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这个词语的含义已经到了重写的时候,手机只是一个开始

制造/封装

515人已加入

描述

上周末见到一位朋友,见面就给我展示他们公司的新出产品。一个漂亮插线板,能插电,也能接USB口,设计得很玲珑;一款乳白色的耳机,精巧好看;还有一个音乐闹钟,没有复杂功能,放在床头,如同艺术品一般。

为了避免打广告的嫌疑,我就不说这家公司的名称。如果朋友没说这是他们公司设计的产品,我更愿意相信这些是日本产品。坚固、耐用,富有设计美感,讲究“人体工学”,照顾使用者的感受,这不就是日本产品给人的印象吗?现在,这种现象在中国市场,尤其在新科技领域,正在越来越多地出现。

前段时间,两家公司因一条毛巾打起嘴架。官司细节不多说,只说其中一位创业者,他说自家毛巾品质如何优越,棉花千挑万选,设计做工如何精细,等等。另一家企业,则一直以挑选上品好货而著称,售卖的产品简洁大方,富有设计感,口碑一直很好。

这种情形在中国企业身上越来越多见。中国制造一路走过来,终于走到了这一步。

过去很多年,中国制造一直是价格低廉,品质低劣,粗制滥造的代名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精良的德国和日本产品。很多人分析,中国企业目光短浅,想赚快钱,不重视产品质量,等等。有时候还上升到国民性问题,说中国人缺乏工匠精神,对待职业和产品,缺乏虔诚严谨的态度,等等。

对于这种批评,我一直不以为然。在市场条件下谈民族性,是没有意义的。任何企业都想在市场上立足,都想扩大市场份额。当然是品质越高越好,并且价格尽量低廉,好讨消费者的欢心。

可是,为什么很多国家在工业发展史上,都有“粗制滥造”的历史呢?包括日本,这个一直被奉为具有工匠精神的国家,“日本制造”一度也不是什么好词。

二十世纪初,日本工业刚起步,很多有识之士就痛感于日本产品粗造滥造。教育家小原国芳感慨,“日本制造”这个标签,已经成了劣等商品代名词,连俄国货都比不上。陆军大臣荒木贞夫曾发表“告全日本国民书”,劝说日本国民自强,里面也提到,日本产品质量低劣,衬衫用力一抻就裂开,居然满世界销售。很难想象,日本制造也有不堪的时代吧。

包括著名的汽车公司丰田,最早是做织布机生意的,后来才学制造汽车。一开始,日本汽车走的是山寨之路,欧美流行什么车型,他们就买车回来拆解,测绘,仿制零部件。当然,现在已经没人质疑丰田汽车的设计能力了。

相同情形发生在德国。德国的山寨之路比日本人走得更早。19世纪末,德国人就大量仿造英国货,其中有不少粗制滥造的产品。英国人为保障本国产品的声誉,通过商标法条款,规定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Made in Germany”(德国制造)。这个标签与伪劣产品无异。谁能想到,仅仅几十年过去,“德国制造”就成为品质可靠的代名词了。

除了工业革命的先驱英国,几乎所有后进国家,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他们都曾走过一条相似的逆袭路。一开始他们的产品会被歧视,企业家被视为黑商,无廉耻的小偷。

英国人一度制定法律,惩罚把工业秘密泄露到美国的行为;英国人几度发起“抵制德货”运动,因为德国人总能快速仿造英国产品,在国际市场将他们打败。英国人认为,德国人在到处安插“经济间谍”,窃取技术,才能学得那么快。

这些不就是过去多年中国人经历的事情么?事实上,这正是工业国家发展的必经济之途。

一个国家发展之初,民众还不富裕,消费肯定是先满足于迫切的实用需求。很多所谓的粗制滥造,通常意味着成本更低,价格低廉,能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需求。倘若每件产品都做到高质量,代价是成本高昂,这样的产品不可能在市场立足。在贫穷国家搞“工匠精神”,赋予产品过多的设计和美学成本,无异于自杀。

市场上的产品进步都是竞争的结果。竞争过程是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抄袭、模仿、山寨,这些都是后进国家跨步前进的方法。舍去具体途径,空谈创新精神,是虚无缥缈的。因此,每当我看到有人谴责山寨货,我都不会感到生气,而是看到希望。模仿也是学习,这是企业在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

沉迷山寨,不思进取的企业,迟早会被淘汰出局;不甘心于模仿的企业将走向创新,这一点可以看看中国的手机产业。国产手机巨头哪一家没有“模仿”的黑历史呢?一度喧嚣热闹的山寨机,大部分都走入沉寂。

中国手机物美价廉,品质可靠,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形成共识,这一点也可以从市场份额可以看出来。我想,“中国制造”这个词语的含义已经到了重写的时候,手机只是一个开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