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识别技术优势明显 比指纹、人脸识别更可靠

触控感测

206人已加入

描述

  ”张张嘴“、”眨眨眼“、”摇摇头“当你恍惚听到这样的提示音,那你周围一定是有人在进行”刷脸“。“刷脸”大名为人脸识别技术,早已随着智能机、手机APP、门禁系统走进了千家万户,而指纹识别技术在这之前更是早已普及,那为何同人脸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技术统称为生物识别技术三巨头的虹膜识技术别迟迟未见消息?

  

  什么是虹膜识别技术

  虹膜识别技术是基于眼睛中的虹膜进行身份识别。虹膜特征具有唯一性,且在整个生命历程中保持不变,相较于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的错误率低至百万分之一,虹膜复杂的细节特征使得其伪造难度极大,因此虹膜识别是现阶段最稳定、最准确、安全系数最高的生物识别技术,可以广泛应用在需要高度保密场景以及门禁系统领域。

  虹膜识别技术优势明显,比指纹、人脸识别更可靠

  虹膜识别的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虹膜图像获取、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和特征匹配。进行身份识别时,首先需要使用特定的摄像器材对人的整个眼部进行拍摄,并将拍摄到的图像传输给虹膜识别系统的图像预处理软件。该软件可对获取的虹膜图像进行虹膜定位、虹膜图像归一化和图像增强等处理,使其满足虹膜特征提取的需求。经过图像预处理过程后,需要采用特定的算法从虹膜图像中提取虹膜识别所需的特征点,并对其进行编码。然后将所得到的特征编码与数据库中存储的虹膜图像特征编码进行逐一匹配,由此判断是否为相同虹膜,从而达到身份识别的目的。

  虽有千般优点,却难更上层楼

  我国虹膜识别行业逐步开始发展,虽然虹膜识别市场前景广、技术也渐渐向成熟,但其普及也面临许多困境。

  其一,是易用性。虹膜识别在安全性上远胜指纹和人脸识别,但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在当下流行的原因不仅在于安全,更在于其易用性。虹膜识别在易用性上则略有不足。用户进行虹膜识别时需要将眼睛以一定的距离对准摄像头,过远则不能识别。除此之外,广受时髦人士欢迎的“美瞳”对虹膜识别来说也是一项挑战:美瞳会遮挡用户黑眼球,导致设备无法看到虹膜上的纹路,而且市面上美瞳款式琳琅满目,一一用算法解决也不太现实。

  其二,在市场方面,即使技术先进也不一定能得到推广。中科虹霸马力分析:“对用户来说,他为什么需要你的新产品?如果他现有的产品还能用,并且还能解决主要问题,他就没有用新产品的积极性。”目前指纹和人脸识别在用户端加速普及,在二者尚能满足主要需求的情况下,很难有大批用户选择更换成成本更高的虹膜识别设备。

  老生常谈,信息安全影响很大

  目前虹膜应用过程中,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虹膜原始图像的泄露和虹膜特征模板的图像复原,具体描述如下:

  其一,虹膜原始图像的泄露:公安领域虹膜应用过程中的采集、传输、入库、比对等各个环节,虹膜原始图像是个人隐私数据的集中体现,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当发生大面积泄露时,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其二,虹膜特征模板的图像复原:虹膜特征模板通过某些算法恢复成可供其他应用的虹膜图像,虽然复原后的图像与原始图像不完全相同,但同样可以用于虹膜识别或者其他虹膜算法。 对以上虹膜应用的安全隐患,必须研究基于密码学的原始图像和特征模板保护方案对虹膜数据进行安全性保护,以满足用户在身份采集、存储和认证过程中对隐私保护的安全性需求。虹膜特征的终身不变性和系统虹膜图像特征数据库中的海量数据都对该技术的研究提出了极大挑战,尤其在认证技术如正确匹配率、错误拒绝率、认证速度等安全性目标的苛刻要求下,更是对该技术是否能实现进一步发展的严峻考验。

  结语

  当下虹膜识别大多局限于工业和金融业,投放到个人消费市场的成型产品较少,用户“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虹膜识别相较以往,应用场景和技术已大大发展,不过虹膜识别在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也要兼顾市场需求,方能“落地”。人脸作为器官,呈现出多样化的生物特征,目前无论是人脸识别还是虹膜识别都不能说已臻完美,均存在一定误差,在未来,虹膜识别和人脸识别或将结合起来共同应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