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的数字化转型对推动我国制造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制造/封装

517人已加入

描述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方兴未艾,各行各业发展迎来新契机。与此同时,政府倡导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在新技术、新政策支持下,制造企业不断创新,极大地丰富了“制造”的内涵,制造逐渐成为“新制造”。

究竟何为新制造?2016年在云栖大会上,马云首次提出“新制造”的概念。他认为,新制造不同于传统规模化、标准化制造,它讲究的是智慧化、个性化和定制化。确切来说,“新制造”是通过物联网技术采集数据,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处理数据的智能化改造,形成高度灵活、个性化、网络化的生产链条以实现传统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具体来说,通过新技术推动制造业结构调整,不断实现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使制造业企业具有系统集成能力、智能装备开发能力和关键部件研发生产能力等。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阵地。梳理大湾区创新制造业发展现状及特征,对加快粤港澳建设世界一流湾区、推动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点: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

在以上“新制造”标准下,从汽车、家电、医药,3C四个领域,选取粤港澳大湾区可查范围内的上市公司,综合考虑企业创新点和主要业务情况,综合选出了较代表性的25家创新制造企业。列表中的每一家企业,都有各自的创新点,本文选取了其中的代表分析。

制造业

自动化

人工智能逐渐发展成熟,更多的人得以从枯燥重复的生产中解脱。工厂的自动化工业机器人可以在无人的情况下自动加工部件、装配并检测成品。

在智能制造发展高潮期,美的空调投入使用了800多台工业机器人进行生产组装、调试、搬运、包装等工序;投入超过6亿人民币用于自动化生产线改造,真正实现自动化生产战略转型。另外,美的空调生产线在使用了配置有数据采集系统和先进控制系统生产车间后,生产工艺数据自动数采率高达90%。自动化在白色家电制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信息化

此外,信息化对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制药行业中,药品成本、药品质量和药品更新是药品市场竞争的三个关键因素,如何在保证质量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是企业最关心的事情。自动化,无疑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而信息化则是提高企业研发、生产和经营的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为加快企业自动化、信息化转型,白云山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计划,努力建设信息化平台、数据中心、网络应用的基础架构,不断提升公司信息化水平。据了解,白云山中一药业较早开展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系统最早从2000年上线,目前在做一个大型的生产数据仓库和可视化数据展示平台。另白云山公告,白云山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总投资额为1.2亿元。

“自从有了新的概念,即信息化带领的智慧医药以后,对整个生产、营销、质量控制到对患者的服务,都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去实现。对厂家、经销商和患者、医院来说,它也会更迅速地把整个管理、后续的服务和数据的提取等做到极致。” 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副部长崔健在一次采访中表示。

数字化

除自动化、信息化外,数字化也是制造业转型的另一重要趋势。事实上,数字化引发了全球交通领域爆炸式创新,自动驾驶、智慧交通、共享汽车等正重塑汽车行业格局。因此,主流汽车厂商纷纷主动转型,广汽集团积极探求未来汽车制造向自动化、数字化转型。

“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努力全面完成年度经营计划目标,积极推进“双百行动”改革,夯实企业基本功,加快推动电动化、智联化、国际化、共享化和数字化。”在2018年报中广汽表示,“推进营销领域的数字化工程,提升营销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建立以客户特色服务体验为中心的数字化营销体系”。

区域层面呈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整个行业发展的趋势,广汽的数字化转型正代表着汽车制造业迫切的数字化转型需求。

智能化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离不开数字化、信息化,更离不开智能化。而智能化,在制造创新中的特殊意义,可以从3C制造转型升级说起。

2013年~2017年,是我国3C电子制造业的爆发期,这一时期,3C电子制造业企业数量、产值均增长迅速,我国3C制造业产值从约1.43万元上升至2.46万元,保持了14.5%的年复合增长率。3C制造行业竞争激烈,这要求企业进一步释放产能释放以提高竞争力。为此,3C 终端生产商正在加大智能化升级改造的力度。

工业富联作为国内最大的3C 产品代工商,在智能化领域有相当大的资本投入。2018年财报显示,工业富联在产业5G化、智能化等工业互联网的关键驱动技术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具体包括5G通讯网关、边缘计算服务器、高性能计算和智能数据中心等,成为推动中国制造质变的一大力量。

美的、广汽、白云山、工业富联,这些大湾区制造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创新。制造突围,湾区企业在路上。未来,在新技术、新政策等推动下,新旧动能将逐渐转换,制造会逐渐向“新制造”转变。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