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新一代IPAD PRO预测

便携设备

121人已加入

描述

就在上周,苹果对外发布了全新的发布会邀请函,将于2018年10月30日举行新品发布会,至于发什么?这或许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秘密——全新一代的iPad Pro。而在发布会正式召开前十天,小编从外媒的一些报道中,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并将这些线索拼凑起来,进行了一系列关于新款iPad Pro的推测汇,在此,小编做了个汇总,给大家抢先看个新鲜吧!


 

iPad Pro

苹果新一代IPAD PRO预测一:传感器和相机

从2015年开始,Touch ID传感器一直都是iPad Pro的一部分,但是随着10英寸和12.9英寸的iPad Pro 引入面部ID传感器后(该传感器首次出现在iPhone X上,现在也出现在了XS、XS Max和XR上)Touch ID传感器离去的时刻似乎即将到来。

尽管,iPhone X的可用性变化曾一度引起一些争议,主要因为它需要用户花费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小编推测那些尚未升级到iPhone X的用户,他们将在iPad Pro上首次体验Face ID,以及因此可能会产生类似的问题,尽管iOS 12在中间这段时间已经经历了足够多的调整,而很多的吐槽都已经被整理出来了。

比如,小编就依然不太喜欢需要双击iPhone X/XS/XR侧面的电源按钮才能在App Store中确认购买的操作。在iPad Pro上,或许跟小编一样的用户就更不喜欢这个操作了,因为如果苹果公司使用相同的确认机制的话,用户根本无法单手完成这个操作。

新一代的iPad Pro会采用双摄吗?仅仅是一种可能

另一个超出可用性以及用基于面部ID的iPad Pro让用户改掉之前已经习惯的通过Home键和Touch ID操作的习惯的问题在于,我们能够指望面部ID在这种大得多、而且可以在两种方向上使用的设备上表现得有多好呢?

实际使用中,小编一般会横着使用我的iPad Pro,因为它是12.9英寸的大小,竖着拿着使用它非常麻烦。而对于10英寸的型号来说,就不是那么麻烦了,但是我还是觉得大多数人都会倾向于横着使用这种设备,因为大多数应用程序的编写都考虑到利用屏幕空间的问题。

将面部ID传感器和前置摄像头一起放在屏幕纵向的顶部区域(就像iPhone X一样)从审美角度来说非常奇怪,但是它可能仍然可以工作。

但是,如果iPad Pro也在设备类似的位置上采用了iPhone X风格的“槽口”,就有可能惹恼很多用户,因为这样一来,在横着使用iPad Pro的时候,它就会出现在屏幕的右侧或者左侧。

所以,小编就比较反对苹果继续使用惯例的做法,并且认为下一代的iPad Pro应该将自拍相机和面部ID传感器放在屏幕横向的顶部,而不是纵向的顶部。

至于相机,至少12.9英寸的iPad Pro SKU将继承iPhone XR的前后摄像头配置,后置摄像头将配备1200万像素传感器,前置摄像头将配备700万像素传感器,并具备光学防抖(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OIS)功能。尽管小编并没有指望能够看到和XS与XS Max一样的后置双摄像头,但这还是有可能的。

苹果新一代IPAD PRO预测二:芯片/CPU/GPU等

在这个方面,小编相信大多数(或者相当一部分)的猜测将会成真。苹果公司目前拥有的最快的芯片是2.49Ghz 64位的A12 Bionic,它采用了big.LITTLE式的非对称多进程架构,使用了两个较大的“Vortex”内核和四个较小的“Tempest”内核。

第二代iPad Pro中现有的A10X采用了三个大的“Hurricane”内核和三个“Zephyr”内核。虽然苹果公司可以简单地把iPhone XS使用的A12 Bionic放到新的iPad Pro之中,但是小编还是认为他们会将芯片改为A12X,增加一个(也可能是两个)额外的“Vortex”内核可能还有高达六个“Tempest”内核,这些“Tempest”内核使用了iPhone XS中现有的TSMC制造工艺。

更大的RAM应该会为新款iPad Pro带来比分屏更劲爆的功能点

所以是三个“Vortex”内核和四个“Tempest”内核的配置。也可能是三个“Vortex”内核和六个“Tempest”内核的配置或者是四个“Vortex”内核和六个“Tempest”内核的配置。如果一定要小编说的话,我认为三个“Vortex”内核和六个“Tempest”内核的配置最有可能。

在基于ARM的Mac使用A13或者A13X之前,小编都不指望会出现六个“Vortex”内核和六个“Tempest”内核的配置或者是六个“Vortex”内核和八个“Tempest”内核的配置或者是八个“Vortex”内核和八个“Tempest”内核的配置。

iPhone XS中的A12使用了M12运动芯片,所以,小编估计新的iPad Pro也会采用M12,这应该是既定的。

A12使用了一个4核的定制Apple GPU,这与A10X上基于12核PowerVR的架构不同。小编估计内核的数量可能会增加,可能会根据显示的要求增加到六个。

新的iPad Pro与之前的型号(以及iPhone XS)相比,将在RAM上有适度的提升,小编认为这应该是比较靠谱的猜测,之前的型号配备的是板载的3GB LPDDR4X。所以,可能我们最后会得到的是4GB的RAM,分配给指令/数据的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分别为128K和8M。6GB的RAM当然会更好,但是小编对此表示怀疑。

苹果新一代IPAD PRO预测三:显示

小编相信10英寸版本的iPad Pro可能会保持与之前版本相同或者类似的1920x1080屏幕技术和规格,但是12.9英寸的版本可能会有重大的改进。

目前,12.9英寸的iPad拥有2732x2048 264ppi的屏幕,使用了苹果公司的ProMotion 自适应刷新率技术和广色域显示 (P3)技术。12.9英寸版本的iPad Pro的分辨率自2015年推出以来一直没有变化,因此需要改变。

新款iPad Pro很可能采用4K分辨率

小编相信12.9英寸的2018 iPad Pro将是苹果公司第一款集成4K(3840x2160)分辨率屏幕的移动设备,这样它就可以使用iTunes商店中的4K原生内容,目前,只有少部分连接了4K显示器的最高端的Mac系统和Apple TVs才能够原生显示这些内容。

虽然本文中描述的许多其他的改进基本上都是属于迭代性质的,但iPad Pro上的4K显示器将是一个显著的增强,并且完全不同于现在的产品,但是它也显示出了一项非常显著的增值,并为现有iPad Pro的拥有者们提供了一个升级换代到新机器的理由。

苹果新一代IPAD PRO预测四:音频和集成网络

至于通信和网络,其实已经有定论了:高通的调制解调器在当前的iPhone型号遭到弃用,苹果转向了英特尔的调制解调器。

考虑到苹果iPads的出货量比iPhones要低很多,为了简化其供应链,小编相信我们很可能会看到iPad Pro上只有英特尔的LTE调制解调器,就如同我们现在在iPhone XS、XS Max和XR上看到的那样。

小编估计还会看到和iPhone XS中使用的相同或者类似的Apple/USI 802.11ac MU-MIMO Wi-Fi/Bluetooth模块。

此外,小编还认为,就像iPhones最近取消耳机插孔的做法一样,我们终于要对iPad Pro上的耳机插孔说再见了。如果你还在使用有线耳机(就像小编这样),那么现在就该转向Lightning-to-Mini转换器了,如果你还没有在你的iPhone和iPad上使用它的话。

苹果新一代IPAD PRO预测五:DOCK连接器和充电器

这个方面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苹果公司既可以什么也不做,维持现状,继续使用Lightning和USB PD兼容的充电接口,也可以换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

使用iPhone 8和iPhone XS已经采用的7.5W Qi充电也许是毫无可能的。

我们已经知道AirPower的样子了,现在还没有证据表明它将在今年十月份的活动中发布,并且似乎没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将iPad放在上面。这将是完全无法平衡的。因此,虽然Apple可以为iPad配备Qi充电器,但它似乎没办法用自己的配件使用。

新版的iPad Pro很可能会保留以前型号的Lightning连接器和USB PD

小编认为新版的iPad Pro很可能会保留以前型号的Lightning连接器和USB PD。虽然目前MacBooks上使用的USB-C to USB-C(Thunderbolt)连接性能很好,并且带来了一些长期的理性和行业标准,但是在同时拥有iPhone和iPad的人中,仍然有足够多的人认为保留两组(或者三组)不同的线缆是非常烦人的事情。

我们当中那些还拥有iPhone 7s或者更早版本手机的人必须保留USB-A to Lightning线缆,这已经够糟糕的了。你能想象吗?为了使用最新的快速充电技术,还必须要有USB-C to Lightning和USB-C to USB-C线缆!

转向USB-C to USB-C底座接口的一个原因是,如果苹果公司决定在iPad上完全实现Thunderbolt,那么它就可以被用作临时工作站,而且配备了更大的外部显示器、鼠标、键盘和外部GPU。

这听起来像iPad Pro的自然演变,特别是如果我们看到这个设备与Mac的融合,苹果公司最终决定采用微软的Surface专业垂直市场。不过,小编觉得这件事今年之内都不会出现。

至于小编的这些猜测究竟哪些会变为现实呢?还是等到发布会当天来为大家一一揭秘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