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下图:
此图其实非常简单,核心部分就是我们在数字电子技术中学到的施密特触发器。
施密特触发器的特点是,根据输入电压的变化,两只晶体管V1和V2中,若V1饱和则V2截止,或者V1截止V2饱和。并且施密特触发器具有继电特性,也即让V1饱和的输入电压与让V1截止的输入电压不同,也因此,施密特触发器常常用于电压甄别器。
在实际使用时,V1很容易处于放大状态。
对于题主的图,电阻参数选择不正确。
我们知道,当晶体管V2饱和后,它的管压降是0.3V,我们看到V2晶体管的集电极电阻是220欧,发射极电阻是120欧,于是流过晶体管V2的电流为:
由于施密特触发器的晶体管属于小功率晶体管,故此晶体管非烧掉不可!!!
我们把220欧改为2.2K,把120欧改为1.2K,则有:
这样才对。
同理,V1的集电极电阻也改为2.2K。
我们设晶体管的放大倍数为30倍,于是V1管的基极电流为:
首先要确定发射极电阻1.2K上的电压,为:
,于是当V1导通时,它的基极电压必须是:
。
光敏电阻的参数如下:
我们看到,当光敏电阻无光照的等效暗电阻为600K,而有光照的亮电阻为5K。
设当前无光照,则等效于光敏电阻已经从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中开路。于是V1的基极电阻为:
我们看到,图中设计的是10K电阻串联50K的可变电阻,显然这是合适的。
V1饱和了,那么V2又如何?
V2的发射极电压我们已经知道是9.8V,而V1管的集电极电压,两者之差为0.3V,小于V2要导通其基极电压必须大于0.7V,也小于其处于放大区所必须的0.6V,故V2必然处于截止状态。
当V2截止后,V3基极为高电平,系统具备让V3饱和的条件,继电器也因此会吸合动作。这里的关键是稳压二极管D1稳定电压的确定。
设高灵敏继电器的吸合电流为20mA,则有:
于是稳压二极管的击穿电压为:
故取稳压二极管的稳定电压为22~24V即可。
V3必须采用中功率晶体管。
现在我们来考虑光敏电阻有光照的情况。
有趣的是,当光敏电阻阻值逐渐减小时,V1管的基极电压逐渐降低,它的集电极电流当然也逐渐减小,于是发射极电阻上的电压会降低,从而抵消了光敏电阻的光照阻值变化。
也因此,这里就出现了施密特触发器的继电特性。这一点十分重要,这是施密特触发器用于电压甄别器的原因。
继电特性如下:
是不是和施密特触发器的特性十分想象?
同时,V1管会脱离饱和区进入放大区,晶体管的损耗会增加,V1管会因此发热。
当光敏电阻的阻值降低到5K时,忽略V1的基极电流,V1的基极电压为:
这个值远远低于发射极电压9.8V,因此V1管截止,继而V2管导通,而V3管截止,继电器释放。
继电器线圈反向并联的二极管D2用于泻放继电器线圈产生的反向电动势,防止让V3受反向电压的冲击而损坏。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