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特辑:多维度解析传媒行业的AI作用

人工智能

636人已加入

描述

技术特辑:多维度解析传媒行业的AI作用

1号按

自2019年3月15日首篇专题文章《两会特辑:听外媒如何解读中国的5G未来》上线以来,“1号风向”篇数已近半百,跟随国内事件热点,呈现全球行业风向,定期温故知新,是我们一直坚持的改版初心与使命。传媒1号(id:zcfhxy)特推出“五一特辑”系列,由版主Miss C.担纲主持人,通过问答的形式为“听风者”梳理热门话题,回顾金句段落,陪你度过最具知识底色的五一黄金档。本系列共包括:

技术篇:AI

电视篇:产品新形态

网站篇:Netflix

主持人Q:首先简单介绍一下AI。

1号风向A: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得益于数据采集技术和算法设计的进步,AI技术在近几年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个行业都开始采用,使得这项突破性的技术彻底革新它们的工作流程。

主持人Q:AI在新闻媒体行业有何发展前景?

1号风向A:第一,个性化定制内容。专家预测,到2020年,发达国家至少有50%的成年人将拥有至少四种独家网络媒体订阅。除了对在线新闻的偏好,人们还显示出对更多视频内容的需求。AI将能够根据用户喜好向每个用户分发相关内容。

第二,AI语音助手新闻。《华盛顿邮报》试验了智能语音助手如何使用自己独特的声音分享其网站上的新闻内容。这项实验的挑战在于《华盛顿邮报》能提供哪些智能语音助手的主界面所不能提供的信息。另一个值得探索的方面是新闻机构如何通过这些语音助手发送语音通知。他们必须考虑用户接收这些通知的时间,以使新闻内容与此有高度相关性。

第三,机器人新闻写作。在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在获取新闻方面做得很好,但新闻团队的报道速度有时不够快尤其是在当今内容的快速消费和“即刻知道真相”(Zero Moment of Truth、谷歌在2011年创造的概念)的背景下。AI技术可以缩短新闻报道和发布的时间。

主持人Q:AI的发展虽然对人类大有裨益,但是也推动了虚假信息的制造和传播。尼曼新闻实验室提出了哪些鉴别虚假视频的方式?

1号风向A:记者在向公众宣传AI技术的危险和挑战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培训记者是最重要的一步,最好还能与培养受众相结合。如果新闻机构在报道视频和图像之前对它们进行审查的方式是透明的,那么这些新闻机构将建立公众信任,减少错误信息的传播。

想要鉴别虚假视频,不仅需要比许多新闻消费者具有更高的媒体素养,还需要一些技术能力和怀疑态度,具体如下:

一则,检查来源。如果有人发布了可疑的片段,需要做的第一步是尝试联系来源。她/他是如何得到视频的?视频是在何处及何时拍摄的?在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后,要求其提供证明,然后关键在于核实。如果视频来源于网络且上传者未知,那么需要探究一些其他问题:据说是谁拍摄的片段?谁发布和分享的?分享给谁?使用InVID或其他元数据查看器等工具检查视频或图像的元数据就能得到答案。

除了在内部完成这个过程,《华尔街日报》还与内容验证组织(比如Storyful和美联社)协作。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市场也不断出现新的解决方式。例如,TruePic和Serelay等新工具可以使用区块链来验证图片。无论使用何种技术,编辑人员都是这个过程的核心。

二则,查找旧版本的片段。深度伪造视频通常基于网络视频片段制作。像Tineye或Google Image Search这样的反向图像搜索引擎对于找到视频可能存在的旧版本十分有效,可以判断视频的某个方面是否被人工修改。

三则,检查视频。像Final Cut这样的编辑程序可以让记者放慢镜头的速度,放大图像,一帧一帧地看或者停顿多次。这有助于找出明显的破绽:嘴巴或脸部周围的闪烁和模糊,不自然的光线或运动,以及肤色之间的差异都是深度伪造的明显迹象。另外,视频的前景或背景也可能有细微的改动。看看视频中是否出现或缺少了某个物体(如武器,符号或任务)导致前后不连贯。

在音频鉴定中,应注意不自然的语调、不规则的呼吸、金属发出的声音以及明显经过编辑的声音。这些都暗示着音频可能是由AI产生的。然而,重要的是要注意,图像伪影、小差错和缺陷也可能是视频压缩导致的,所以有时候很难确定视频是否为虚假视频。

主持人Q:中国首个AI合成女主播“新小萌”于2019年3月3日正式上岗。那么如何看待AI对主持人行业的影响?

1号风向A:西北工业大学AI研究副教授杨峰表示,支持“新小萌”的关键技术有三项首先是收集和合成人类声音的样本。接下来是收集与合成人体肌肉运动的样本。最后是将声音与运动结合在一起,所以当AI新闻主播阅读播报新闻时,她的面部后面的微型电动马达会进行运动,以让她的表情看起来和真人无异。而要让机器人模仿人类的声音,研发人员需要收集数以万计的发音片段,将它们输入机器,并与AI要学习和阅读的文本进行匹配。

真正困难的在于第三点将发音与面部活动匹配起来的技术,使“新小萌”的表情根据新闻报道的内容变化而变化。这个过程非常困难,因为涉及的条件太多了。但这项技术还远远不够成熟,至少还不够成熟到足以让机器人主播彻底取代真人。同时主播仍然需要真人作者和编辑来提供他们所阅读的内容。

我们仍可以说所有的AI主播都还是形式新鲜大于实质体验,但是它所引发的行业从业者忧虑值得我们不只在技术上思考这一问题,还要从更大的社会层面多加思索。

主持人Q:2019年4月有何AI大事件?

1号风向A:2019年4月8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AI伦理准则,提出了实现可信赖AI的七个要素。

具体来说,其涵盖了保证人类的自主性、AI技术的稳健性和安全性,保证隐私和数据管理,保证AI算法系统的透明性,要求AI提供多元化、无歧视、公平的服务等方面的内容。该伦理准则目前并不具备约束力,但这一试点阶段将持续到2020年初,让企业有机会在这些指导方针正式生效之前给予反溃

欧盟数字经济专员Mariya Gapiel解释了欧盟在AI领域的伦理准则与其他国家和企业的伦理准则的不同之处:“AI正在飞速发展,我们并不想阻止创新,但欧盟此举的附加价值在于我们正在使AI管理成为一个以人为本的进程。”

与美国和中国相比,欧盟的AI技术发展相对滞后,欧盟抢先推出AI伦理准则既是未雨绸缪,防范AI所有可能带来的隐私和安全风险,也是为成为AI的国际规范制定者铺设道路。但是,这些指导准则究竟能够达成其促进欧洲AI发展的目的,还是反过来阻碍其创新,还需要进一步考虑。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相关推荐
  • AI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