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储充一体化综合性新能源解决方案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安科瑞杨婷婷→18702111592

1、什么是光储充一体化系统?

光储充一体化是指将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和充电设施集成在一起的能源系统。它通过光伏组件发电,储能系统存储电能,以便夜间和峰时用电,也可以为电动汽车等终端设备提供电力服务,实现能源的生产、存储和消费的高效协同。这种系统通常由以下核心模块组成:

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为系统提供绿色能源。

储能系统:利用电池储存多余的电能,平衡发电和用电之间的时间差。

充电设施:为电动汽车等终端设备提供电能输出,支持快充和慢充功能。

能量管理系统(EMS):通过智能化的控制技术,实现发电、储能和充电的高效管理。

电动汽车

2、光储充一体化的技术优势

光储充一体化作为一种综合性能源解决方案,显然具备着明显的优势:

高度集成化通过将光伏、储能和充电设施整合在一个系统内,不仅节省了占地面积,还减少了各模块之间的能量损耗,提高了整体效率。

提升能源利用率利用储能系统存储白天多余的光伏发电量,解决了光伏发电的间歇性问题,提升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减少电网压力光储充一体化可以实现“就地发电,就地使用”,减少对电网的依赖,特别是在用电高峰时段,有助于缓解电网负荷压力。

降低用电成本通过削峰填谷策略,用户可以利用低电价时段为储能系统充电,减少高电价时段的电力消费,从而降低用电成本。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该系统充分利用太阳能这一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碳排放,有助于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

3、安科瑞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

Acrel-2000MG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能够对微电网的源、网、荷、储能系统、充电负荷进行实时监控、诊断告警、全景分析、有序管理和高级控制,满足微电网运行监视全面化、安全分析智能化、调整控制前瞻化、全景分析动态化的需求,完成不同目标下光储充资源之间的灵活互动与经济优化运行,实现能源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

电动汽车

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包括系统主界面,包含微电网光伏、风电、储能、充电桩及总体负荷情况,体现系统主接线图、光伏信息、风电信息、储能信息、充电桩信息、告警信息、收益、环境等。

电动汽车

储能监控

系统综合数据:电参量数据、充放电量数据、节能减排数据;

运行模式:峰谷模式、计划曲线、需量控制等;

统计电量、收益等数据;

储能系统功率曲线、充放电量对比图,实时掌握储能系统的整体运行水平。

电动汽车

光伏监控

光伏系统总出力情况;

逆变器直流侧、交流侧运行状态监测及报警;

逆变器及电站发电量统计及分析;

并网柜电力监测及发电量统计;

电站发电量年有效利用小时数统计,识别低效发电电站;

发电收益统计(补贴收益、并网收益);

辐照度/风力/环境温湿度监测;

并网电能质量监测及分析;

电动汽车

光伏预测

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超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数值天气预报管理;

误差统计计算;

实时数据管理;

历史数据管理;

光伏功率预测数据人机界面;

电动汽车

风电监控

风力发电系统总出力情况;

逆变器直流侧、交流侧运行状态监测及报警;

逆变器及电站发电量统计及分析;

并网柜电力监测及发电量统计;

电站发电量年有效利用小时数统计,识别低效发电电站;

发电收益统计(补贴收益、并网收益);

风力/风速/气压/环境温湿度监测;

并网电能质量监测及分析;

电动汽车

充电桩系统

实时监测充电系统的充电电压、电流、功率及各充电桩运行状态;

统计各充电桩充电量、电费等;

针对异常信息进行故障告警;

根据用电负荷柔性调节充电功率。

电动汽车

电能质量监测

对整个系统范围内的电能质量和电能可靠性状况进行持续性的监测。如电压谐波、电压闪变、电压不平衡等稳态数据和电压暂升/暂降、电压中断暂态数据进行监测分析及录波展示,并对电压、电流瞬变进行监测。

电动汽车

配套产品

电动汽车

充电桩产品

电动汽车

4、总结

智能监测:充电桩智能控制器对充电桩具备测量、控制与保护的功能,如运行状态监测、故障状态监测、充电计量与计费以及充电过程的联动控制等。

智能计量:输出配置智能电能表,进行充电计量,具备完善的通信功能,可将计量信息通过RS485分别上传给充电桩智能控制器和网络运营平台。

云平台:具备连接云平台的功能,可以实现实时监控,财务报表分析等等。

保护功能:具备防雷保护、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漏电保护等功能。

远程升级:具备完善的通讯功能,可远程对设备软件进行升级。

适配车型:所有符合GB/T 20234.2-2015国标的电动汽车,适应不同车型的不同功率。

五、总结

光储充一体化是一种集成化、智能化的能源系统,能够高效整合光伏发电、储能和充电设施,为新能源的普及与应用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政策的支持,其应用范围和市场潜力将进一步扩大,为实现绿色能源的全面普及作出重要贡献。

审核编辑 黄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