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识别的到来,不用密码的智能手机已无处不在

触控感测

206人已加入

描述

几乎每一款高端智能手机,甚至是很多不算高端的智能手机上都已经具备某种形式的安全功能,包括利用身体部位作为身份验证。很多手机会扫描指纹,甚至是脸。这些被称为“生物识别”的功能已经成为手机的标配,因为它们提供了多种不同的功能。

生物识别技术被用来解锁像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这样的设备,以进入它们的主屏幕,在那里你可以保存所有文件、应用程序和私人数据。

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生物识别技术包括指纹扫描、面部识别、语音识别以及虹膜扫描。

iPhone 5S

指纹识别

2013年苹果推出iPhone 5S,它是首款配备指纹扫识别智能手机,在当时看起来更像是科幻小说里的东西。用户可以在iPhone上注册指纹,并用于解锁手机。之后,指纹功能也逐步应用在处理苹果移动支付服务ApplePay的付款上,作为身份验证的凭证。

iPhone5s是首批采用指纹扫识别的主流设备之一。自从iPhone5S发布以来,许多智能手机制造商纷纷效仿,并推出了自己的指纹识别手机。仅在2017年,配有指纹扫描仪的智能手机数量已经达到惊人的程度,其中包括苹果的iPhone8/8Plus、三星的Galaxy S8和GalaxyNote8、LG的G6和V30、华为的Mate10、谷歌的Pixel2和Pixel 2XL、OnePlus 5和5T、Essential Phone以及HTC的U11。

三星Galaxy S8

面部识别

三星的Galaxy S8是最早出现面部识别功能的旗舰智能手机产品之一,但谷歌也在2011年推出了一款带有该功能的智能手机,尽管其也是三星制造的设备——Galaxy Nexus。

在那个时候,FaceUnlock被认为过于花哨,使用起来并不容易。谷歌的Nexus系列在Android社区之外也鲜为人知,这让面部识别功能的应用变得更加困难。

三星Galaxy Note8上配有面部识别功能,苹果也将面部识别功能引入高端机型iPhoneX中,这是第一款没有物理home键的iPhone,也是首款放弃苹果传统Touch ID解锁方式的iPhone。在iPhoneX上注册脸部信息后,用户只需将设备举高至脸部,就可以即时访问手机,或通过ApplePay支付购物。

虽然FaceID已经足够安全,可以对ApplePay的购买行为进行验证,但许多Android智能手机上的面部识别软件却被认为不安全,不能用于银行或移动支付应用。不过,许多Android设备仍有多种生物识别安全选项。

此外,用户可以同时选择多个安全识别选项,或者将它们设置为不同的功能。例如,用户可以设置面部识别来解锁设备,但是使用指纹扫描来验证购买。

智能手机上的面部识别技术正开始流行起来。除了iPhoneX和GalaxyS8之外,近期还推出了Galaxy Note8、LG V30、OnePlus 5T、HTC U11、华为P10、MotoG5、小米Mi6和小米Mi MIX2等新产品。

Lumia 950

虹膜识别

智能手机的虹膜识别可能许多消费者还不太了解,主要是因为这一功能主要应用在许多不知名的设备上,还有些则是在海外发布。

第一批使用虹膜识别的智能手机包括2015年发布的富士通NXF-04G和微软Lumia 950。三星也在2016年推出的命运多舛的Galaxy Note7上配置虹膜识别功能,之后又应用在2017年推出的Galaxy S8和Galaxy Note8上。

三星Galaxy Note8配置有虹膜扫描功,能就像面部识别一样,虹膜识别可以让用户在设备上注册虹膜。想要解锁手机,用户只需将手机举高到脸部,并将扫描框对准眼睛。

像许多Android智能手机上的面部识别功能一样,虹膜扫描也被认为不够安全,无法用于验证银行和支付相关的应用。

在Galaxy S8和Galaxy Note8等设备上,用户可以同时注册虹膜扫描和面部识别功能,但除了指纹扫描仪外,用户任何时间都只能设置一个生物识别选项。用户还必须有pin码、密码和模式安全措施作为备份,以防任何一种或所有生物识别选项都验证失败。

LG V30

语音识别

有趣的是,在苹果、谷歌、亚马逊以及微软等几个大品牌力推声控硬件和软件助理的时候,语音识别作为一种生物识别选项却并未被普遍接受。

尽管如此,这类产品和技术依然很容易得到消费者的支持。LG V30智能手机包括语音解锁功能VoicePrint,用户可以设定一个手机能够识别的短语,充当解锁指令。

LG V30是为数不多的将语音识别作为解锁功能的设备之一,语音识别也是通过SmartLock的设置,在Android操作系统中扎根。

用户可以使用Google Assistant注册语音,然后在Android智能手机上启用“语音匹配解锁”设置。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