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合约可能会被哪些因素影响

区块链

581人已加入

描述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讨论到,智能合约是由数据直接执行且高度自治的数字化协议,智能合约会对保险、衍生品和国际贸易等各大传统行业带来颠覆性影响。然而,如果智能合约可以带来如此巨大的价值,为何到目前为止还未得到广泛应用呢?

智能合约之所以还未实现除代币以外的行业应用场景,主要原因是其无法安全可靠地连接至链下数据(链下数据指储存在原生区块链之外的数据)。区块链无法摆脱共识协议独自与链下数据进行交互(共识协议指区块链形成单一事实状态的过程)。

区块链只能理解和处理简单的真假逻辑,比如“大米的价格是否是某个数据源的某个价格?”或者“货物从中国运往美国的途中门是否一直是锁住的?”。然而,链下数据比这个逻辑要复杂且丰富得多,比如同一个问题会有多个答案,或者存在各种不同的数据格式。

举个例子,如果智能合约想要知道石油价格,可能会从五个不同的数据源获取五个不同的价格。再举个例子,为了防止单点故障而使用三个预言机从同一个物联网设备获取数据,但是其中一个预言机提供的数据是错误的。在以上两个例子中,区块链都无法得知哪个价格或数据点是真的哪个是假的。请记住,区块链只能理解真假逻辑,所以它最终只能接受一个而非多个答案。

正因如此,智能合约会基于不同的价格/数据点得出多个版本的事实,所以无法保障稳定性(而稳定性正是智能合约最有价值的地方)。这可能导致交易中付款给错误的对象或付款金额出现偏差,甚至还会导致所有人对区块链账本的真实性失去信心。

目前,智能合约的主要应用场景是代币化,代币化是指以代币的形式宣示对链下资产的所有权。代币化得以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它不需要链下数据。一次ICO的所有代币信息都是公开并储存在区块链智能合约中的。相反,衍生品、保险和国际贸易等传统行业中的大多数智能合约都需要与物联网数据、市场数据和事件数据等链下数据交互才能触发合约。

由于智能合约与所需的链下数据无法联通,如今整个世界运行的基础架构虽然储存着全部的可信数据,但却无法通过智能合约与区块链创造的新世界连接。

目前,智能合约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它无法向外部系统传输数据。举个例子,智能合约无法在传统支付系统中以法币结算。现如今,对传统企业来说,接受加密货币作为结算货币风险太高。虽然这种情况在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变,但现在由于智能合约只能用加密货币结算,因此大多数企业并不愿意采用。

事实上,智能合约如果无法访问链下数据或者无法与现有企业系统交互,那么它既不智能也不实用,而且不能在现实世界中应用。这两个限制因素导致整个智能合约生态系统无法发展到下一个阶段。因此,Chainlink建立了首个去中心化的预言机网络,让智能合约可以访问所有链下数据和外部系统,完全模仿并替代现实世界中的传统合约。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