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
几个月前谁说李书福只是看中戴姆勒股价?站出来认个错吧。
如果回顾2018年9个月以来全球汽车行业最重磅的新闻,则吉利和戴姆勒的“婚姻”必然居于其中序列。2月下旬,吉利宣布通过旗下新业务板块在二级市场入股戴姆勒9.69%,成为后者最大股东。
显然,业界主流观点都认为李书福并不会停留在资本性投资层面,一时间“电动车技术合作”、“借势又一个豪华品牌VS加速深耕中国”等猜想层出不穷。
而最新消息表明,吉利和戴姆勒考虑以建立合资公司的方式在汽车共享领域展开合作。尽管吉利已有旗下的曹操出行,戴姆勒更是集合Car2Go等汽车共享业务于一体,但知情人士爆料称,吉利与戴姆勒打算在国内等比成立打车服务合资公司,意在挑战滴滴、Uber。
而在看来,汽车共享只是吉利和戴姆勒未来合资与合作的冰山一角,接在后面有关电动车合资公司等项目的传闻将陆续变为现实。更重要的是,这些合资或者合作项目将彼此关联,形成中外车企合资的新模态。
吉利戴姆勒合资将近
“吉利控股集团正在和戴姆勒公司谈判,双方将在中国成立50:50合资公司,发力汽车共享租赁,对标滴滴出行。”内部人士如是向媒体爆料,但表示当前吉利和戴姆勒还没有最终敲定。同样,吉利和戴姆勒发言人均对该说法拒绝置评,而曹操出行方面人士则打起了太极,表示“目前都是媒体报道,并没有官方消息。”
显然,这条爆料并未对双方股价产生太大影响。以戴姆勒为例,当地时间10月9日下午15:13,其在法兰克福证券市场股价下跌1%至54.03欧元,市值大约为578亿欧元(约合661亿美元)。不过在排放舞弊等负面消息影响下,该公司今年股价表现不佳,已经滑坡了21%之多。
应该说,原本同吉利的联姻能够给戴姆勒带来提振作用。今年2月23-24日,双方发布入股声明时,戴姆勒股价达到了2018年迄今的最高点93.73欧元。因此,戴姆勒的股价还要再等等,在同吉利合资实锤落地之后或许会有转机。
为什么吉利和戴姆勒的合资传闻,会体现在汽车共享出行这个领域?其实并不奇怪,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入股模式,都早已经给出了提示或者解释。
中国汽车共享市场潜力巨大
外部环境的因素众所周知。时至今日,汽车在交通乃至公众生活中的定位正在发生本质性的转变,用车生活在长远的未来必然将和从前大相径庭。在物联网角度,智能化的汽车将成为一个信息传递和处理的关键节点;而在用车需求方面,汽车将作为“出行”大概念的一部分,在都市用车生活中,电气化和无人化的通勤车辆业已成为发展的重头戏,反过来传统的“拥车”私有模式反而不会再像当下根深蒂固植于人心。
行业将随着时代彻底变化,厂商面临严峻洗牌,只有及时调整定位和战略部署才能不落后于宏观节奏。这是为何Uber、滴滴等汽车共享巨头成长迅猛的推动力,也是为何大众、通用、丰田等巨头,以及一汽-大众等合资公司纷纷打出“转型为出行服务提供商”旗号的原因。戴姆勒在集合了拼车ViaVan、用车共享MyTaxi、汽车共享Car2Go之后,又与宝马DriveNow合并了汽车共享业务;丰田与爱信精机、电装投资28亿美元成立了Toyota Research Institute-Advanced Development……所有的车企都在行动。
这对于中国来说尤其明显,根据罗兰贝格数据,中国共享出行用车次数在2015至2017年分别为10亿、60亿和70亿人次,规模和成长速度都堪称惊人,体现出巨大的商机潜力。因此和上文中车企海外行动对应,一汽携手易开布局共享出行;大众同滴滴成立合资公司……国内汽车共享大动作也是不断。
本文主角吉利和戴姆勒自然也对中国共享出行蛋糕觊觎已久,曹操出行已经在国内24个城市运营23,000辆电动汽车;戴姆勒从2015年开始在重庆试验汽车共享,并扩散到40个城市,去年戴姆勒曾表示希望寻求合作伙伴,以提高在华出行业务的盈利能力,同本土低价出租车及共享出行商对抗。
在Bill Russo的评价里,对戴姆勒来说吉利较之比亚迪更具备商业上的兼容性,原因是吉利“深悉同多国公司联合开展业务的背景”,双方联合开展出行服务业务后,能够“从入门级到豪华车”尽皆囊括其中。
内部提示同样非常明显。吉利是如何入股戴姆勒的?不妨回顾一下当时戴姆勒文件的细节: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通过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旗下新业务板块“吉利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吉利集团”),经由在香港注册的Tenaclou3 Prospect Investment Limited公司,在戴姆勒总共发行的1,069,837,447股中通过二级市场购得103,619,340股。
虽然戴姆勒文件强调李书福的身份使得国内外媒体一度以为是个人入股行为,但实际上却是“吉利集团”通过旗下海外企业主体Tenaclou3持股。而吉利集团在吉利控股旗下又是何种定位?它是“李书福拥有(持股91%)、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定位为新业务板块,旗下有曹操出行、太力飞行汽车、钱江摩托与荷马等业务。因此,吉利控股旗下,持有戴姆勒股权和专注于出行等新业务的其实是一个板块——吉利集团。
吉利控股集团架构,吉利集团负责新业务板块
于是,直观解释在此就水落石出、非常明朗。但吉利和戴姆勒的算盘,从来都只显露冰山一角。
新模式着眼统观与合力
Automobility Ltd.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Bill Russo对吉利入股戴姆勒之后的广阔空间给出了评价:“李书福收购戴姆勒股权,是有着非常清晰的战略理性和产业逻辑思维的举措。共享出行合资公司,将是双方战略合作的第一步,是体现这种战略眼光的绝佳证明。”
因此,共享出行只是吉利与戴姆勒合资的第一个重磅落子,而不是仅有的合资领域,这是合理的推断。之前吉利入股戴姆勒还是小道消息时,就有熟知内情者披露,吉利正热衷于获得戴姆勒公司的电动汽车电池技术,并且希望在湖北省武汉市建立电动车合资公司,因此在吉利的大力推动下,两家公司人员曾在北京会晤磋商。
如果将电动车、共享租赁这两条爆料放在一起,又能发现什么呢?
新能源/电气化,与共享化,加上智能化和网联化,乃是汽车行业“新四化”方向。而这几种技术发展趋势并非相互独立存在,而是能够彼此关联、相互影响。换而言之,便是新能源车适合搭载自动驾驶和联网技术,也更适应共享租赁市场需求。远期来看,未来汽车必然是高度智能网联化的新能源汽车,以共享出行的方式成为物联网的重要节点和消费者的生活伴侣。
自动驾驶和联网在电子方面有着超出以往的需求,因而新能源车更能匹配;汽车租赁、共享与出行将决定未来人类的交通生活,同时汽车共享公司能够掌握人类移动的大数据信息,也便于测试自动驾驶汽车,于是共享场景也更适合智能化电动汽车。
正因为电气化、智能网联化和共享化的彼此交错,一方面在短短数年内成就了Uber、滴滴等出行巨头,尤其是前者在连年亏损的前提下却因为高成长性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独角兽公司,估值高达700亿美元,达到大众、戴姆勒的档次水平;另一方面,传统车企在转型过程中也会重视如何将这几大趋势合并发展。
有业界分析人士甚至预测,未来中国汽车行业厂商经过合并重组后,很可能形成“三英战吕布”的局面,除了大众丰田通用等外资车企、吉利等自主车企争抢“三英”排名之外,“吕布”或许是新造车势力甚至干脆就是滴滴这样的出行巨头担纲。因此作为自主龙头的吉利,和全球豪车冠军的奔驰,自然更需要同时从电气化、智能网联化和共享化方面加速发力,尤其是形成合力,从而应对来自跨行业和新时代的挑战。
顺理成章地推测,如果吉利和戴姆勒敲定共享出行合资公司之后,那么距离最初传闻中的电动汽车合资公司也将不再遥远。当然,可能以电池合资工厂、技术合作项目等作为先导和过渡,再逐渐从共享出行、新能源车乃至豪华品牌(可以是电动汽车)等领域建立一系列合资公司,成为汽车行业中外合资的新范本。
此外,通过这样的合资,戴姆勒能够赢得更多在华深耕的机遇,包括将腾势电动车用于新出行公司(爆料者表示,戴姆勒考虑运用腾势电动车),提振这家同比亚迪合资、业绩长期不佳的新能源公司;吉利也可以借力戴姆勒进一步推进全球化扩张,毕竟有戴姆勒的扶持比曹操出行匹马单枪闯海外市场要便利得多,尤其是在欧美等发达市场。
上周的巴黎车展上,戴姆勒首席执行官蔡澈曾围绕同吉利的合作说过一番话,除了“建设性”这样的官样文章表达之外,还有一个意味深长的词“迄今很有前景(very promising so far)”。虽然看起来和“建设性”一样都是隐晦含混的褒义表达,但能够给人带来的合理联想便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而吉利和戴姆勒今后还会有怎样令人意外的合资、合作,便隐藏在这句看似太极混沌的表达里。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