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特性角度选择合适的共模扼流线圈。
1. 差动传输和共模额扼流线圈的使用方法讲解共模扼流线圈的特性之前,来首先介绍共模信号和差模信号的概念。
虽然这些概念在「噪声对策的基础 【第6讲】 片状共模扼流线圈」中已讲解过,本次将以对使用2根信号线进行数据传输的差动传输为例,再次讲解一下。
正如「为何高速传输是差分传输?」中介绍的一样。差动传输是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的一种方式。例如智能
手机的摄像头和显示屏等所用的MIPI® 、电脑的HDMI® 和DisplayPort、USB等,都是差动传输方式。
如图1所示,差动传输的2根线中,彼此的相位(表示电压波形和电流波形的偏差)是逆向信号进行传输的。
将这个信号称为差模信号,通过差模信号进行数据传输。(差模有时候也称为普通模式),相对于差模信号,还有一种称为共模信号的信号,在2根线中同相进行信号传输。
对于差模信号来说,共模信号是不需要的信号,也就是噪声,由此称其为共模噪声。
图1 差动传输中的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
高速差动传输信号如图1所示,差模信号中混杂着共模噪声。收到差分信号时,差模信号互相加强,共模噪声互相取消。像这样的差动传输方式不易受到共模噪声的影响。
如图2 所示,在远处观察差动传输的放射信号,信号是相互重叠的。此时,差模信号互相抵消,共模噪声互相加强。也就是说,在远处易受共模噪声影响。
在类似噪声问题发生时,将共模扼流线圈串入差动传输线,能够有效去除共模噪声。
图2 差动传输的放射噪声
如图3所示共模扼流线圈串入差分信号线,共模扼流线圈能够使数据传输时必要的差模信号通过,同时降低共模噪声。
图3 串入差分信号线的共模扼流线圈
2. 共模扼流线圈特性的见解事实上由于共模扼流线圈,差模噪声多少会降低。此外,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由于频率不同,发生的缩减量也有所不同。用差模插入损耗Sdd21的频率特性和共模插入损耗Scc21来表示这样的共模扼流线圈的特性。(Sdd21和Scc21是混合模式4端口S参数的一部分)
差模插入损耗Sdd21的频率特性如图4所示,共模插入损耗Scc21的频率特性如图5所示。图4和图5的插入损耗越深表示损耗越大。如图4所示,差模信号频率越高损耗越大。如图5所示,共模插入损耗Scc21是具有峰值的曲线,频率不同,共模噪声的除去效果也有所不同。
图4 差模插入损耗(传输特性)
图5 共模插入损耗(传输特性)
差动传输的信号频率由于各接口方式不同而不同,据此共模扼流线圈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可根据传输信号波形判断共模扼流线圈是否适用。一般来说共模扼流线圈的截止频率以差动传输规格信号频率的3倍使用。所谓的截止频率是差模插入损耗变成3dB时的频率。
但是,即使在3倍以下,也以信号波形上不发生问题为多,这至多是一个参考。(因为在各接口上规定了穿孔图等信号质量的标准,所以最终是对照这个标准,判断合适与否)
一方面,问题噪声和它的频率根据终端不同而不同,据此合适的共模插入损耗的频率特性也随之发生改变。
例如,发生超过辐射规章标准规定的限定值噪声时,在那个噪声的频带内选择共模插入损耗大的更有效。
此外,差动传输反射的共模噪声有时会对自身的LTE和Wi-Fi等无线
通信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图6)。可以认为因与无线通信发生同样频率的共模噪声,天线接收了这个噪声才造成的。将其称为抑制接收灵敏度。此时,通过插入共模扼流线圈,可抑制共模噪声的放射,改善接收灵敏度。
图6 通信功能劣化(抑制接受灵敏度)事例
3. 共模扼流线圈的选择方法以在700MHz~900MHz具有的LTE的band内,由于差模的MIPI® 放射噪声,抑制接受灵敏度的情况为例,介绍共模扼流线圈的选择方法。
在此设定MIPI® 的信号频率为500MHz。在这个例子当中,我们将看一下,如图7和图8所示的所具有的2种类型的共模扼流线圈A(DLP0QSA150HL2)、B(NFP0QSN112HL2),哪个更合适。
首先,看一下图7的差模插入损耗。信号频率的3倍是1.5GHz。无论哪个共模扼流线圈的截止频率都高于1.5GHz,所以似乎没有问题,都很适用。接下来,看一下图8插入损耗的700MHz~900MHz,共模扼流线圈B(NFP0QSN112HL2)的插入损耗变的更大。
也就是说,共模扼流线圈B(NFP0QSN112HL2)能够降低700MHz~900MHz的共模噪声,能够更有效地改善LTE接收灵敏度。
图7 差模插入损耗(传输特性)
图8 共模扼流线圈插入损耗(传输特性)
(*共模扼流线圈A:DLP0QSA150HL2 / B:NFP0QSN112HL2)
在另一案例中,将Wi-Fi的抑制接收灵敏度刊登于「噪声对策中如何改善WLAN的接收灵敏度?」,请务必作为参考。
如上所述,弄清差模传输的信号频率以及成为问题噪声的频率后,通过查看差模插入损耗Sdd21以及共模插入损耗Scc21,便可以选出合适的共模扼流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