是一种通信通道,将使自动驾驶汽车、VR头戴设备、无人机和数十亿台设备的互联成为可能。因此,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必要的重大且昂贵的基础设施改变和升级,这是可以理解的。2018年,5G技术将会取得更多的进展并且最终变成现实。

物联网的安全将继续是一个挑战

尽管它是科技领域最有希望的发展方向之一,但物联网却为网络罪犯提供了巨大的机会。2017年,网络安全黑客攻击的数量越来越多,公平地说,其中一些并不是典型的企业违约。网络中存在着病毒,政府资助的赎金事件以及间谍工具的泄露只是两个值得注意的例子。然而在IoT设备上并没有出现大的黑客攻击而导致的严重破坏,尽管人们期望可以利用物联网或智能生态系统的不安全性来进行开发——比如一个领先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可以被破坏或者IoT设备在拒绝服务的攻击下被迫离线。

如果回顾2017年的各种迹象,再加上当时对IoT设备数量到2025年将增长到惊人的750亿的预测,那么2018年将是有趣的一年。对多域安全性的需求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真实,作为保护嵌入式设备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将很快被接受。

自动驾驶汽车将成为娱乐场所

从硅片的角度来看,2018年获得授权的IP将会应用在2023年左右的汽车上。汽车将会从现在的样子(一个向前的充满活力的驾驶平台)转变成一个娱乐场所、一个办公室或者一个客厅。最终,车主想要什么样子它就将变成什么样子。前挡风玻璃将成为增强现实显示屏,一侧显示驾驶员相关信息和另一侧显示乘客相关信息。当我们从自动化L3向更高水平发展史,GPU和相关加速器将需要更大功率以支持更多的自动驾驶功能——可能在每一级之间要扩大10倍。从图形的角度来看,尽管今天在你的车上可能有一个或两个全高清分辨率的显示器,但是到2023年前将转换成多个4K显示器。2018年将是各种功能IP(知识产权)涌现关键的一年,这将是实现自动驾驶汽车变革的基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