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能为医疗改革提供什么帮助

医疗电子

431人已加入

描述

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医疗改革都是一个热门的公共话题。从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医疗改革计划到以色列的全民医疗,如何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是所有国家重点关注且试图取得突破的问题,各国也因此在医疗改革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近年来区块链技术的兴起,也许可以为医疗改革方面提供一些帮助。

医疗改革本质有三:一是医疗技术水平不能解决所有医疗需求的问题,二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三是医疗信息不流通的问题。

以医学研究的绝对技术水平还无法治好人们所有的疾病,以及新发明的医疗技术价格过于高昂,是医疗技术水平目前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医疗资源分布问题则存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即有效的优质资源不能被最需要的人享有。而最重要的,是医疗信息的流通问题,这是我国以社区医疗为基础、核心医院为支撑的医疗体系搭建过程中最为核心的部分。

区块链恰好对这些问题都有一定的解决优势。

医疗

我们熟悉的阿司匹林,是由拜耳实验室耗费了几十年时间才研发出来的。毫无疑问,医疗技术的研究需要非常多的资金和时间储备。去年热映的电影《我不是药神》讲述的故事,直接反映出一个现实问题:当今很多抗癌药物研发成功却无法普及使用。其中主要原因就是药品价格过高,而导致这一原因出现的,正是研发企业投入过高带来的结果。

区块链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去中心化的融资模式,鼓励社会以最大力量创新,这样单一投入问题解决了,各研究节点的研发投入也随之减少。

拜耳实验室研究团队在研发阿司匹林时,耗费了将近40年时间,前后经历了200多次失败。而如果引入区块链模式,在尝试阶段就将方向和项目通过区块链研发网络分发到世界各地,由各地行业经验组成项目组进行研究,相当于把鸡蛋放到不同的篮子里,这样很大程度可以提高试验成功率。

传统研发讲究一个“专利专属”,高风险高回报,就是第一个成功者将收获全部权益,这使得时间竞争压力很大,对技术水平、心理素质的考验也非常大,因为只要比别人慢,那么你一切努力都是白费的。而区块链可以重新定义这个逻辑,所有参与者的努力都不会白费,而是共享成果。这样能使更多人专心投入到研究中,提高了药品研发的效率,而分散式的研发,对于单次投入的压力也变得小了很多。有理由相信,在这种模式下,医疗技术研究效率将快速提升,终端消费价格将快速下降,受益的人将会更多。

不过,区块链技术解决医疗问题的重点并不在这,因为医疗实验的伦理性和医患数据的敏感性的问题,推进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需要商榷的地方。关键是医疗资源的平衡和数据的流通方面,区块链技术的优势可以展现的更加明显。

医院之间信息不互通是传统医疗中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一个患者的信息只能留存在一家医院的数据库中,这对患者转院求诊带来诸多不便。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许多医生开的处方字迹非常“独特”,只有其所在医院才能看明白,换到其他医院就没有人能认识,这使得患者要么就得换院重新问诊检查,要么就得回之前的医院就医。而今,医院信息化普及,医生的诊断和处方输入电脑后,统一保存在医院数据中心,手写处方难以辨识的问题得到解决。不过,数字化存储功能实现了,医院之间数据互通问题却依旧存在。

其实也不难理解。医疗信息是高度敏感的个人信息,需要高度保密,一般医院的做法就是建立保密制度、设立专门的权限控制复制和传播、选择恰当的保存介质如光盘、受限制的硬盘等,用管理体系来避免风险或追责。如果医院之间数据互通,患者医疗信息被泄露的几率就大大增加,而且不好查证泄露环节,在查实追责方面非常困难。基于上述原因,医院将患者信息各自封闭起来管理也就情有可原了。

而区块链对此恰好有自己独到的优势,因为区块链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去中心化。所有医疗信息不再存在于特定医院的数据中心,而是随机储存在不同的设备中,即A医院的病例信息有可能存在于B医院的C电脑中,而且是以随机的代号和数字形式出现,若无秘钥,则无法知晓真正的信息内容。这个秘钥的拥有者就是患者自己。只有当他需要提取自己的病例信息或是将自己的病例信息授权给特定的人看时,这些代号和数字才会转化为有意义的内容。

如此,便不再有集中存储的信息中心的概念,所有医院也无需对这些信息负责,不用担心被窃取或是滥用,由患者自己保管最为妥当;患者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去哪个医院看病。病人的就医自由度高了,大医院的就诊压力也就随之减少。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