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干涉仪中的相位产生机制

描述

一、基于光程差的相位产生

基本原理:

当两束相干光波(如从同一光源发出的光波,经过不同路径后相遇)在空间某点相遇时,它们会产生干涉现象。

干涉条纹的形成是由于两束光波的相位差引起的,而相位差则取决于两束光波经过的光程差。

光程差的计算:

光程是指光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与介质折射率的乘积。

在白光干涉仪中,一束白光经过分束器被分成两束光线(参考光线和待测光线),这两束光线经过不同的路径后再次汇合,产生干涉条纹。

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移动量,可以确定光程差的变化,进而得到待测物体的相关信息。

二、基于反射和透射的相位产生

反射相位产生:

当光线照射到被测物体表面时,部分光线会反射回来,形成反射光。

反射光与参考光(或另一束待测光)相遇时,会产生干涉现象,形成干涉条纹。

反射光的相位取决于被测物体表面的性质和反射条件(如入射角、反射角等)。

透射相位产生:

对于透明或半透明材料,部分光线会穿透材料并在内部反射或折射后再次出射,形成透射光。

透射光与参考光(或另一束待测光)相遇时,同样会产生干涉现象。

透射光的相位取决于材料的折射率、厚度以及光线在材料内部的传播路径等因素。

三、基于干涉仪结构的相位产生

分束与合束:

在白光干涉仪中,入射光首先被分束器分成两束光(参考光线和待测光线)。

这两束光经过不同的路径后,再由合束器合并形成干涉条纹。

分束器和合束器的设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会影响干涉条纹的形成和相位差的产生。

参考光路与待测光路:

参考光路通常是一条固定的光路,包括准直透镜、分光镜、反射镜等元件。它的作用是提供稳定的参考光波。

待测光路则是一条可调节的光路,包括反射镜、透镜、样品台等元件。通过调节待测光路的参数(如移动反射镜或样品台),可以改变干涉条纹的形态和相位差的大小。

四、相位差的测量与应用

相位差的测量:

在白光干涉仪中,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移动量可以确定光程差的变化,进而得到相位差的大小。

干涉条纹的移动量与光程差的变化成正比,与光的波长成反比。因此,通过精确测量干涉条纹的移动量可以实现对相位差的高精度测量。

应用:

白光干涉仪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业领域。在科学研究中,它可用于测量微小物体的长度、形状和表面质量等;在工业领域,它可用于检测机械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状态等。此外,白光干涉技术还可用于测量材料的折射率、厚度以及微纳结构的尺寸和形状等信息。

综上所述,白光干涉仪中的相位产生机制主要基于光的干涉原理以及干涉仪的结构设计。通过精确测量干涉条纹的移动量可以实现对相位差的高精度测量,进而为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持。

TopMap Micro View白光干涉3D轮廓仪

一款可以“实时”动态/静态 微纳级3D轮廓测量的白光干涉仪

1)一改传统白光干涉操作复杂的问题,实现一键智能聚焦扫描,亚纳米精度下实现卓越的重复性表现。

2)系统集成CST连续扫描技术,Z向测量范围高达100mm,不受物镜放大倍率的影响的高精度垂直分辨率,为复杂形貌测量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3)可搭载多普勒激光测振系统,实现实现“动态”3D轮廓测量。

 

白光干涉仪

实际案例

 

白光干涉仪

1,优于1nm分辨率,轻松测量硅片表面粗糙度测量,Ra=0.7nm

 

 

白光干涉仪

2,毫米级视野,实现5nm-有机油膜厚度扫描

 

白光干涉仪

3,卓越的“高深宽比”测量能力,实现光刻图形凹槽深度和开口宽度测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