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安防未来如何?有哪些优劣势?本文告诉你答案!

安全设备/系统

160人已加入

描述

在经历新一轮试水之后,安防企业们纷纷浅尝到人工智能带来的无限广阔的市场,AI成为继高清化、网络化后的新一轮巨大的变革,吸引安防企业们争先引领或追逐AI+安防的大潮流。经过两年试水期的智能安防,参与者的队伍不断壮大、产业格局不断扩大,由此产生了新的生态圈、模式、竞争。在人工智能的作用下,安防智能化走的如何?处于怎样的状态?未来又将面临怎样的发展趋势?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全面爆发的基础下,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和安防产业的优劣势有哪些?本文将从现状、趋势等方面为大家全面解析,以飨读者。

什么是人工智能?

自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诞生“人工智能”一词以来,距今已有60年,业界对人工智能依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具体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经过超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渡过了简单地模拟人类智能的阶段,发展为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构建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或硬件,以使其能够进行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进行的 工作,并对人类智能进行拓展的边缘学科。涉及到信息论、控制论、计算机科学、自动化、仿生学、生物学、心理学、数理逻辑和哲学等自然和社会科学。

人工智能发展现状

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前景广阔

根据统计的数据,截至2016年12月20 日,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融资事件数已达635宗,预计2016全年将达655宗,总融资额将达5.1亿美元。互联网的发展给全球互联网科技企业带来了丰厚的营收,而基础研究的进步使得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得到了很好的支撑,众多创业公司涌现,人工智能的广阔应用前景是对资本的最大吸引力。另一方面,随着资本参与度的提高,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势能也得到了很好的积累。

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数量集中分布在美国、中国、英国等少数国家,三国企业数量占总数的65.73%。在乌镇发布的《乌镇指数: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6》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工智能企业总数为2905家,全球第一。仅加州的旧金山/湾区、大洛杉矶地区两地的企业数量即达到1155家,占全球的19.13%。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虽不及美国,北上深三城占全球总数的7.4%,但在东亚地区位列前三,在全球范围内分列第3、第6、第8位。

产业界,谷歌、微软、IBM、Facebook等企业凭借自身优势,积极布局整个人工智能领域。各大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招募高端人才、建实验室等新方式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同时,通过收购等方式吸收人工智能优秀中小企业来提升整体竞争力;此外,各大企业还积极开放、开源技术平台,构建围绕自有体系的生态环境,力图掌握新时代的主动权,打造各自的生态圈,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中国人工智能正处于爆发期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起步虽然晚,在产业布局等方面还处于初期,但随着技术、资金、市场、人才等多方面因素全线发展,中国人工智能实力已经名列前茅。据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2016年已突破100亿,以43.3%的增长率达到了100.60亿元,预计2017年增长率将提高至51.2%,产业规模达到152.10亿元,并于2019年增长至344.30亿元。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016年,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共开展投融资284次,投融资总额达26亿美元,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第二大“吸金”地。2017年1-7月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共发生181起融资事件,其中7月份发生46起,为今年融资次数最多的一个月。从融资金额来看,2017年1-7月,达到亿元级的融资项目有37次,其中1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3次,最高金额达22亿元。

政策利好 中国人工智能千亿级市场涌现

我国政府近几年也在持续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并针对人工智能制定了多项国家策略。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将人工智能作为重点布局的11个领域之一。2016年3月,国务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年规划纲要(草案)》 中指出将重点突破新兴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等。 2016年5月,发改委、科技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18年,通过打造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不创新平台,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创新服务体系、标准化体系基本建立,基础核心技术有所突破,总体技术和产业发展与国际同步,应用及系统级技术局部领先。在重点领域培育若干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业,逐步建成基础坚实、创新活跃、开放协作、绿色安全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形成千亿级的人工智能市场应用规模。

人工智能企业和专利数量双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申请数从2010年开始出现持续增长,于2014年达到19197项,并于2015年开始大幅增长,达到28022项,2016年,中国人工智能相关专利年申请数为29023项。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2010年移动互联网开始发展,技术和数据积累给人工智能研究带来了较大的增长动能。进入2015年,在国 内外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场景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中国人工智能相关研究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这说明,中国人工智能研究水平正在处于不断提高的阶段,目前已取得一定阶段性成果,有望持续发展,预计2017年专利申请数将持续增长。

人工智能在创投圈同样火爆。根据艾瑞咨询《2015 年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市场研究报告》,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巫有近百家创业公司,约 65 家获得投资;以旷视科技、优必选、 云知声等为代表。亊实上,从 2014 年开始,人工智能领域投资金额、数量、参不投资数量均在大幅增加,至2015 年行业投资额约达 14.23 亿元,投资机构数约48家。在安防行业,龙头企业纷纷向人工智能靠拢,在机器视觉和图像识别、数据分析、深度学习算法上取得巨大发展,其中,以人脸识别技术为优势的老牌安防企业英飞拓,不但拥有大量视频及图像数据,并且多年在成像采集、图像处理以及模式识别等领域拥有技术积累,是业内真正具备“AI+安防”整体解决方案交付能力的企业。

人工智能+安防

根据发布的《乌镇指数: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6)》系列报告显示目前人工智能企业的主要应用领域有安防、金融、个人助理、医疗健康、教育、自驾、电商零售等行业,其中安防作为保障国家公共安全,稳定治安管理的重要行业,成为人工智能全面落地最快最深入的部分,机器视觉、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的分支在安防行业的应用已经成熟落地,并取得了重要的发展。

安防行业规模全球居首。作为平安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中国安防已经后来居上,全国基本实现了视频监控联网覆盖。最近大热的央视纪录片《辉煌中国》将二十年来中国安防的颠覆性变化呈现人前,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视频监控网—“中国天网”,视频镜头超过2000万个,实现全面普及,并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进行警务预测,且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相比全球市场,在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安防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我国安防行业实现了快速成长,行业规模已居全球第一。

为什么人工智能在安全落地最快?

首先,受***事件频频发生的影响,各国对治安反恐的需求都在不断上升,这对更高效、更精准、覆盖面更广的安防服务提出新的需求,安防需求不断增长。AI+安防为刚需行业,国家政策表明,各级政府均在不断推进安防升级,仅十二五计划中,覆盖的地级市就有2000个县市街区,总投资5000亿。 而人工智能算法在安防领域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着该领域增长。安防行业是强政府导向的行业,主要的客户是政府。拥有和政府相关渠道合作能力,能准确把握其需求和预期的公司能够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其次,人工智能智能安防实际上是要解决安防领域数据结构化、业务智能化以及应用大数据化的问题。长久以来,安防系统每天都产生大量的图像以及视频信息,处理这些冗余所需人力成本较高而且效率非常低。因此,人工智能在安防行业的应用主要依靠视频智能分析技术,通过对监控画面的智能分析采取安防行动。

最重要的是,随着芯片、算法、数据的快速发展,支撑人工智能落地安防。目前,业内几乎所有的芯片厂商如NVIDIA、Movidius、Intel、海思等都推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芯片,在芯片能耗、运力、标准化方面不断提高指标,为安防行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且安防巨头们也纷纷加强与芯片公司的合作,共同开发出一批适合安防行业实际应用的芯片,更为安防智能化提供了基础保障。

安防企业纷纷奔向AI+安防

人工智能潮流袭来,各大安防巨头纷纷进行智能化布局,提升自身竞争力。如海康威视的“AI+”、大华的“视频+”、宇视的“SMV”、东方网力的“最强大脑”等等。另一方面,以英飞拓为代表的第二梯队的安防企业拥有优秀安防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基础与AI技术储备及硬件基础的厂商,能为客户提供基于大数据和智能人脸识别的新一代安防整体解决方案,推动人工智能在安防领域的加速落地。

安防企业如何做?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以及算法的门槛的降低,使得传统安防企业也开始布局 AI 技术提升实力,如何向人工智能靠拢,安防企业多从前后端智能化出发,集合智能前端和后端智能智能分析,以整体的智能解决方案作为核心竞争力。

智能前端

随着视频监控由看得见、看得清向看的懂的趋势发展,监控摄像头向新一代智能高清监控的发展方向升级。安防企业不断将前端智能摄像机内置深度学习算法,可以对人脸、车辆等关键信息进行快速定位抓拍,有效解决漏抓误报问题,也能为后端分析服务器提供更清晰、更高质量的图片,更出色的成像效果大大提升了后端的资源利用率,同等条件下可大幅节省中心部署空间,同样的投入可以产生更大的效用。

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达、东方网力等安防企业纷纷推出多款智能前端,让摄像机增加智慧的大脑。为了应对行业智能化的趋势,英飞拓很早就开始介入智能视频分析的研究,在视频智能检索、人脸识别和比对、智能行为分析、视频质量诊断等技术领域颇有建树,并且这些技术在公安实战中也都有不俗的表现。早在一年前,英飞拓开始将公司资源重点着墨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并率先在业界推出了具有智能视觉的新一代智能抓拍摄像机,在人脸识别抓拍和视频结构化、深度学习算法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大幅提升了整个人脸系统的处理能力。

后端智能分析

后端智能分析是指用后端服务器的方案进行智能分析,也是当前比较主流的智能分析方案,服务器产品有软件开发周期短、项目应用灵活、改造项目适用性强等特点。同时比较复杂的智能分析功能需要的计算量还是很大,完全移植到摄像机中需要大量优化和改进算法性能和提高前端设备硬件成本。各大厂商相继推出智能分析服务器和平台,为满足平安城市海量数据存储与分析的急迫诉求,英飞拓推出视会资源联网共享平台、卡口稽查管理平台、GIS地理应用平台、视频侦查与案件管理平台、视频监测运维管理平台、资源数据云存储平台、云计算与虚拟化服务等七大平台以及车辆二次识别、图像结构化查询系统、人脸识别系统等三大图像化智能应用。

整体解决方案能力是竞争核心

以整体解决方案能力是竞争核心。随着技术变革、产品升级和系统集成的创新,安防需求已不再仅仅是设备和服务的需求,而是对整体解决方案及服务的需求。安防行业厂商必须提高整体解决方案与视频内容服务的提供能力,在海外布局时还要着力解决本地化服务能力,只有具备全系列产品线和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通过产品、技术、品牌、资本等核心要素的整合,将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才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截至目前,Infinova的基于AI的智能安防解决方案已经交付到平安城市、智能交通、智慧建筑等多个应用场景。其中,上海宝山区“雪亮工程”可视为其中的“代表作”。依托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英飞拓在招标中脱颖而出,3000路人脸识别,打造了目前全球最大的人脸识别系统解决方案,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单一人脸系统。宝山区项目整个系统都采用英飞拓产品,含抓拍相机,平台软件,后端人脸识别软件,能存储人脸图片的NVR,IPSAN,传输光端机等等。

聚焦未来

未来3-5年,安防将进入一个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时代。“AI+安防”领域的创新与商业探索方兴日盛,市场孕育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当然,更多新生代力量的积极介入,也会给像英飞拓这样的传统安防企业的战略布局带来不小的挑战。

2017年,英飞拓以平台软件为核心、安防设备为基础,结合其它行业的智能传感器,初步织出了服务于智慧城市、民用安防和一些聚焦行业的物联网,并且开始踏入数字营销板块,探索互联网(人联网)与物联网的融合。现在,英飞拓在物联网和人联网融合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战略——“人物互联战略”, 并进行了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全国巡演。相信随着人工智能真正在安防行业中实际应用,又将带领安防产业跨向更高的颠覆,以英飞拓为代表的产品与解决方案俱佳的安防企业也将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与龙头企业一争高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