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80 PLUS”是用于评估并认证计算机和服务器内部电源效率的重要标准指标,而2011年推出的钛金作为其最严苛的效率标准,也于2025年1月,由最新的红宝石 “Ruby”标准替代。“红宝石”要求电源在原钛金标准下,所有负载条件下的系统效率额外提升1%(50%负载时提升0.5%),达到96.5%的效率新基准。
这一全新标准为行业指明了效率提升的路径,为数据中心应对云存储、商业领域需求演变及解决高负载AI计算对电网产生的巨大的压力提供了指南。例如,每台通过红宝石标准认证的3.2kW CRPS185电源在3年生命周期内,可节省高达420kWh电力,相当于减少超过400kg二氧化碳排放。
凭借着深厚的氮化镓和碳化硅技术积累,以及专设的数据中心设计中心的工程经验,纳微半导体成功推出了一系列AI数据中心和大规模计算专用的服务器电源产品,并均已成功超越最严苛的80PLUS红宝石标准。
今日,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于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纳微半导体联手战略合作伙伴兆易创新,共同向观众描绘了最新AI数据中心电源技术路线图,首次向行业公开亮相12kW OCP服务器电源参考设计!
全球独家!行业首款12kW OCP电源
继全球首发8.5kW OCP电源后,纳微再次刷新服务器电源天花板高度,在本次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全球首秀12kW OCP电源。该方案采用了纳微GaNSafe高功率氮化镓功率芯片和GeneSiC第三代快速碳化硅功率器件混合设计,并结合兆易创新GD32G5系列先进MCU,以85W/in³的超高功率密度和超97.5%的峰值效率,不仅轻松超越最新80 PLUS红宝石标准,更重要的是其能使数据中心和超大规模运营商能够实现单机架120kW的超高功率密度。
该电源针对AI数据中心优化的输出电压为50V的服务器电源,符合开放计算项目(OCP)和开放机架v3(ORv3)规范。
创新亮点
创新拓扑:基于纳微第三代快速碳化硅MOSFET打造的50 kHz三相交错连续导通模式(CCM)图腾柱PFC拓扑,配合120kHz三相全桥LLC架构及GaNSafe氮化镓功率芯片,实现超高效率、精简元件数量,并显著降低纹波电流和电磁干扰(EMI)。
行业首创:PFC与LLC所采用三相拓扑的设计为纳微独家技术,该技术是纳微继8.5kW OCP电源后的又一成功应用。
智能控制技术:搭载纳微专利的IntelliWeave双环路双前馈交错数字控制技术,确保全负载范围内实现零电压开关(ZVS),较现有CCM方案减少30%功率损耗。
全球首款8.5kW OCP电源
为开放计算项目(OCP)和开放机架v3(ORv3)规范打造的50V服务器电源,纳微GaNSafe和GeneSiC混合设计与兆易创新GD32G5系列先进MCU深度协作,可实现84.6W/in³的超高功率密度和98%的峰值效率,同样轻松超越红宝石标准。
创新亮点
其拓扑采用三相交错PFC和三相LLC架构, 以确保实现最高效率和最佳性能,将无源器件数量降至最低,同时为PFC和LLC带来行业内最低的纹波电流和EMI。
与最接近的竞品(两相交错PFC,器件并联方案)相比,该电源的氮化镓和碳化硅器件数量要少25%,进而降低了整体成本。
该电源的输入电压范围为180至305Vac,待机输出电压为50V,工作温度范围为-5°C至45°C,在8.5kW时的保持时间为20ms。
全球最高功率密度!
CRPS185 4.5kW红宝石电源
同样采用氮化镓和碳化硅混设计,搭配兆易创新GD32G5系列先进MCU,以137W/in³的超高功率密度和超97%的效率冠绝全球。
创新亮点
纳微的650V第三代快速碳化硅MOSFETs采用了 “沟槽辅助平面栅”技术,使其能够在不同温度下为实际应用带来最高系统效率和可靠性。
运用在LLC拓扑中的650V 纳微GaNSafe氮化镓功率芯片,凭借高度集成的功率、保护、控制和驱动功能,以及易于使用、坚固耐用、散热性能出色的TOLL封装,是大功率应用独特的理想之选。
GaNSafe氮化镓功率芯片拥有极低的开关损耗和高达800V的瞬态电压性能,以及低门极电荷(Qg)、低输出电容(COSS)和无反向恢复损耗(Qrr)等高速开关优势。
本届慕尼黑电子展,纳微半导体的3款先进AI数据中心电源方案,特别呈现于兆易创新的展台(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5馆701展位),诚邀您莅临参观,与兆易创新及纳微技术团队现场探讨数据中心电源技术的未来创新。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