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全民大考 物联网助力解决垃圾分类难题

描述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正式实施。到2020年底,全国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全国29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也开始全面部署生活垃圾分类。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一年市场将释放出200亿元到300亿元产能,10年内,产业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到3000亿元。

垃圾分类看似举手之劳,但实际操作难度却很大:看起来特别干的饼干是湿垃圾,湿了的猫砂却是干垃圾;小龙虾壳是湿垃圾,螃蟹壳竟然又是干垃圾。自从开始推进垃圾分类,上海人民每天都要经受老阿姨的灵魂拷问:“侬是什么垃圾?”

自7月1日起,上海将开始正式实施“最严”垃圾分类措施。这表示,在推行20多年后“垃圾分类”才正式纳入法治框架。不仅如此,北京、广州、深圳等其他一线城市也纷纷立法,垃圾分类时代已经到来。

众所周知,日本人对垃圾分类要求非常严苛,其环保意识从幼儿园时期便已建立,倘若将垃圾不分类便随便丢弃,即使是天皇也将亲手从垃圾箱中捡出后重新归类。

从1980年起,日本就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目前,日本每年人均垃圾生产量只有410公斤,为世界最低。更重要的是,垃圾分类投放已经成为日本民众的一种自觉行为,即使没人监督也会严格执行。

与这种“严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尽管我们马路边的垃圾箱很早就分为“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但且不说市民难以遵守,即使垃圾回收车也只会统一倾倒而非分类。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也逐渐迈入垃圾分类时代。6月初,政府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号召人们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一线城市作为我国各方面领先的代表者,也已相继立法。尽管强制立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垃圾分类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以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为引领的新科技或将带来新的解决方案。

垃圾分类的痛点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资源浪费越发严重,而垃圾分类在我国早已推行多年,但为何一直都无法真正的落到实处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三。

人工智能

第一,中国的垃圾分类界定不严格,缺乏法定标准及规范。尽管大众都知道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但其实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垃圾的分类也是随之不断变化的。除此之外,还有一类称为有毒有害垃圾,它的分类又全然不同,复杂的分类往往让普通人难以区分。除了专业人士,目前中国的普通人士基本上只能凭生活经验来区分垃圾的类别。从目前的垃圾简单分类方法来看,仅仅常用生活垃圾就已经分为六大类八小类,更遑论稍复杂一些的情况,扔垃圾也成为一种技术活。

第二,在中国,垃圾分类完之后一般会被送到垃圾中转站,压缩打包后再送往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站和垃圾发电厂等垃圾处理场所。垃圾焚烧和发电前也会对垃圾进行预处理、做一些比较粗糙的回收工作。垃圾焚烧后的炉渣,可以做建筑材料,但产生的飞灰为危险废物,要按危废处理。中国目前的可循环垃圾大部分都被拾荒者或者捡垃圾的进行初步回收,我们可以称赞他们完成了较大部分垃圾重收利用的工作,但与此同时,中国垃圾回收仍存在热值较低、垃圾发电的效应不高等问题。

第三,尽管依靠垃圾桶的设计及宣传、一线城市立法强制执行等举措可以解决一部分垃圾回收的问题,但仅靠市民自发分类似乎难以保证良率。目前,上海“最严”垃圾分类条例已经催生出大批新兴职业,代收垃圾网约工便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见,且不说最终结果能否如偿所愿,普通市民的生活成本着实水涨船高。

由此可见,垃圾分类之路任重道远,所需的方式方法不仅让人难以适应,且总是会随生活的改变而不断变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设备的出现,我们会发现人似乎越来越“懒”了,那么,可否用科技手段,尤其是物联网技术助力垃圾分类的实现呢?答案是肯定的。

物联网助力解决垃圾分类难题

当前,物联网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正如火如荼,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物联网也逐渐被应用于环境保护、能源管理等领域。

早在去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 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厦门恒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柯希平就曾在会上提交提案,他建议,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解决垃圾分类。

柯希平说,我国不断推进城市化发展,随着城市居民不断地增多,生活垃圾也急剧增加。如果能让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将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而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的关键就在于垃圾分类。为此,他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实施智能收集。在各居民区设置智能垃圾收集系统:居民垃圾袋由政府统一印制识别码,作为追溯识别使用。居民将垃圾按照标准分类好以后扫码放入智能垃圾桶。对垃圾收集现场进行智能监控,识别居民是否将垃圾放入指定位置。垃圾桶内安装重量传感器,在居民放入垃圾袋后系统自动称重,称重数据利用物 联网自动上传到智慧平台存入相关住户档案。

二是实现智能检测。为了监督居民是否按照标准进行分类,在各区的清洁楼建造智能化垃圾分类检测线,然后利用传感技术和人工智能按照政府制定的标准对从各 小区运输过来的居民垃圾逐袋检测,检测结果智能判定是否合格,将检测结果自动上传到智慧平台存入相关住户档案。对于检测不合格的还能自动分流,进行智能分拣/人工分拣。

三是在智慧平台对全市所有居民建立档案,智能收集终端、智能检测线采集的数据通过物联网传输到智慧平台上进入所有住户档案,可以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处理。柯希平表示,上述方案的每个节点都具备成熟的技术,具备开发实施的可行性。同时,对于各城市政府而言,预算投入也在可承受范围内:以400万人 口的中等城市为例,智能收集终端+智慧平台+智能检测线的一次性投资初步估算约15亿元左右。可以在国家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先行先试,试点成功后再在全国推广。

目前,经过反复尝试,研究人员已经摸索出了一系列借助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来进行垃圾分类及处理的新途径。物联网的应用,使智能垃圾分类能对各种垃圾进行精准分类,并进一步美化社区环境。

首先,利用物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已经投入使用。据了解,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具有智能识别、防水、防火、防爆、GPS定位、满桶预警、自动投口防夹手等功能,可以智能识别各种废旧物品分类归属,并返还一定的回报金额。

此外,部分城市已经开始对传统垃圾房等场所进行升级,通过引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引导居民定时、定点投放垃圾,提升垃圾分类执行效率。通过对垃圾房的升级改造,不但解决了垃圾分类问题,而且能够资源最大化利用,节省成本。

垃圾分类的难点主要在于归类不同特征的材料,程序性较强,因此智能检测、机器视觉等技术大有可为:对于饮料瓶、金属、电池、玻璃等垃圾,可通过摄像头抓拍,实现智能识别并预警;纸制品和纺织物等可以依据平均密度和体积等属性设定预警线,来判断其类别;而人脸识别技术则方便居民投递垃圾,记录积分,减少乱扔乱倒行为,提升参与度和认知度。

甚至能够收集投放垃圾的数据,判断附近学校、机场等场景中哪些品牌或产品更受欢迎、人们在一天中某一时间段更喜欢吃什么等,将这分析结果提供给快餐店、购物中心,以便为用户更好的提供服务。

在各种政策和环保理念的倡导下,垃圾分类确实是一个值得重视、应用“智能”的场景。国内目前也已有不少面向B端和G端的智能厨余垃圾收集箱。但在垃圾分类全国推广前夕,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智能水平,以适应“状况百出”的现实。

总的来讲,垃圾分类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尽管物联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等棘手问题,但培养人们的垃圾分类意识、从小事做起、做到言行一致才更为重要。

任何事情从无到有都会布满荆棘,还望大家行动起来,还未来一片清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