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科技提出的此项专利能够解决现有的直下式量子点液晶显示装置的灯影问题,可以明显提升限制装置的显示效果。
集微网消息,去年9月,一加科技在印度发布了一款Q1智能电视,该电视定位高端,采用了当前较为火热的QLED(量子点屏幕),但是此款产品在国内却迟迟没有发布,可谓吊足了胃口。然而就在近日,一加科技CEO刘作虎在出席活动中表示:“一加电视会争取明年在国内发布”。
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装置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装置,传统的液晶面板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彩色滤光片基板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施加驱动电压来控制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旋转,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需要借由背光模组提供的光源来正常显示影像,因此,背光模组成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关键组件之一。一般而言,依照光源入射位置的不同分成侧入式背光模组与直下式背光模组。
当前比较前沿的QLED(量子点屏幕),其核心部件是量子点(Quantum Dots,QDs),量子点又可以称纳米晶,是一种由II-VI族或III-V族元素组成的纳米颗粒。量子点受到蓝紫光激发后,可转换成高纯度的单色光,颜色可通过量子点的直径控制,应用于面板显示技术可有效地提高面板的色域,即色彩再现能力。常用的直下式量子点电视的显示屏存在明显的灯影问题,即显示屏上直接对应于多个蓝光LED灯珠上方的区域出现明显的蓝色灯影,影响观众观看电视画面的主观感受。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加科技(万普拉斯科技)申请了一项名为“量子点背光模组与量子点液晶显示装置”(申请号:201811241742.8)的发明专利,申请人为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图1量子点背光模组示意图
上图1是此专利提供的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到,它主要包括:背板10、设于背板10上的LED灯条20以及在LED灯条20上方的光学组件30这三大部分。
其中,光学组件30由扩散板31、量子点膜32和光学膜片33叠加而成,量子点膜32包含红光量子点与绿光量子点,红光量子点的激发光与绿光量子点的激发光可以混合为黄光。LED灯条20包括灯条基板21以及蓝光LED灯珠22,一般,多个蓝光LED灯珠22会沿着灯条基板21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排列。
图2 量子点背光模组中的扩散板结构示意图
上文中提到的量子点背光模组对应的扩散板31如上所示,该扩散板31主要包括板体40以及对应多个蓝光LED灯珠22设置的多个黄色油墨区块41,而且黄色油墨区块41的一面朝向LED灯条20放置。
在图1所示的量子点背光模组中,蓝光LED灯珠22发出的蓝光的一部分用于激发量子点膜32发射黄光,另一部分用于与黄光混合形成白光射出,也就是说,该量子点背光模组的出光面射出的光为白光。
那么此发明选择黄色油墨对蓝光进行吸收的原理在于,首先要选择一种对蓝光起到吸收作用的颜料,也就是说选择一种非蓝色的颜料,然而非蓝色的颜料有很多种,但是我们还是会选择黄色颜料,这主要是因为,量子点膜32发出的黄光与蓝光LED灯珠22发出的蓝光混合后形成白光,由于量子点膜32的上下表面均发光,因此量子点膜32的下表面也会形成白光。那么这部分白光会进入扩散板31,当扩散板31上对应的蓝光LED灯珠22位置涂布的油墨为其它颜色(例如红色)时,扩散板31上涂布油墨的位置会呈现出其它颜色(例如红色),导致液晶显示装置的画面出现色偏,而黄色油墨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黄色油墨受到白光照射时显黄色,即发出黄光,而黄光能够与蓝光LED灯珠22发出的蓝光混合形成白光,不会使液晶显示装置出现色偏。
一加科技提出的此项专利能够解决现有的直下式量子点液晶显示装置的灯影问题,提升显示效果。另外,随着越来越多的“新人”跨界电视领域,这势必会加剧电视产业的竞争,但是竞争也一定会更加促进电视产业的发展!
-
量子点
+关注
关注
7文章
244浏览量
25897 -
一加
+关注
关注
1文章
967浏览量
28006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