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丝印的规范及要求_pcb丝印怎么加

PCB

91人已加入

描述

  PCB板丝印层即文字层,它的作用是为了方便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的安装和维修等,在PCB板的上下两表面印刷上所需要的标志图案和文字代号等,例如元件标号和标称值、元件外廓形状和厂家标志、生产日期等等。那么PCB板的丝印有哪些规范和要求呢?pcb丝印怎么加呢?接下来跟随小编详细的了解一下丝印的规范及要求。

  丝印层详解

  丝印层为文字层,属于PCB中的最上面一层,一般用于注释用。正确的丝印层字符布置原则是:”不出歧义,见缝插针,美观大方”。这是为了方便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的安装和维修等,在印刷板的上下两表面印刷上所需要的标志图案和文字代号等的专用层。

  丝印

  pcb丝印的规范及要求

  1、所有元器件、安装孔、定位孔都有对应的丝印标号为了方便制成板的安装,所有元器件、安装孔、定位孔都有对应的丝印标号,PCB 上的安装孔丝印用H1、H2。 Hn 进行标识。

  2、丝印字符遵循从左至右、从下往上的原则丝印字符尽量遵循从左至右、从下往上的原则,对于电解电容、二极管等极性的器件在每个功能单元内尽量保持方向一致。

  3、器件焊盘、需要搪锡的锡道上无丝印,器件位号不应被安装后器件所遮挡。(密度较高, PCB上不需作丝印的除外)

  4、为了保证器件的焊接可靠性,要求器件焊盘上无丝印; 为了保证搪锡的锡道连续性,要求需搪锡的锡道上无丝印; 为了便于器件插装和维修,器件位号不应被安装后器件所遮挡; 丝印不能压在导通孔、焊盘上,以免开阻焊窗时造成部分丝印丢失,影响训别。丝印间距大于5mil。

  5、有极性元器件其极性在丝印图上表示清楚,极性方向标记就易于辨认。

  6、PCB 光绘文件的张数正确,每层应有正确的输出,并有完整的层数输出。

  7、PCB 上器件的标识符必须和BOM 清单中的标识符号一致。

  8、有方向的接插件其方向在丝印上表示清楚。

  9、PCB 上应有条形码位置标识在PCB 板面空间允许的情况下,PCB 上应有42*6 的条形码丝印框,条形码的位置应考虑方便扫描。

  10、PCB 板名、日期、版本号等制成板信息丝印位置应明确。PCB 文件上应有板名、日期、版本号等制成板信息丝印,位置明确、醒目。

  11、PCE 上必须要有有厂家完整的相关信息及防静电标识。

  pcb丝印怎么加

  1、摆放的位置

  一般来说,电阻、电容、管子等器件的丝印,摆放的时候,不要使用四个方向,这样会导致调试、维修、焊接的时候,看丝印看得很累(板子要转几个方向)。

  所以,建议摆放成两个方向,如下图所示。这样,将会非常方面查看丝印。

  丝印

  如下图所示,元件附近太密集,放不下丝印的话,可以在附近空白的地方,写上丝印,标好箭头,最好再画个框,这样好辨认一些。

  丝印

  2、过孔尽量不要打在丝印上。

  如下图所示,过孔了打在8字那里,打板回来之后,你会分不清,它是R48还是R49。

  丝印

  3、丝印不要压在高速信号线上(如,时钟线等)。

  这条建议是针对在顶层或底层的高速信号线,因为这类信号线,可以看作是微带线。

  而微带线上的信号跑的速度(相速度)跟介质有关,如果丝印压到线了,如下图所示,介质将会变得不均匀,导致相速度发生变化,最终表现为阻抗不连续,影响信号质量。

  当然,在内电层的信号线将不存在这种问题。

  丝印

  4、丝印的阅读方向要跟使用方向要一致。

  如下图所示,丝印的阅读方向和芯片的使用方向一致,主要是焊接的时候,减少焊反的概率。

  其它的,如:电解电容等,也可以不遵循该建议,因为你可以标明正负极性。

  丝印

  5、丝印上要标清楚引脚号。

  如下图所示,P3接插件上,标了4个引脚号,方便调试/安装。此外,在引脚密集的地方最好也标一下,如:芯片、FPC插座等。

  同时,也符合上一条建议,P3的阅读方向,跟接插件的使用方向一致。

  丝印

  6、特殊封装的丝印。

  针对BGA、QFN这类特殊封装,丝印的尺寸要跟芯片的尺寸完全一致(如下图所示),否则,会很难对齐,从而影响焊接。

  丝印

  7、安装孔的丝印。

  这里,在安装孔附近增加了螺丝的丝印,同时标明了长度和螺丝总数,方便安装。

  丝印

  8、丝印的二义性。

  最常用的RS232,很多人会标注RX和TX,但是PC端也有RX和TX啊,什么时候用交叉线,什么时候用不交叉的?

  这就导致了丝印产生了歧义,让人傻傻地分不清。

  这里,增加了两个箭头,以指标信号的流向(如下图所示),这样,一看就知道该怎样接线了。

  不光是RS232可以这样做,其它的,如:SPI等,带收发信号线的,都可以这样做。

  丝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