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8080微处理器诞生50周年

描述

作为技术史上最重要的产品之一,8080被认为是第一款真正的通用微处理器。

英特尔 8080微处理器。

它不仅颠覆了微处理器领域,更为微处理器开创市场先河。

4004和8008展现了构想,而8080微处理器则让构想成真。

——费德里科·法金

英特尔8080微处理器及其前身处理器

4004 和 8008 的首席设计师

在1974年8080微处理器推出之前,英特尔主要生产针对特定类型客户及其需求的芯片。尽管4004和8008后来的应用范围超出原始设计的领域,但通用性并非设计初衷。例如,4004最初是为比吉康(Busicom)141-PF打印计算器设计的,而8008则是为计算机终端公司(Computer Terminal Corporation)开发的Datapoint 2200可编程终端设计的。

法金设计的8080微处理器直接回应了8008客户反馈的问题,他们指出早期芯片的设计限制了他们想要开发的软件的规模和复杂性。

由此诞生的新款8位芯片更高效、更强大、更灵活——每秒能执行29万条指令(是8008的10倍)。而且,其40针的配置相较于8008的18针设计,更便于与其他组件进行连接。8080微处理器还集成了4004和8008所需的辅助芯片的功能,使其成为真正的单芯片微处理器。

计算新纪元

毫不夸张地说,8080微处理器开启了微处理器世界的大门,使计算技术不仅惠及所有公司,更造福每一个人。

比吉康投资了6万美元,让英特尔开发专有的4004芯片,这反映了当时芯片设计行业的常规做法。然而,8080微处理器及其所具备的灵活的可定制特性改变了这一切。

企业现在有了一个全新的选择:只需花费360美元,就能通过编程让处理器执行所需的任务。8080微处理器证明了强大且通用的处理器可以拥有无限的应用场景,触达无数客户,从而推动了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催生了新型硅基设备类别,还让编程成为一项相关且备受需要的技能。

8080微处理器以小巧的封装展现了无限可能,赋予了程序员推动技术边界的力量。该处理器的基因仍遍布全球,因为它直接启发了后来成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计算架构——x86架构。

如今,英特尔芯片已融入计算机、汽车、基站、数字标牌、数据中心以及无数互联设备之中。为纪念英特尔8080微处理器诞生50周年,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的英特尔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全面展览,其中包括功能完好的8080设备。

以下是一些关于8080微处理器最早应用的案例,以及同样运行在英特尔芯片上的现代对应产品。

超市买买买

一台由8080微处理器驱动的Hugin Model 150收银机。

由瑞典公司Hugin制造的Hugin Model 150收银机,是最早采用8080微处理器的电子收银机之一。尽管与过去的机械收银机相比,它们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早期的电子收银机功能仍然有限,并且需要运行在专有软件上。而8080微处理器的加入,让收银机具备了类似计算机的功能,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功能变得越来越先进,能够处理数字显示、打印收据以及读取信用卡等。

自那时起,销售终端系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如今,像英特尔 酷睿 i3这样的芯片已经成为许多自助结账机和销售终端机的核心。下次你在自助结账通道“嘀嘀嘀”地扫描商品时,不妨想想这一点。

个人也有计算机了

得益于8080微处理器,MITS Altair 8800这一早期个人计算机得以问世。

8080微处理器是首批个人计算机之一——MITS Altair 8800的核心。这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机器售价439美元,相比当时需整个团队共用的3万美元商用计算机,更能让大众接受。Altair 8800没有键盘及显示器,用户需自行配置。

五十年后的今天,个人计算机已焕然一新,速度也大幅提升。8080微处理器推出时,最大时钟速度可达2兆赫。而今年新发布的英特尔 酷睿 Ultra系列台式机处理器(第二代)(代号Arrow Lake)的最大时钟速度则高达5.7GHz,即5700兆赫。

精彩游戏

由8080微处理器驱动的《Gun Fight》,首款商用街机游戏。

Midway Games推出的《Gun Fight》是首款采用微处理器而非分立逻辑的商用街机游戏。游戏以两位西部牛仔对决为主题,是Midway当时的爆款(1975年和1976年共售出数千台街机)。1978年,8080 微处理器再次助力Midway Games推出另一款游戏:《太空侵略者》。

如今,游戏玩家拥有更多选择。从PC游戏和游戏机到虚拟现实和全功能智能手机游戏系列,现在的游戏体验已远超当年在街机前排队等待。仅移动游戏就是一个900亿美元的产业。像微星 Claw这样的设备不断给移动游戏玩家带来惊喜。它内置英特尔 酷睿 Ultra处理器和英特尔锐炫 显卡,是一款能够运行3A游戏的手持设备。

五十年变迁对比

8080与Arrow Lake对比。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