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海雾智能观测重点开放实验室揭牌

描述

近日,全国首个海雾智能观测实验室在海康威视揭牌。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毕宝贵,预报司副司长张洪政,计财司副司长郭雪飞;浙江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苗长明,党组成员、副局长潘劲松,预报处处长周春雨;海康威视董事长胡扬忠,高级副总裁黄方红,副总裁陈继国,副总裁、政府业务部总裁王英杰等出席仪式。

这是在中国气象局指导下,由浙江省气象局和海康威视联合共建的“中国气象局海雾智能观测重点开放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双方将基于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创新研发气象观测产品,提升海洋气象服务能力,对海雾的发生、发展和消散进行监测和分析,保障海上活动的安全,提升交通运输、工业、渔业生产等方面的效率,并为气候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海雾是一种悄无声息的海洋灾害。被海雾笼罩的海岸线很美,但对于海上航行的船舶来说,却是“美丽的危险”——明显降低的能见度,容易让海上航行的船只偏离航线,从而引发搁浅或者是碰撞,甚至对渔业、海洋油气开发等活动都有影响。  

据了解,该实验室成立以来,已经开发了海雾观测单光子雷达,该产品即便在恶劣天气时,也能“看清”浓雾的分布情况,从而保障海上航道和港口安全,目前已经在舟山港、宁波港、台州大陈码头等地应用,为地方海洋防灾减灾、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气象助力。

“海雾是威胁海上活动安全的重要因素,加强观测、预报是保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毕宝贵说道。据了解,海雾的特点是生成消亡快、局地性强,有时覆盖范围广、厚度大、持续时间长,有时分布不均匀、变化快。比如舟山普陀山的雾很大,但是沈家门却晴空万里,两者航程只有短短10分钟。

海雾不仅变化快,危害性也大。据统计,60%至70%的海上船只事故是海雾导致的。遇上海雾天气,不仅会导致游客滞留,还会出现大量货物积压在港口等情况。因此对于海洋相关行业来说,通过精准的海雾监测数据来科学决策十分重要。

“相比传统站点式能见度设备,海雾观测单光子雷达监测的范围更广,能够成功捕捉到海雾形成、扩散和消散的全过程,反馈全航程的实时能见度信息。”实验室主任、海康威视副总裁陈继国介绍,该产品选用了对人眼无伤的1550nm红外波段,不仅更安全,还有更强的透雾能力,在恶劣天气下效果优于传统雷达。“它将探测手段从原本点式监测升级为360度全周期的面式扫描,只要8分钟,最远半径可达15公里,最大精度到达15米。”

应用海雾观测单光子雷达之后,如今浙江省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在船舶启航前就可以提前“看清”航线情况,通过后台 “一屏掌握”全航程实时能见度信息,提前对突发性海雾事件做好预警准备,减少航道等港口区域的交通管制时间,减少滞留游客的情况,提升岛屿旅游航线的服务水平与港口运营管理的效率。

据了解,实验室未来还将持续研发和创新,利用海康威视AI、大模型等技术能力拓展气象智能观测产品,联合浙江省气象局推动成果实践到海洋经济、渔业养殖等更多场景中,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收获。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