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枚小型商业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可同时提供业务遥感和窄带通信服务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发的首枚小型商业运载火箭——捷龙一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本次发射主任务是民营卫星公司千乘探索的千乘一号 01 星“海创千乘”号,这颗星已成功入轨,目前在轨状态正常。千乘探索表示,这也是自 2014 年底开放商业航天市场以后,由创业公司研制的最大规模的卫星(65公斤)。

火箭升空瞬间

此次研制“海创千乘”号的千乘探索于 2017 年创办,创始人苗建全之前曾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某航天型号总体技术负责人。团队出身于航天相关单位,参与过多个卫星等研制与发射任务。

千乘一号 01 星,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冠名“海创千乘”号。起飞状态重 65kg,1.96m 可见光分辨率,遥通一体设计(遥感+窄带通信),搭载了 20kbps 窄带通信试验载荷。公司表示,这是商业航天领域第一颗可以同时提供业务遥感服务和窄带通信服务的业务卫星。

传统卫星三大应用方向:通信、导航、遥感,是完全独立的。千乘探索推进的“遥通导结合”,将不同的功能封装在一个硬件中。遥感和通信服务在卫星端实现,导航服务在地面产品端实现,最终呈现给用户的就是“遥通导结合”的服务模式。有助于解决现阶段我国空间资源紧缺、可用卫星资源少、融合服务调度困难等市场痛点。

千乘探索后续“20 颗卫星 + 4 套地面站 + 1 座指控中心”规划中的所有卫星都会采用遥通一体的设计理念,卫星数量也会根据需求动态调整,目前内部规划已经接近 30 颗卫星了。

当前,全球范围内商业商业小卫星都在快速发展。据 SpaceNews 的数据,2013 至 2017 年间,全球平均每年发射 160 颗小卫星;单在 2018 年,各国发射的小卫星数量达就到 322 颗,约占所有卫星数量的 69%。而这,只是爆炸性增长的前夜。随着 Starlink、 OneWeb 等大型小卫星星座开始建设,预计未来十年,新增小卫星数量将是过去 60 年人类发射过的所有航天器总和的 2 倍。

依靠着机制的灵活和敏感的商业嗅觉,中国相关公司自 2015 年后开始涌现。根据公开市场的数据整理,长光卫星 2018 年 10 月完成 2.5 亿元天使轮融资,投后估值 40 亿元,目前“吉林一号”星座在轨卫星 13 颗;从第一批分辨率0.72m、重量420kg 的光学A星到最新的分辨率优于 1.1m、重量仅为 40kg 的高分 03A 星。欧比特的“珠海一号”目前在轨 7 颗卫星,卫星重量在 50-90kg 之间,分辨率在 1-10 米,“珠海一号”项目完成 10.82 亿元资金募集。天仪研究院在 2018 年完成 B 轮 1.5 亿元融资,近日成功完成第 7 次任务发射,目前已有十余颗立方星在轨,预计年底前后会实现较大体量卫星的首次发射。九天微星目前有“少年一号”和“瓢虫系列”共 8 颗在轨立方星,计划在 2020 年初以一箭四星方式开启中国首个物联网星座部署,公司在 2018 年完成过亿元 A+ 轮融资。星宇航已成功发射 2 枚试验星及 5 枚“星时代”星座组网立方星,公司目前已完成 A 轮 1 亿元融资。零重力实验室已发射三枚技术验证星,目前已完成数千万 PreA 轮融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