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PLC输入输出接线全攻略

描述

西门子 PLC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输入和输出的分类为数字量与模拟量两种类型。数字量的输入输出主要涉及对离散信号的处理,例如开关状态、计数器数值等;而模拟量的输入输出则针对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如温度、压力、流量等。本文重点讲解数字量的输入输出接线。

一、数字量输入接线方式   

PLC的输入端主要用于对外围的一些输入信号进行采集,输入信号在使用的过程中,它可以分为无源信号和有源信号,无源信号指的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只需要有工作电源,而无需控制电源,比如说开关按钮,机械式的行程开关等等,它的控制是人为的操作,或者是由机械式的给定。而有源信号指的是既要有工作电源,又要有控制电源,比如说接近开关、磁感应开关等等,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给接近开关或者磁感应开关接一个24V的直流电源。

西门子

S7-200SMART的输入端可以支持源型接法和漏型接法,有源信号或者是无源信号接入到PLC的时候,都可以分为源型的接法和漏形的接法。

1.无源信号接入

以按钮接入为例,介绍无源信号接入 PLC 输入端的漏型接法和源型接法。

在实际应用中,无源信号的接入方式较为常见。例如,当我们使用按钮接入到 PLC 的输入端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接法来满足不同的需求。首先,把按钮的常开一端接到开关电源,按钮常开的另一端分别接入到 PLC 的输入点。其次,对于漏型接法,把开关电源的24V与按钮一端进行连接,最后把开关电源的 0 V端接入到 PLC 的输入端的公共端1M 上。而源型接法与之相反,只需要把开关电源的 0 V端接到开关按钮的一端,把开关电源的 24 V接入到 PLC 输入端的公共端 1M上即可。

西门子

2.有源信号接入及传感器接线

传感器可以分为 PNP 型传感器和 NPN 型传感器,根据线的根数又通常分为两线制和三线制传感器。如接近开关多为三线制传感器,气缸上所使用到的磁感应开关多为两线制的传感器。

西门子

以三线制的传感器为例,棕色线是用来给传感器供电的 24 V电源+;蓝色线是用于接传感器供电电源的 24 V-负或 0 V;黑色线是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线。

西门子

若为 PNP 型传感器,其输出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接入到 PLC 时,首先传感器的棕色线和蓝色线分别接上开关电源的 24 V和 0 V,黑色线接入到 PLC 的输入端,PLC的输入端的公共端1M此时需要接 0 V。

西门子

如果接入的是 NPN 型传感器,那么输入端的公共端1M改接为 24 V。需要注意的是,由于 PLC 的输入点采用的是一个公共端 1M,所以对于 NPN 型和 PNP 型的传感器不能够混接,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类型接入。

西门子

二、数字量输出接线方式   

1.继电器输出型接线

继电器输出型的 PLC 在接线时,以控制直流中间继电器为例。可以把输出端的公共端 L 和输出点看作是一个开关的两端。PC 的输出公共端 L 接一个 24 V,输出点接到中间继电器上面的 14 号脚,也就是正端。中间继电器的 13 号脚可以接到电源的 0 V,这样就可以完成对中间继电器的一个线圈的控制。

西门子

2.晶体管输出型接线

对于晶体管输出型的 PLC,它的输出可以理解为一个三线制的 PNP 型传感器。PLC 的输出端的公共端2L 相当于 PNP 型传感器的供电电源端的 24 V,也就是棕色线;2M相当于 0 V,也就是蓝色线。对于输出点,相当于 PNP 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线黑色线,所以这个 PLC 的输出点输出的是一个高电平信号。

西门子

以控制直流中间继电器为例,首先 PLC 的输出端的公共端 2L 和2M要分别接开关电源的 24 V+和 0V,PLC 的输出点与继电器的线圈上面的 14 号端子连接,线圈的 13 号端子连接到电源的 0 V。这里需要注意,因为 PLC 的输出点为高电平,所以在接负载的时候,输出端一定要与负载端的正端进行连接。

西门子

三、思考题与解析   

思考题1:当按钮为漏型接法时,此时传感器选择NPN型还是PNP型?

解析:按钮接漏型,则说明输入端的公共端1M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接,所以PLC的 输入端需要接入的是高电平,所需要选择PNP型传感器。

思考题2:当公共端1M接电源0V时,可称为共阴极接法,还可称为源型还是漏型输入呢?

解析:公共端接0V,信号从公共端流出,所以称为漏型接法。

思考题3:当使用继电器输出型PLC控制DC24V的中间继电器时,1L接直流24V开关电 源的0V时,则PLC的输出点应接中间继电器的13(+)还是14(-)端子。

解析:输出1L接开关电源的负极,那么电流由开关电源的24V流出,经过中间继 电器的13(+)进入,然后由中间继电器的14(-)出来流入到PLC触点Q点, 再由输出端的公共端1L回到电源的0V。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