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超级计算机“天河三号”E级原型机 为AI算法打下地基

人工智能

636人已加入

描述

记者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了解到,于今年年初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名单的我国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三号”E级原型机,创新性地打造柔性体系结构,这种融合创新体系可以在支持传统高精度高性能计算的同时,兼顾低精度大规模计算,为本市人工智能产业进一步发展夯实“算力”基础。

“未来‘天河三号’E级超级计算机将具有两个‘E级’,即E级计算能力与EB级大规模数据管理能力,这意味着可以兼顾两种完全不同的范式应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应用研发部部长孟祥飞告诉记者,在“天河三号”E级原型机的研制中,研发团队提出了“柔性体系结构”的搭建,其目的是在提供高精度高性能科学计算的同时,又能够支撑人工智能所需要的低精度大规模计算。“这种柔性体系结构将更高效地在数据处理和大规模计算等领域发挥全面作用。”孟祥飞说。

孟祥飞进一步解释道:“过去,我们支持的传统高精度更高性能计算主要针对气象、石油勘探、生物医药研发等领域,这些行业要求计算的精度非常高。但对于人工智能领域来说,图像识别、语音处理等技术的算力需求完全不同。这些技术更需要的是低精度、大规模的计算,虽然仅仅需要传统高精度高性能计算的四分之一或八分之一精度,但需要给出统计结果或趋势预测,而这就又带来了新的计算。因此,低精度、大规模计算将是人工智能产业对超级计算的主要新需求。”

而面对5G时代的来临,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也做好了准备。孟祥飞表示,目前中心正在规划“边云超”的新一代信息化体系。即,从互联网前端内部处理的“边缘计算”到区域的“云计算服务器”,再到后台核心的“超级计算”,三者结合将形成辐射面广的信息化基础平台,使得超级计算深入到生产的最前端与社会的最基层。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随着人们对于“天河三号”E级原型机的各项要求不断提升,“天河三号”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预计将在2021年完成研发。根据相关数据,自“天河三号”E级原型机开放应用以来,中科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等30余家合作单位已完成了大规模并行应用测试,涉及大飞机、航天器、新型发动机、新型反应堆、电磁仿真、新能源新材料、气候气象、生物医药等领域的50余款大型应用软件,其中20余款应用软件扩展到“天河三号”E级原型机全系统并具备扩展至未来完全国产E级系统的能力。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