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的人脸识别技术包括哪一些

触控感测

205人已加入

描述

除了要求系统本身在人脸识别准确率以及人脸库存储方面的硬性标准之外,还需要参与竞标的设备商能够提供支持公租房信息化监管的软件平台。

2018年年底,北京市公租房的人脸识别系统正式上线运行,部分公租房住户开始“刷脸”进出社区和单元楼门。据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表示,北京市目前已经对66个公租房项目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2019年将对全市所有近200个公租房项目安装人脸识别系统。

北京地区大力推广保障性住房人脸识别项目建设,有明确的初衷,主要是为了借助人脸识别技术手段,提升社区违规预警、动态监测、统计分析等监管工作水平。也是为了进一步加快推进公租房使用监管信息化,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监管效率,通过人脸识别实现对公租房实际居住人的有效管控,防止空置、转租、转借情况发生。

人脸识别在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应用,是落实保障性住房实人制的有效措施,可进一步保障社会资源的公平利用。与此同时,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的上线,还是对社区安防建设的进一步补充,提高社区整体安全性和住户生活的便利性。

用人脸识别来辅助实人制管理,目前这已经在保障性住房、社保、养老金等政务领域拥有广泛应用,对于已经走进大众衣食住行的人脸识别,我们的确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它为大家带来的便利。不过,与此同时,大家可能对它背后的工程部署还很陌生,其实,一套看似简单的人脸识别系统项目部署下来,细枝末节并不简单,因为涉及到工程项目的实用性,因此条条框框会有很多细节标准和要求。这里,我们以北京市的公租房项目为例。

北京公租房人脸识别系统的技术要求

北京的公租房人脸识别项目在招标书中有详细的技术要求,除了要求系统本身在人脸识别准确率以及人脸库存储方面的硬性标准之外,还需要参与竞标的设备商能够提供支持公租房信息化监管的软件平台。

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公租房人脸识别系统项目为例,本次招标采购的内容主要包括人脸识别摄像机360套、人脸识别分析仪94套、公租房动态监管系统1套。这些设备将按需分布安装在11个公租房项目当中。其中人脸摄像机主要安装在首层单元门以及地下单元门,合计服务于62栋楼,11835户承租家庭。

1. 识别准确率

识别准确率是指将摄像头获得的图片信息与人脸库中的图片信息进行识别比对,得出的准确程度。识别准确率又分为白天识别准确率和夜间识别准确率。识别准确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基础数据采集的准确率,从而影响数据分析的结果。本项目要求非正脸白天识别准确率不低于90%,夜间识别准确率不低于85%。

2. 有效抓拍率

有效抓拍率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摄像头抓拍到的有效人像数与在摄像头拍摄范围内通过人数的比率。在识别准确率较高的情况下,有效抓拍率越高,基础数据采集的准确率越高。本项目要求有效抓拍率不低于90%。此项指标是在人脸无遮挡、无干扰、低头角度不超过20°、左右侧脸不超过45°情况下。

3. 抓拍范围

按照公租房项目实际情况,须实现长5m宽5m范围内的人员抓拍及识别。

4. 身份认证门禁

要求实现公租家庭人员的身份唯一认证,通过获取的身份信息与采集注册的底库信息相互比对的结果来控制门禁的开启。同时具备异常情况的报警服务。

其中,对于后端人脸识别分析仪相关产品招标方也列出了详细的技术要求:

此外,在配套的公租房动态监管系统软件方面,该项目还罗列了包括可视化统一管理、查询展示、人员进出日志管理、设备巡检管理、入户核查管理子系统、欠费催缴信息化服务、租金催收管理、自动生成公租房动态监管报告等合计15种功能的软件应用需求,以实现区域内公租房的入住、租金缴纳及对各项违规的预警情况的实时可视化统一管理。

从上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部分公租房人脸识别系统的采购需求和技术要求可以看出,相比于传统的安防监控摄像机和NVR设备,用户对于人脸识别前后端设备有更高的技术标准和功能诉求。当然,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公租房项目,人脸识别系统的技术要求会“因地制宜”而有所差异。系统的安防功能只是基础,通过人脸识别来落实公租房的实人制,以及实现房管局对于公租房的动态监管才是系统部署的核心。

随着中国进入保障性住房建设“加速跑”阶段,北京、深圳、杭州、上海等地这几年来都在大力推进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为了加强对全区域公租房的管理需求,智能化管理将提上日程,而这其中,基于人脸识别的实人制管理平台将成为重中之重,未来几年,人脸识别在公租房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