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网消息 在疫情持续影响下,全国各地对AI红外热成像测温仪的需求激增。据上海证券数据显示,国内交通运输领域非接触式体温筛检市场空间约为41亿元。此外,社区、学校、商场等人流密集场所都需要进行体温筛查,这也极大地提高了AI红外热成像测温仪的市场需求。
业内人士指出,AI红外热成像测温仪产品具有持续性,不是短期需求,疫情结束后还会有市场。未来国家很有可能把AI红外热成像测温仪产品作为标配,而学校和企业也会做测温的监控,做成一个大数据中心,用于统计分析优化参数,为防疫部分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由于市场需求大增,相关企业的订单也持续增加,部分企业订单排期也延长到2-3周,或者更长时间。
AI+热成像将成为趋势
在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中,公共场所检测体温已经是预防疫情的基本手段。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体温测试的手段包含点温枪、传统红外热成像测温仪以及AI红外热成像测温仪三种。相比于前两种测温方式,AI红外热成像测温仪技术具有直观、非接触、响应迅速、自动报警以及24小时不间断工作等方面的优势,可通过画面上呈现出的不同颜色,直接判断“发热点”。
除了体温测试之外,AI红外热成像测温仪技术还具有大数据分析功能。一位提供多种边缘设备+数据运营服务的SAAS产品的企业负责人对集微网表示,“AI红外热成像测温仪的数据通过我们的物联网平台将数据汇整到我们的数据SAAS平台,通过软件平台可以进行数据BI的统一查看,数据报表的自动生成,同时对异常报警信息进行记录和视频录制,方便相关人员快速调用查看,提升防疫管理的效率。”
据了解,目前高德红外、大华、海康等企业红外热成像测温仪相关设备均加入AI技术自动识别与处理软件。从市面落地方案来看,很多企业采用红外/可见光双传感器,结合红外热成像和人脸识别,以非接触的方式实现多目标温度筛查,测温精度多在±0.3℃。但有的产品误差仍达±0.5℃,这给应用过程带来一定影响。
从技术上来看,红外热成像测温仪设备加入 AI 技术主要是在人像的识别和追踪,即在摄像头画面中准确定位每一张人脸,然后结合红外温度点阵计算出人脸(多为额头)的温度。对于戴口罩是否受到影响时,一位业内人士对集微网表示,“我们有口罩识别的算法,但远距离识别人脸会有一定的影响。”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AI 测温产品的定位是初筛,对于疑似高温人员,仍需人工二次测温验证。另外,在机场、火车站等人流密集场景,一旦人群处于摄像机视野之外,则无法进行体温检测。因此在 AI 测温产品部署时,也需要进行一定的人员引导,或者通过隔离带设置出入口,保证测温不遗漏。
尽管目前还无法完全取代人工,但 AI 测温产品的价值依然重要。在高人流量场景,近距离安检本身就存在很大风险,一旦造成人群挤压风险会更大,通过体温初筛也可以减轻安保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通行效率,从而提升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当前一线疫情防控,遏制疫情蔓延提供有力保障。
一位企业负责人对集微网表示,“从场景需求来看,具有热成像与人脸识别功能的防疫安防类摄像头在海外市场一直有较大的需求。这样在检测到异常温度的时候,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摄像头快速筛查人员的脸部信息,便于应急管理。而国内市场在这方面的投入还不足,这次疫情对于热成像仪的需求提升了很多,但是由于口罩的问题,对于人脸识别的要求和应用发生了一些变化。从长远看,双目的AI+热成像是一个趋势,提高了防疫和安防的应急和处理能力,从中短期看国内市场的投入还有待提升。”
部分企业订单交期2—3周
作为人体体温快速筛查的设备,红外智能体温检测仪器原属于小众市场,主要应用于各海关口岸,疫情突袭,体温检测刚需爆发,根据工信部预计,今年红外体温检测仪需求将达到6万台,市场需求大增。
行业人士认为,国内交通运输领域非接触式体温筛检市场空间约为41亿元,其中地铁站、汽车站的相关市场空间约为17.8亿元、13.3亿元。
除了交通领域之外,大厦、社区、学校、商场等人流密集场所,都需要进行体温筛查,这也极大地提高了红外测温仪的市场需求。
由于需求量过大,当前部分企业的产能还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集微网与各位企业人士以及代理商交流中得到消息,部分企业的订单交货排期在2~3周之后。
据透露高德红外透露,工信部6万台热像仪需求中,公司获得了2万台订单,而公司近几天也进入快速生产、密集交付期,预计在 3 月初完成生产并交付。
大华的一位内部人工对集微网表示,“目前,大华AI红外热成像测温仪设备在有序交付中,但由于需求量比较大,现在由于一直有新增的订单,如果按照目前增加的订单趋势来看,后期新增的订单排期会遇到延迟交付。在谈到交期慢的问题时,他称是生产力这块需要对于大量订单进行逐步调整适应中,接下来会逐步缓解。
大立科技的一位内部员工也表示,如果是小批量的需求,产品则交付很快,如果是大批量的产品则需要两周或者更长时间。不过,一些中小企业则称,他们的产品供货时间在两周之内。
另外,集微网以采购方的方式与一些代理商沟通,他们笑称,只要有货,不愁卖不出去,不过,现在都没有货了,而且订单排期都在5月份之后了。
而在产品价格方面,有些单位报价也在6-8万左右,但也有些企业的产品价格在10万以上。华中数控电话会议中表示,“我们和高德红外是一直PK的,看到高德捐赠的价格是按照13万-14万捐赠的,采用的是国产机芯,成本比我们要低。在大立、高德等这几家企业当中,我们是最早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在测温的准确性和精度有优势。”
“6万多是把红外热像仪做成手持式的,靠非常简单的CPU做的,不具备人脸跟踪识别,这个智能化程度不是很高,我们是加了人体识别器,智能化程度更高。”华中数控进一步表示。
国内一家企业通用体温筛查方案系统配置方案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AI红外热成像测温仪设备价格较高,不仅与当下供应链短缺有关,更与方案本身有关。比如为了保证红外热成像的精度,高德红外、华中数控、大立科技、大华均采用“黑体”方案,通过黑体的实时测温矫正保证相机测温精度,但这种实现方式往往成本较高。
目前,AI红外热成像测温系统价格较高,或影响其产品大规模落地。不过,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技术的提升以及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产品价格会大幅度下降的,这样产品规模化应用就为期不远了。
-
AI
+关注
关注
87文章
30897浏览量
269117 -
测温仪
+关注
关注
5文章
389浏览量
28322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