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I/Q调制』?为什么要用I/Q调制?
光波当然不会仅仅由振幅来定义,通过下面具有Ex和Ey两个偏振分量的电磁波电场的经典数学公式描述可以知道有很多光波特征参数都可以用来对信息进行编码呢,比如:
在偏振复用中,这些正交分量可以作为两个不同的通道传递独立信号;
在波分复用中应用不同的频率ω可以在不同渠道独立数据传输这些频率/波长;
对于复杂的调制方案, 就可以用上振幅E, 相位***等参数共同调制信号---这就是基本的I/Q调制
这样是不是感觉调制方案有了很多种可能性?事实上,这也的确是高阶复杂调制的理论根据。
I/Q调制在下图用极坐标描述,这里,I为in-phase同相或实部,Q为quadrature正交相位或虚部,如图(6)所示蓝色矢量端点的位置对应一个点 (也称为“星座点”)在这个图中(这被称为“星座图”),这个点其实就是振幅E和相位***的一对组合。
I/Q调制听起来有个蛮高大上的名字,那它是不是就比前面讲过的OOK调制Niubility呢?先让下面哥仨挨个来个自我介绍:
由此可知,调制幅度和/或相位不意味着相对OOK调制具有更高的传输效率。
而相干传输技术于传统上用的NRZ,RZ和OOK信号相比,要提高传输效率,就要使用多个符号表示多个位数,那么用一个MZM调制器只能实现BPSK调制,那么要实现QPSK,则要有两个正交的MZM调制器。
这意味着在Q路有 90° 的相移, 表现在时域上的波形为图(8)所示,一共有4个符号,每一个时钟周期传输2比特:
* A 代表 00--- → a sin(ωt+45)
* B 代表 01---- → a sin(ωt+225)
* C 代表 11---- → asin(ωt+315)
* D 代表 10---- → a sin(ωt+135)
还要说明的是在复杂编码情况下,现在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速度需要被澄清:
首先 是以每秒比特数测量的比特率,也称为“传输速率”。
其次,符号率S量化以波特为单位测量的每秒传输的符号数。 因此,它通常被称为“波特率”。 利用比特/符号的编码效率e, 符号率计算如下:
图(9)以QPSK为例进一步解释这个公式。对于100-Gbps QPSK信号,这意味着它的传输速率是100Gbps,而它的符号率S =(100Gbps)/(2比特/符号)= 50Gbaud,此信号占用的光通信带宽约为25GHz。
什么是『I/Q调制』?为什么要用I/Q调制?
光波当然不会仅仅由振幅来定义,通过下面具有Ex和Ey两个偏振分量的电磁波电场的经典数学公式描述可以知道有很多光波特征参数都可以用来对信息进行编码呢,比如:
在偏振复用中,这些正交分量可以作为两个不同的通道传递独立信号;
在波分复用中应用不同的频率ω可以在不同渠道独立数据传输这些频率/波长;
对于复杂的调制方案, 就可以用上振幅E, 相位***等参数共同调制信号---这就是基本的I/Q调制
这样是不是感觉调制方案有了很多种可能性?事实上,这也的确是高阶复杂调制的理论根据。
I/Q调制在下图用极坐标描述,这里,I为in-phase同相或实部,Q为quadrature正交相位或虚部,如图(6)所示蓝色矢量端点的位置对应一个点 (也称为“星座点”)在这个图中(这被称为“星座图”),这个点其实就是振幅E和相位***的一对组合。
I/Q调制听起来有个蛮高大上的名字,那它是不是就比前面讲过的OOK调制Niubility呢?先让下面哥仨挨个来个自我介绍:
由此可知,调制幅度和/或相位不意味着相对OOK调制具有更高的传输效率。
而相干传输技术于传统上用的NRZ,RZ和OOK信号相比,要提高传输效率,就要使用多个符号表示多个位数,那么用一个MZM调制器只能实现BPSK调制,那么要实现QPSK,则要有两个正交的MZM调制器。
这意味着在Q路有 90° 的相移, 表现在时域上的波形为图(8)所示,一共有4个符号,每一个时钟周期传输2比特:
* A 代表 00--- → a sin(ωt+45)
* B 代表 01---- → a sin(ωt+225)
* C 代表 11---- → asin(ωt+315)
* D 代表 10---- → a sin(ωt+135)
还要说明的是在复杂编码情况下,现在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速度需要被澄清:
首先 是以每秒比特数测量的比特率,也称为“传输速率”。
其次,符号率S量化以波特为单位测量的每秒传输的符号数。 因此,它通常被称为“波特率”。 利用比特/符号的编码效率e, 符号率计算如下:
图(9)以QPSK为例进一步解释这个公式。对于100-Gbps QPSK信号,这意味着它的传输速率是100Gbps,而它的符号率S =(100Gbps)/(2比特/符号)= 50Gbaud,此信号占用的光通信带宽约为25GHz。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