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免疫婴儿的诞生,有悖伦理道德吗?

医疗电子

431人已加入

描述

是谁发明了这个“超人”般的技术,又是谁让它熠熠生光?

“莆田系”也在其中?

直接编辑生物基因,带来的是生命的“曙光”还是“怪胎”?

霍金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人类领域又战胜了一项绝症,这本应值得高兴,但转念一想,这或许不是“战胜”,而是“自我”的进化。

上个月,斯蒂芬·霍金的遗作《对大问题的简明回答》发售。这部遗作中,霍金预计,人类本世纪就能发现通过改造基因提高智力的技术。

但霍金担心,一旦出现基因改造而成的“超人”,“没得到改造的人类”可能无法竞争,逐渐绝迹,或者变得“不重要”。

还有,与生俱来的“艾滋病免疫”,这一事件背后的伦理问题,也是讨论的焦点。

从技术上而言,是疾病预防领域的里程碑

早在2017年就有美国科学家宣布在试验中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剔除了艾滋病毒。不过,当时这项实验是在试验小白鼠的体内进行的。

基因编辑婴儿露露和娜娜,她们的“天赋”便是能够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

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的缔造者,为了让大家对“基因编辑婴儿”更添几分亲切感,他表示基因编辑手术比起常规试管婴儿只是多了一个步骤,即在受精卵时期,把Cas9蛋白和特定的引导序列,用5微米、约头发二十分之一细的针注射到还处于单细胞的受精卵里。他的团队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这种技术能够精确定位并修改基因,也被称为“基因手术刀”。

这次基因手术修改的是CCR5基因,而CCR5基因是HIV病毒入侵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此前资料显示,在北欧人群里面有约10%的人天然存在CCR5基因缺失。拥有这种突变的人,能够关闭致病力最强的HIV病毒感染大门,使病毒无法入侵人体细胞,即能天然免疫HIV病毒。

2017年8月,国际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刊文称,由中美韩三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在多个活体人胚胎中纠正了引发一种肥厚型心肌病的基因突变,这是第一次成功地利用该技术在人类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修复基因突变。现在,“基因编辑”的技术在学界已普遍认为是没有难度的、可行的。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孔道春表示,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当前,我们只能对少量的胚胎进行基因编辑、如果想要进行批量化的基因编辑操作,使得每个新生儿都能对特定疾病产生免疫力,还是比较困难。

实验不仅违背伦理,更违反行业规定

此次“基因编辑婴儿诞生”的消息发布后,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不少评论指出,此次实验明显违反了有关胚胎研究的现行规定,也造成了严重的医学伦理问题。

因为,此前在生物学界领域,长期存在着针对胚胎研究的“14天规则”。该原则称,科学家只能在不满14天的胚胎上进行实验。由于14天之前的人类胚胎还未分化出神经等结构,尚不具备人的特征,因此不涉及伦理问题。

而2003年我国科技部和卫生部印发的《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更是明确:

利用体外受精、体细胞核移植、单性复制技术或遗传修饰获得的囊胚,其体外培养期限自受精或核移植开始不得超过14天。

不得将前款中获得的已用于研究的人囊胚植入人或任何其他动物的生殖系统。

医疗电子

此次的“基因编辑婴儿”试验不仅没有将经过基因编辑的胚胎销毁,还将其植入了产妇的子宫内让其自然降生,明显违背了现行法规。

而伦理方面,根据《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的第九条规定,从事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单位应成立包括生物学、医学、法律或社会学等有关方面的研究和管理人员组成的伦理委员会,其职责是对人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学及学性进行综合审查、咨询与监督。

百余名科学家对此发表联合声明强烈谴责

“知识分子”微博发布百余科学家联合声明,表示这项所谓研究的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形同虚设;直接进行人体实验,只能用疯狂形容;作为生物医学科研工作者,坚决反对!强烈谴责!(公开资料显示,知识分子是由北京大学神经生物学家饶毅、清华大学神经生物学家鲁白、普林斯轮大学社会科学家谢宇三位学者在2015年创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