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拆解,MCU规格差异在哪?

便携设备

121人已加入

描述

  Joel Martin;本文作者为UBM子公司TechInsights旗下Teardown.com网站的资深副总裁暨总经理、资深拆解分析师

  Teardown.com在过去15年来拆解了近2,000台设备,探索了不少电子产品的内在,有趣的是,最近因为搭上可穿戴式电子设备与物联网热潮而红透半边天的“智能手表” ,其实是我们最早就拆解过的产品之一。

  智能手表并非新产物,在2000年初日商卡西欧 (Casio)就推出过WMP1、WPV1与BIZX HBX-100智能手表;在当时,那几款卡西欧智能手表充分展现了未来感,也让使用者有机会把目光焦点从PC(那时还没有智能手机!)移开,因此我们拆解了这三款产品中的两款。

  在这三款智能手表中,卡西欧提供了能与PDA/PC连结、内建摄影机、音乐播放等前瞻性功能,为此这几款智能手表配备了32MB存储以支持30分钟的音乐储存,以及2.8万像素的单色CMOS图像传感器;虽然跟今日的技术比起来实在很“落后”,但在那时候可以算是创世纪的突破性科技产物。

  虽然这几款定价在150美元到350美元不等的卡西欧智能手表,在市场上并没有获得广大回响,但现在它们可是收藏家眼中的“逸品”,在eBay拍卖网站上可卖到200~1,000美元!

  

  卡西欧的WMP1、WPV1与BIZX HBX-100智能手表(来源:Teardown.com)

  所以,如果智能手表市场在15年前就已经诞生,为何到现在还能持续发展?我们认为这是因为各家供应商以及新创公司获得了新芯片、设计工具的支持,得以开发真正具创新性的、能带来投资报酬(与价值)的产品。

  以社会的角度来看,物联网(IoT)与量化生活(Quantified Self)在2013年成为科技产业的主流趋势,在那些趋势之下所开发的产品很快就能在主流社会找到立足点。此外Kickstarter等群众募资网站也推动了该领域的创新,提供前所未有的资金来源(Pebble就是成功案例)。

  从拆解分析角度来看,我们将智能手表归类在可穿戴式保健设备,其观察焦点则集中在物联网于健康照护与连结性方面的发展。我们认为这类装置的优势,会来自于所包含的技术以及先进、经验证保健科技的总和;此外还要有可负担的合理价位,才能吸引广大的潜在使用者。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已经拆解过四款智能手表产品,包括Basis Science (已经被Intel收购)的Carbon Steel Ed. B1、Pebble的PebbleWatch、高通(Qualcomm)的Toq,以及三星(Samsung)的Galaxy Gear ,详细内容请参考此连结;值得注意的是,这四款智能手表都采用意法半导体(ST)的32位元ARM Cortex核心微控制器( MCU ),并配备标准化的锂聚合物电池模组。

  下表比较了四款智能手表的MCU核心,包括运作频率、内建闪存SRAM容量,接脚数、IC成本、MCU型号以及MCU芯片封装尺寸。

  智能手表

  四款智能手表的MCU规格比较(来源:Teardown.com)

  Teardown.com 看好可穿戴式设备前景,我们从技术领域与分析师社群所收集到的观点,都认为这类装置将为我们带来的连网生活模式是毋庸置疑;此外,这类装置对个人信息的即时监测,将对于使用者改善生活品质、健康与人际关系有实际助益,这些是智能手机应用程式无法轻易做到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