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三星谷歌微软的智能手表最新动向解读

便携设备

121人已加入

描述

  三星确认将于9月4日发布GalaxyGear智能手表,但它显然不是这个市场的唯一竞争者。英国《卫报》网站9月2日发表文章,指出从目前媒体爆出的消息来看,包括苹果,谷歌、微软在内的各大厂商都在计划开发自家的智能手表。那么,关于各大厂商在智能手表产品方面有何消息呢?

  1.苹果

  苹果iWatch的传闻一直没有停止过,早在今年2月份,彭博社和《纽约时报》就曾报道苹果正在开发类似智能手表的产品。6月苹果在多国申请了iWatch的商标,但在美国和欧洲却没能来得急,被别的公司抢先申请。到7月,据报苹果正为iWatch的开发大肆招聘员工,同时分析师预计苹果将在2014年后期发布iWatch。8月份,***媒体报道,广达电脑和英业达公司两家当地企业已与苹果建立合作关系,负责生产iWatch,并预计在 2014年生产3800万台。

  2.三星

  关于三星的智能手表产品,我们已经知道不少细节:它名为GalaxyGear,并将于9月4日在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及家用电器展亮相。9月1日,VentureBeat网站已经发布了GalaxyGear的原型机图片,并称它是一块“带相机的健身追踪器”。

  关于GalaxyGear,业界期待它成为三星Galaxy系列智能手机的伴侣,而不是简单将一部智能手机压缩进一块手表中。据报道,GalaxyGear将采用2.5英寸320×320的OLED屏,双核处理器,带摄像头,支持NFC和蓝牙4.0,还有多种颜色可选。

  3.谷歌

  有消息称,2012年谷歌曾悄然收购了一个智能手表公司WIMMLabs。这家公司在2011年曾发布自己的智能手表WIMMOne,2012年公司关闭,并“签署了关于技术的排他性机密关系协议”。

  WIMMLabs向谷歌提供了为消费者智能手表产品量身定制的Android应用平台。智能手表WIMMOne是一个可以独立运行的安卓设备,有其特有的应用,而不是仅仅能够运行安卓手机的控制应用。

  去年10月,谷歌申请了一个“可翻起屏幕的智能手表”专利。今年3月《金融时报》确认,谷歌正在开发一款智能手表,领导开发计划的是 Android团队。《华尔街日报》6月报道,称谷歌在开发智能手表的同时,也在开发一款基于安卓系统的游戏机。记者AmirEfrati称,谷歌将在今年秋季至少发布两款产品之一。

  4.微软

  这并不是微软首次尝试开发智能手表产品。2004年,微软曾推出了一款名为SPOT的产品,基于用户对付费服务的订购,向用户发送来自MSN的即时消息,以及新闻、股市行情和天气预报等信息。不过微软于2008年停止生产这款产品,并于去年最终取消了该项目。

  美国《华尔街日报》4月援引供应链消息人士的说法称,科技巨头微软也正在开发一款带触控功能的智能手表。根据消息人士的说法,微软已要求亚洲供应商为这款智能手表的元件供货,要求生产1.5英寸的显示屏。

  7月份,TheVerge网站报道,称微软的智能手表目前已处于测试阶段,搭载Windows操作系统,并且将会兼容所有的Windows设备。

  5.其他

  走众筹路线的Pebble是最有名的智能手表之一。Pebble的网站显示,Pebble截至目前销量/预订量达到8.5万块。索尼也已经推出其第二块智能手表SmartWatch2。

  高端智能手表品牌HyetisCrossbow销量超过300台,每台价格为1200美元(约合人民币7344元)。英特尔也正在测试其智能手表设备。

  消费电子产品厂家都在智能手表市场跃跃欲试,而传统的手表厂商也不例外。卡西欧在数字手表市场一直都有一席之位,近年来,卡西欧也发表了不少智能钟表,比如拥有智能手机同步功能、支持蓝牙技术的CasioG-ShockGB6900AA手表。

  这些智能手表会更像智能手机遥控器还是独立设备?智能手表会占据健身追踪器市场,还是给健身追踪器公司增加新的产品线?这些问题预计将在未来的一年里得到解答。

  生态圈没有建立起来 智能手表还处探索期

  目前来看,智能手表还处于探索阶段。触宝科技CEO王佳梁昨天就在微博里表示:戴着这么一个又大又丑的表走出去,还要每天(或每几天)给它充电,仅仅是为了更方便的接听电话或收看短信、微信?其实,智能手表真正的用途应该在检测脉搏、健康指标等体感方面。这些都是手机无法做到的,也才是智能手表能给我们带来的独特价值。就好像谷歌眼镜在没有实现AR(增强现实技术)之前,只能算是个高级玩具。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设计学院讲师魏武挥昨天表示,智能手表目前还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太重,体积太大,不利于携带,屏幕没有弯曲度等。但最主要的还是围绕智能手表的生态圈没有建立起来,手机的iOS或安卓系统,应用有几百万个,有大量的开发者支持,才能发展得如火如荼。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