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本站原创,作者:章鹰,电子发烧友执行副主编。
11月14日,在深圳举办的中国国际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地平线所在的1号馆B20展台成为众多厂商和参访观众必去的看台,两大亮点让记者驻足,地平线展示了旭日芯片大规模人脸抓拍识别方案(包括人脸识别方案主板、人脸识别模块和旭日芯片)、地平线零售解决方案,特别是基于旭日2.0处理器架构的XForce边缘AI计算平台,在终端侧澎湃的边缘计算。
图1:高交会地平线展台吸引观众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此前曾向媒体表示,地平线将在2018年底完成新一轮融资,金额为5~1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一家和英特尔规模相当的芯片公司,以及一家顶级汽车厂商。伴随着研发的快速迭代与商业化的迅速落地,本轮融资也将从资本层面标志着地平线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AI芯片企业。“资本寒冬”的当下,地平线仍受到资本市场和业界客户的认可追捧,基于边缘计算的AI芯片解决方案究竟有何魅力?
旭日2.0处理器架构到底有何优势?XForce边缘AI计算平台比较国际竞争对手的优势是什么?2018年,国内重量级厂商华为、阿里巴巴纷纷进入AI芯片市场,地平线如何定位,与大厂商同台竞技?带着这些热点问题,电子发烧友记者专访了地平线智能芯片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张永谦先生。
图:地平线智能芯片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张永谦先生
地平线聚焦软硬件一体的AI芯片方案,具备先发优势
AI芯片是科技行业最惹人注目的赛道,而地平线又是这个赛道上引人注目的成长性公司。今年9月,阿里宣布成立平头哥公司,自研AI芯片,10月份,华为在全连接大会上发布峰值性能16T的昇腾310芯片,面对这些实力强劲的国内高科技公司,地平线如何定位?
面对这个尖锐的问题,地平线智能芯片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张永谦先生表示,大厂商进入AI市场领域,充分证明大家看好AI市场未来发展前景。我们和华为、阿里同时做,都有自己的成长空间。谈到华为海思,张永谦指出海思是中国最大的IC设计公司,偏重芯片,具有丰富的硬件设计经验,但在软件算法层面的积累需要时间。
地平线2015年成立,短短三年已经成为嵌入式AI领域具有先发优势的公司,就在于我们的独特定位:软硬一体化的AI芯片方案提供商。地平线一方面持续锻造硬科技实力,另一方面深挖人工智能落地场景。在智慧社区、智慧安防和智慧零售、智能驾驶领域都有落地典型案例。
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博士之前接受媒体的采访中,曾明确表示:地平线在三年前就已预见到,硬件一定会成为技术发展瓶颈,因为计算的能力不解决的话,再大的软件能力也发挥不出来。所以当时地平线做的顶层设计就是:从软件到硬件一体化,包括人才的配备也一样必须到位,以至于AI芯片的创造性在今天成为全行业的共识。
当然,在与客户沟通上有丰富经验的张永谦对电子发烧友表示,地平线提出打造软硬一体化AI芯片解决方案,背后有两大原因:一、客户对终端侧AI芯片及解决方案,提出三大苛刻的要求——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这对AI芯片和算法的结合提出了高要求。通用的硬件或通用的算法,效率比较低,针对具体的场景,地平线将AI芯片和算法进行深度优化,从而推出一体化方案才能满足端上客户的要求。二、性价比要求。地平线提出让AI平民化,不是让客户去自己整合芯片+算法,而是地平线来做软硬一体化的整合工作,帮助客户在AI在场景端快速落地。
地平线立足于具备核心优势的“算法+芯片+云”战略,目前已经成功切入部分对人工智能要求较高或者应用场景具备较大想象空间的行业中。如在智能驾驶领域与奥迪、长安、博世,智慧城市领域与上海临港新区,AIoT方面已经与三十多家客户进行合作量产,涵盖安防,社区,商业等场景。也与百丽国际、永辉超市等均展开了一系列落地合作。
差异化产品建立竞争优势:旭日2.0处理器和XForce边缘计算平台
“AI方案落地比传统的方案落地更为艰难,专业AI芯片公司的优势在于会有多场景的差异化产品供客户选择。过去一年,地平线做了两件事情:第一、精心打磨AI解决方案,发展了几十家客户,AI 解决方案不仅要把芯片和算法做好,还要面向场景做系统的设计;第二、面对多样化的场景需求,从芯片到算法,到整套解决方案,需要快速的迭代。已经有20多个客户使用我们的方案。客户产品的类型包括智能摄像头,面板机,智能NVR,应用场景不仅在安防领域,还在智慧零售、智慧城市领域都有落地的应用。”张永谦表示拓展客户和生态链一直是他的工作重点。
2015年,余凯等人创办地平线,凭借创始人几位技术大咖的技术能力和在百度自动驾驶项目负责的经验,地平线很快开发出两款AI芯片产品:主攻智能摄像头设备的“旭日”和主攻自动驾驶的“征程”。
张永谦担任地平线智能芯片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主攻AIoT市场,说起旭日,他如数家珍。“旭日1.0可实时处理1080p@30fps视频,每帧中可同时对200个目标进行检测、跟踪、识别,典型功耗1.5W,每帧延时小于30ms,适合做大规模场景下人脸的抓拍、人脸识别,人体的检测和跟踪。到了旭日2.0,算力比第一代提升一个数量级。单路4K的场景下,对大规模的人脸检测都可以实现。与英伟达TX2,算法版本上有10倍算力的优势,典型功耗2W。”
谈到旭日2.0的优势,张永谦认为主要体现在芯片软硬件一体的方案,比如采用旭日2.0处理器的地平线XForce边缘计算平台在功耗、性能、成本上相比目前其他AI计算平台有明显优势。地平线XForce在2018年10月正式发布,平台基于地平线BPU2.0架构(伯努利架构),可在极低的功耗下实现大规模人脸识别和人体分割,人体行为分析,视频结构化处理等功能,可广泛应用于AIoT边缘计算方向的多个未来城市场景。
图3:地平线XForce边缘AI计算平台
地平线对业界的贡献,主要在于提高终端产品AI计算能力。“我们专注边缘计算,让设备在端就有即时处理数据的能力。在未来城市场景中,计算的实时性非常重要。而AI芯片软硬一体化,必须对AI芯片和算法进行精心设计,配合在一起达到最高的效率,目前华为、阿里还没有进行到这一步的工作。从零开始将这个过程完成,推出方案级的产品,最少需要两年半时间。”张永谦表示。
AI商业化落地两大阻力
在智能安防和智慧城市市场,地平线的AI解决方案解决哪些痛点问题?张永谦分析说:第一、解决技术痛点,地平线的产品推出以前,端上AI能力普遍比较弱。旭日芯片和解决方案推出后将端上的AI能力变强,安防的人脸识别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以往方案都是放在云端上做的,前端什么都不做,所有的视频流上传云端,地平线产品将端上的能力变强后,后端的传输成本和压力变小;第二、解决生态的痛点,安防市场的企业,除了领军企业海康威视、大华科技有自己的算法团队,99%的玩家没有智能化能力,他们没有算法团队,AI原来是寡头游戏,地平线产品为他们的产品赋能,赋能其AI应用,让这些客户将AI能力放在手里。
AI商业化落地的主要阻力是什么?张永谦认为有价值体现和成本两大阻力:首先,AI是一种底层技术,兴起需要一个过程。AI价值如何体现?比如客户可以使用地平线AI芯片方案,做一个能够智能识别的摄像机,应用在商业店铺中可以将VIP客户识别出来,然后店铺可以为VIP提供更好的服务。必须在应用场景中建立起一套体系,将价值具象化。关键点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客户喜好推荐产品,提高用户体验,打破原有行业的均衡。以往这些都是靠有经验的人来判断的,现在靠智能化设备就可以实现。建立一种新秩序,打破旧循环。其次,怎么将AI用起来,成本也是AI落地的阻力。
“2019年是AI市场的培育期,我们希望服务的客户有数十倍的增长。” 张永谦认为找到合适市场,拓展客户和建立生态是工作重点,据笔者了解到,中国AI芯片市场潜力巨大,地平线凭借先发优势和独特的产品优势,完全有能力在这个潜力市场获得快速增长。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