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热度下降至冰点 行业进入蛰伏期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随着AI应用的普及,市场上基于云端和终端的应用需求诞生了一系列AI芯片公司,掀起了一波热潮。根据笔者观察媒体热度以及各家公司新品发布消息,2018年尤其是下半年AI芯片越炒越热。如图1、图2相关百度指数所示:

芯片

图1:关键字“AI”、“人工智能”搜索指数

芯片

图2:关键字“AI”、“人工智能”媒体指数

数据显示,去年人工智能的信息流热度在Q3达到顶峰,与此同期出现的是多家AI芯片产品发布或是流片消息。我们假设AI芯片热度和“人工智能”关键字热度强正相关。由此,AI芯片的热度在今年前两个月骤然下降到冰点——确确实实没有新品及相关消息。

2月27日,作为AI芯片头部玩家之一的地平线,正式宣布B轮融资6亿美元,成为2019年第一个AI芯片大新闻——实际上去年年末早已有融资信息,然而在没有新产品流片信息的情况下,震撼点只在单轮融资金额破纪录和公司估值逾30亿美元,因此并未激起太大浪花。

目前从信息流角度来看,AI芯片热已经骤冷。从AI芯片公司的产品情况角度来看,集邦咨询持续追踪了国内25家AI芯片设计公司,其中包括IP设计、ASIC、FPGA、通用处理器等类型(不包括设计PCB板硬件解决方案公司),其芯片产品如图3所示:

芯片

图3:国内25家公司产品推出情况

通过产品发布与推出的时间划分:最新产品于2017年以及之前为“停滞”;2018年推出下一代产品为“领先”;明确2019年推出产品为“领军”;将在2019年发布第一款芯片为“新进”

可见,目前AI芯片公司产品推出表现明显不如2017到2018年那样大量喷发。截止于2019年2月28日,25家AI芯片公司中有4家在2017年后再也没有推出第二代产品,有6家明确在2019年推出下一代产品。

整个2018年AI产业十分热闹,18家企业推出了AI芯片,还有8家公司明确将于2019年推出AI芯片,其中包括新进玩家百度和阿里巴巴(成立平头哥半导体),这两家互联网巨头强势入局半导体领域并直接从AI芯片切入。还有一位新进玩家是由国家集成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产业基金(大基金)旗下子基金中芯聚源资本领投融资的公司。这似乎都预示着AI芯片市场有巨大空间。

有可预见的市场空间,但如今AI芯片却明显遇冷,可以说现在行业进入了蛰伏期。相较于2017、2018年的AI芯片狂潮,2019年的情况有所改变:

1)新进玩家初创公司可能会大大减少

包括一些初创AI独角兽公司从应用解决方案层面切入AI芯片的可能性也不大;未来新进玩家会是巨头、某应用领域的大集团——华为、百度、阿里巴巴就是明显的例子,不排除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也有向AI芯片切入的意愿。

另一方面,服务器制造巨头如浪潮信息等已经在硬件架构上向AI发力,安防领域巨头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也有切入计算机视觉领域AI芯片研发的意愿(例如零跑汽车与大华股份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汽车芯片)。

2)现有较为成熟的领域竞争激烈,新应用场景亟待开拓

集邦咨询认为,在边缘端做好细分应用场景的极致加速,是初创公司进入市场的机会。问题在于,应用场景虽然繁多,但经过实践迈向成熟的场景,往往就是大家熟悉几个领域——安防视觉、城市交通管理、自动驾驶、智能语音等等。

这些应用场景不仅有巨头随时可以切入,本身已有数家初创公司经过3-4年的积累,形成了一定的非经济性壁垒(法律、技术专利等)。如今新应用场景的开拓是机会,同时面临的挑战是更多的风险如技术门槛极高、研发成本高,因此2019年新进AI芯片领域的初创公司数量会很少,甚至完全看不到。

AI芯片市场在现有较为成熟的领域竞争激烈,若没有新的应用场景被开拓,未来两年很可能只有不到20家公司会持续推出下一代芯片产品。

3)目前较为成熟的细分应用领域正在形成规模化

玩家数量减少,而头部玩家估值屡创新高。在某细分领域内,头部初创公司因业务成熟,技术积累、工程师人力积累,已经取得绝对成本优势(对其他初创公司而言),接下去的故事将会是与传统巨头的合作与竞争,把这些细分应用领域形成规模化。对于头部初创公司而言,倘若不能把应用持续落地,也会面临巨大的风险,但我们持谨慎乐观态度。

4)下一代AI软硬件架构体系的成熟是AI芯片迎来新一轮孵化狂潮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从技术角度来看,某些细分领域的成熟得益于目前AI芯片设计架构成熟、相关算法理论基础有效并有可扩展性(我们不妨称为第一代AI软硬件架构体系)。然而新的AI芯片架构以及算法革新是必要的,以满足新的应用需求。目前AI芯片进入蛰伏期,什么时候迎来再一次新的孵化狂潮,取决于第二代AI软硬件架构体系雏形诞生和在新细分领域的有效开拓。

综上所述,集邦咨询从信息流和AI芯片公司的表现两方面观察,认为AI芯片热度自2018年Q3达到顶峰后逐渐降低,于2019年2月骤降至冰点,AI芯片行业进入蛰伏期。两个关键因素有可能会使行业进入新一轮狂潮,分别是新应用领域的开拓以及新一代AI软硬件架构的成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