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PGA部分动态可重构技术介绍
从九零年代以来,随着FPGA芯片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发展,FPGA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逐渐扩大,芯片内部的资源规模也成倍增加。但是,随着FPGA容量的扩大,FPGA的设计和实现也渐渐出现了下面的瓶颈问题:
1)FPGA芯片内部布线随着设计复杂度的增加,布线的难度成平方增加,布线的时间也成倍增加。
2)对于大容量的FPGA,为了保证设计时约定的性能,为了满足时序约束条件,最终实现版本的实际资源利用率反而下降。
3)大容量的FPGA一旦设计完成后,对其进行部分模块的调整和优化经常需要很长时间。
在此上述这些原因的基础上,FPGA的重配置技术应需而生。FPGA重配置技术分为完全重配置技术和部分动态可重构技术两种。其中FPGA完全重配置技术就是通过FPGA外部的配置处理单元,通过对FPGA配置管脚的编程,来实现整个FPGA内容的切换,这种方式在目前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而FPGA部分动态可重构技术是通过FPGA内部或外部的配置处理单元,对FPGA内部部分资源的时分复用,来实现FPGA内部部分模块的切换。
对这两种配置技术进行比较,可以看到FPGA部分动态可重构技术的优势在于以下这些方面:
1)提高了配置速度。完全重配置需要配置整个FPGA的比特流文件,而部分动态可重构技术只需要配置相应模块的逻辑内容,文什大小相差悬殊,在相同的配置时钟频率下,部分动态可重构技术的配置速度是完全配置的几分之一或者几十分之一。
2)省略了完全配置后的复位、下达参数的流程。完全重配置在配置完成后,整个FPGA处于初始状态,需要重新对接口进行初始化,并配置运行参数。而部分动态可重构技术不用进行全局复位,下达参数也只需要针对重构的模块。
3)保存了FPGA运行的中间结果和数据。完全重配置很难保存FPGA运行的中间结果,如果外接DDR SDRAM等存储单元,也会因为接口的重新复位而导致数据混乱,而部分动态可重构技术完全不用担心这些问题。
部分动态可重构技术具有上述相对与完全重配置技术的优势外,也和完全重配置技术一样,具有低功耗和灵动性高的优点,并且具备远程加载功能,可以通过有线网络或者无线网络来实现超距环境下的FPGA功能变更。
部分动态可重构技术和完全重配置技术相比,对FPGA设计人员的开发能力和规划能力要求更高,下面通过对一个简单的数字信号解调系统,来给出部分动态可重构技术的实现途径。
1 FPGA部分动态可重构技术介绍
从九零年代以来,随着FPGA芯片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发展,FPGA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逐渐扩大,芯片内部的资源规模也成倍增加。但是,随着FPGA容量的扩大,FPGA的设计和实现也渐渐出现了下面的瓶颈问题:
1)FPGA芯片内部布线随着设计复杂度的增加,布线的难度成平方增加,布线的时间也成倍增加。
2)对于大容量的FPGA,为了保证设计时约定的性能,为了满足时序约束条件,最终实现版本的实际资源利用率反而下降。
3)大容量的FPGA一旦设计完成后,对其进行部分模块的调整和优化经常需要很长时间。
在此上述这些原因的基础上,FPGA的重配置技术应需而生。FPGA重配置技术分为完全重配置技术和部分动态可重构技术两种。其中FPGA完全重配置技术就是通过FPGA外部的配置处理单元,通过对FPGA配置管脚的编程,来实现整个FPGA内容的切换,这种方式在目前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而FPGA部分动态可重构技术是通过FPGA内部或外部的配置处理单元,对FPGA内部部分资源的时分复用,来实现FPGA内部部分模块的切换。
对这两种配置技术进行比较,可以看到FPGA部分动态可重构技术的优势在于以下这些方面:
1)提高了配置速度。完全重配置需要配置整个FPGA的比特流文件,而部分动态可重构技术只需要配置相应模块的逻辑内容,文什大小相差悬殊,在相同的配置时钟频率下,部分动态可重构技术的配置速度是完全配置的几分之一或者几十分之一。
2)省略了完全配置后的复位、下达参数的流程。完全重配置在配置完成后,整个FPGA处于初始状态,需要重新对接口进行初始化,并配置运行参数。而部分动态可重构技术不用进行全局复位,下达参数也只需要针对重构的模块。
3)保存了FPGA运行的中间结果和数据。完全重配置很难保存FPGA运行的中间结果,如果外接DDR SDRAM等存储单元,也会因为接口的重新复位而导致数据混乱,而部分动态可重构技术完全不用担心这些问题。
部分动态可重构技术具有上述相对与完全重配置技术的优势外,也和完全重配置技术一样,具有低功耗和灵动性高的优点,并且具备远程加载功能,可以通过有线网络或者无线网络来实现超距环境下的FPGA功能变更。
部分动态可重构技术和完全重配置技术相比,对FPGA设计人员的开发能力和规划能力要求更高,下面通过对一个简单的数字信号解调系统,来给出部分动态可重构技术的实现途径。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