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电子
近些年,受益于国家分级诊疗、医联体等政策的“春风”,第三方独立影像中心遍地开花。在我国,除了一脉阳光、东软等早些就较为知名的独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联影医疗在去年的33.33亿元融资再一次震动了第三方影像中心行业,给赛道中各位创业者和投资人吹起了另一阵风。
此外,商业运营模式、管理模式、影像诊断技术的创新都将为影像学科或影像中心的建设带来革命性变化,流程再造、装备配置、运营管理等都被赋予了新内涵和新意义,这对“明日医院”的影像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这是一片千亿蓝海。“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影像市场规模大约在2600多亿,第三方影像中心潜在的市场占到了600-800亿元。”约印医疗基金CEO郑玉芬在5月5日黑龙江省医院协会主办、开普影像承办的中国医院创新发展与第三方影像中心建设高峰william hill官网 上给出了她对于医疗影像行业的判断,“未来影像还可能延伸至放疗,共享600亿元的放疗市场。”
在该william hill官网 上,约印医疗基金投资企业开普影像的创始人孙兆昌也宣布,开普医学影像诊断中心二部在拿到营业执照许可后一个月正式开业。
政策加塞,独立医疗影像中心已不再是“第三种县级医院”
第三方独立影像中心在国际上生根已有许久。例如在美国,第三方独立影像中心已经发展超过30年的时间。资料显示,美国约7000家影像中心中第三方独立影像中心,市场占比约占40%。但在中国,这一事物还处在新生阶段。这一局面的不仅仅是由于高端科研人才的缺乏,还由我国医疗体制和政策所决定。
公立三甲医院的虹吸效应下,尽管有第三方独立影像中心,也成了“空城”。在此前有行业人士表示,第三方独立影像中心颇有“第三种县级医院”的状态。
好在这种情况在政策的助推下逐渐改善。2013年开始, 国家就陆续出台了《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 等一系列政策支持第三方影像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并明确提出“鼓励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形成连锁化、集团化,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与服务模式” 。
不管是政府方、企业方还是投资人,对于第三方影像都持乐观态度。北京市医学影像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主任李坤成认为,建立影像中心对于推进医改帮助甚多。“从医改来说,影像中心是推进医改的重要举措,此外病理中心、检验中心、血透中心也是。”李坤成说。
孙兆昌表示,目前国内拿到批证的第三方影像中心60家,投入运营10家左右,投资新建一个独立医学影像中心成本大概在4000万元左右,基本2年左右就能实现盈亏平衡。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研发医学影像设备的成本也会越来越低。
郑玉芬在谈到他们投资开普影像的逻辑时称:“整个医疗改革,包括支付方式的改革、诊疗体系的改革、异地医保结算、家庭医生制度等等都会带来一系列的医疗机会。我们看中医疗服务上的布局,而其中极大的投资机会就在区域的医疗中心、专科医院、县市级基层医院和第三方服务中心。”
独立影像中心与医院的博弈
对于公立医院来说,第三方独立医学影像中心的建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立医院影像科的接诊压力,同时也可以减低患者的诊疗成本。一般来说,独立影像中心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定位于与公立医院互补的角色,另一种是与医院密切合作、类似托管的影像中心。
因此,在推行过程中如何平衡医院与第三方独立影像中心的患者分配协调,成为了当下较为重要且敏感的问题。类比医联体,在推行过程中碰到的很大一个坎便是“三甲医院不愿意下放病人到县级医院”。据亿欧大健康了解,不少医疗机构在推动医联体建设的时候会采取“激励机制”,而这是否适合医院与第三方独立影像中心达成良性循环的合作,还不得而知。
目前看来,包括开普影像在内的第三方独立影像中心都偏向于强调自己的“独立性”,并且倾向于建立器械研发、影像云平台、影像中心等俱全的全产业链闭环,以打造自身的竞争力。
孙兆昌提到,未来第三方影像中心的发展趋势也将会是逐渐脱离“依附”医院的模式,这也是受政策影响很大的一方面。
亿欧大健康认为,独立影像中心的另外一个具有前景的方向在于,在医生多点执业逐渐真正放开的趋势下,第三方独立影像中心“笼络”起来的优质专家医生对于打造该影像中心自身的医生IP非常有优势,正如跳出公立医院自己创办医生集团的“明星医生”们,正是充分利用了自身的医生IP。在今后,不排除在独立影像中心中有为某位专家“慕名而来”的病患,走出打造其壁垒的创新模式。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