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vivo技术专家对TOF 3D超感应技术的解读

便携设备

121人已加入

描述

在上一届MWCS展会上,vivo向我们展示了屏幕指纹技术,并且在随后就发布的vivo X20 Plus屏幕指纹版、vivo X21以及最新的AI智慧旗舰vivo NEX上面将屏幕指纹技术实现了量产。如今,vivo的屏幕指纹技术已经进化到第三代,在今年的MWCS18展会上也有公开亮相。

当然,最精彩的还不是第三代指纹技术产品的终端,在MWCS18展会上,vivo再次推出了变革行业的新技术—TOF 3D超感应技术,此项技术为全新人机交互的到来打开了新的风口。


左:vivo软件技术专家 臧亚奎、右:vivo软件部门负责人 刘旭东

在2D信息时代,由于缺乏深度信息的读取,智能手机在应用场景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很难取得进一步的突破,只有向3D领域发展才能突破目前成像技术的瓶颈。在发布会后我们第一时间专访了vivo的软件部门负责人和技术专家,二位就vivo TOF 3D超感应技术的研发经历,和最新进展进行了详细解读。

优先保证ID设计是第一位

手机的技术发展路程是动态的,在苹果iPhone X时期,结构光可能是比较好的选择。“但是到了现在vivo TOF 3D 超感应技术或许拥有更优的性能,更重要的一点是对ID的影响更小,所以vivo坚定地选择了vivo TOF 3D 超感应技术的方案。”

根据vivo软件负责人的描述,TOF 3D 超感应技术方案主要有三个优势,第一就是有效深度信息高,一般的结构光技术方案是DOE衍射,衍射现在做的最好只有三万个点,TOF 3D 超感应技术可以投射30万个点,比竞争对手多了10倍;第二个优点测距远,是由于结构光本身的限制,目前只能做一些近距离的识别,而远距离则是vivo TOF 3D 超感应技术更有优势;第三个优点体积小,如果结构光要做的好需要更大的元器件,而vivo TOF 3D 超感应技术则可以做到更小。

此外软件部门负责人刘旭东还向我们透露,在研发时vivo第一考虑的就是产品的ID设计,“在设计各种产品的时候,优先考虑的是如何解决技术和外观的冲突。今vivo已经克服了vivo TOF 3D 超感应技术本身和外观的冲突”

vivo TOF 3D超感应技术已经可以量产

从2014年开始vivo致力于研究双摄像头的方案,以及手势操作相关的应用。到了2015年、2016年vivo一直在研究有哪些东西可以给用户带来在视觉方面的更好体验。2017年3月份,vivo方面认为结构光和TOF可能在未来会有更好的机会,所以同时开始了研究和追踪,臧亚奎表示“直到2017年12月,才份最终确定做TOF技术方向。这是大概的历程。”

在3D技术行业已经发展很久,但一直没有成熟,直到最近几年才大规模地应用起来,臧亚奎表示vivo在应用期间发现了很多技术问题,也克服了很多困难。比如行业内公认的温漂等基础问题、精度提升问题,当然大家更关心的是精度越高越好。vivo更关心如何把精度提高同时降低噪声。

“现在vivoTOF 3D 超感应技术已经达到了可量产的状态。”

对于本次MWCS展示的原型机,刘旭东表示展示的方案只是技术展示,并不意味着量产机上会采用这样的形式,vivo内部已经有相应的解决方案,新品会在下半年亮相。

TOF 3D 超感应技术不光可以建模

vivo TOF 3D 超感应技术是有四方面功能:1.基础拍照功能,TOF可实现立体影像拍摄,也可以将人像拍的更好更美,在虚化、打光这些细节上不断调试;2.增强手机的感知能力,类似Slim跟AR功能的增强;3.通过技术改变用户的交互方式,本次MWCS展示了体感游戏以及手势控制的一些应用;4.高精度,需要能识别的细节非常多,所以(这个技术)额外的附加值是能做人脸识别、生物识别。

刘旭东还表示,屏幕指纹解锁技术跟vivo TOF 3D 超感应技术从技术端来看是两个独立的技术,对于消费者而言,每一位用户对产品的需求也不同,用户对于指纹解锁还是有非常强的需求,所以vivo TOF 3D 超感应技术和指纹在现阶段并不冲突。

TOF 3D 超感应技术把拍照体验再次提升

vivo TOF 3D 超感应技术因为高深度信息以及好的理解能力,在体验时可以改变面部容貌以及实现很自然的光效,臧亚奎表示看似复杂,但这只是基础应用。

其次想把拍照做的更好,无非从几方面来提升:1.把人拍的更好;2.把景拍的更好。为此vivo引入了双目和DSP技术,这一次vivo又引入TOF技术,它可以把拍照做的更好,比如说增强虚化,这是非常显性、非常突出的应用。

其次,拍照还有很多场景大众没有那么强的感知,但是vivo做了很多细节的提升,比如它能够帮助产品提升快速对焦。这些都是基础技术,但在消费者方面vivo并不会重点宣传,vivo TOF 3D 超感应技术的很多技术能力可以应用在拍照领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