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将成为智能家电领域的解决方案

音视频及家电

737人已加入

描述

中国家电与消费电子博览会(AWE2019)的盛宴在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还在持续。上海达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显智能”)作为参展的一家提供智能家电解决方案企业,在展会上重磅发布了可应用于三个厨电产品领域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更懂你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AI烤箱(蒸烤箱)、AI微波炉、AI油烟机,是这次展会我们推出的三个人工智能产品解决方案”,上海达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娄军接受中国家电网专访时介绍道。这套方案最大的特点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使设备工作完全智能化。

“比如烤箱,年轻人喜欢很多网红菜谱,但现在的烤箱体积、功率、参数设定都不一样,导致最后的烘培成功率不高。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在烤箱方案中内置了摄像头、触控显示、温控算法、烹饪逻辑、智能菜谱等内容,通过精准的图象识别,识别出放入烤箱里食材的种类、重量、数量、位置甚至颜色等等,自动设定好烹饪参数,最后使烤箱完全智能且成功的烹饪出年轻人喜爱的美食。”

“烹饪完成后,等美食出来,再按一个键,所有的图片、视频可以直接传到你的手机微信。因为现在80后、90后有社交属性,喜欢分享的乐趣,

我们的方案涵盖了UI定制、应用软件,应用逻辑、图象识别软件、云端对接等内容,其中的高精度温度控制、图像识别、智能菜谱等都采用了不同的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微波炉也是同样,不需要消费者再去考虑烹饪时间,设备本身就能够智能的识别食物并结合控制逻辑,自动且智能的对食物进行加热和烹饪。

娄军表示,针对油烟机的智能化场景,也是通过人工智能图象识别的方式,我们的方案集成了硬件、图像识别软件、应用软件以及变频直流电机的控制等内容。

“中国家庭使用油烟机爆炒或小炒都要按下对应的风量,而我们用同一套系统实现了自动巡航、烟灶联动、烟量检测、延时关机等功能。人往那一站,就会识别出来是不是打开灶具,同时自动检测烟量的大小并按照烟量的大小自动控制风机的转速。还有一个附加功能就是智能识别菜谱,土豆、茄子、排骨等各种食物往灶边一放,经图像识别后就能智能生成对应的各种图文和视频菜谱,消费者照着做就好,进一步丰富了烹饪场景的应用。”

在今年的AWE上,很多家电企业展示了最新的智能化成果,相比以往,随着AI、大数据、传感器、物联网等技术的进步,智能家居、智慧家庭、智慧场景等以往企业描绘的场景有了更落地的呈现。

如果要把家电行业的成长划分阶段的话,娄军认为,这个过程分为三个过程:第一个是传统家电的过程,第二个是家电智能化的过程,第三个是智能化家电。

“在产品同质化竞争和整个产业不景气情况下,产品最重要,目前的家电智能化(比如加WIFI、加语音等)是个过渡过程,最终方向应该是智能化家电,而人工智能在智能家电的应用将是最终、最主要的一个技术。”

三大独创技术树立竞争优势

在当前科技重构的大背景下,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家电与智能制造正在深度融合,智慧家庭时代正在来临。像达显智能这样的智能家电方案服务商也纷纷进入IOT赛道。那么,达显智能的优势是什么?

娄军表示,技术的集成化、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厚积累和独创性、IC领域的积累,是公司保持可持续优势竞争的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更加集成化,对我们客户来讲,它需要有显示屏,需要有触控,需要有语音控制,需要有人工智能控制,需要有手机APP,需要有图文菜谱等等,我们把这些集成在一起,这种集成是按照家电领域的各种不同需求、应用和特点进行整合,而不是简单的堆叠,这样客户就不需要找很多供应商来做,每增加一个集成商都增加成本,所以我们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让客户更快去产品化”。

“第二,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积累了很久,所有算法、数据库、基于复杂环境参数的设定等都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是全球第一家推出针对家电应用离线识别AI产品解决方案的企业。离线识别不需要网络,在本地化就可以做识别,整个识别时间我们可以做到一秒以内,这些方案和技术我们都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多项专利”。未来也会持续推出其他家电的AI解决方案。

“第三,我们在IC设计领域积累了十几年的经验,所以也在开发自己的专用IC,明年我们的IC量产以后,可以大幅度下降系统的成本,提高我们解决方案运算的速度和运算的精度,这也是我们的竞争力。”

达显智能能够保持技术独有竞争力的支撑,源自于公司有一支百名研发团队,他们有的在半导体领域积累十年以上经验,有的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积累多年。而娄军也透露,除了AWE期间展示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达显智能还有两类应用广泛的产品:显示屏交互控制解决方案,以及主控显控变频一体化集成方案。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成为智能家电解决方案的领先 者,全心全意服务好我们的客户”,除了公司的愿景,最后,娄军也表达了个人的愿景,“从我内心来讲,我希望通过我们的技术和产品,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