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说
4月2日,丰田与比亚迪合资的纯电动车研发公司——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合资公司计划于5月内正式开业。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高级执行副总经理岸宏尚出任董事长,比亚迪汽车院总体部经理赵炳根出任总经理。
比亚迪与丰田的合作始于2019年7月19日,两家公司共同宣布,将共同开发轿车和底盘SUV的纯电动车型,以及上述产品等所需的动力电池。车型将使用丰田品牌,计划于2025年前投放中国市场。2019年11月7日,比亚迪与丰田就成立纯电动车的研发公司正式签订合资协议。
从宣布合作到签订合资协议,再到新公司的注册成立,只用了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比亚迪与丰田,一个是新能源汽车的引领者,一个是全球汽车市场中的巨头,这要是放在十年前是无法想象的事情,毕竟比亚迪造车的历史还不过20年。
随着电动化、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各类新技术不断涌现,行业内外加快合作及资源整合,行业巨头奔驰、大众、宝马、丰田等纷纷宣布转型电动化;为了应对这场百年一遇的变革,优势互补抱团取暖成为了常规操作。对于丰田来说,尤是如此,面对电动化的浪潮,丰田在纯电车型上动作缓慢,在中国市场上已经有些落后,那么和比亚迪合资的目的就非常清晰了。
01为什么丰田会选择比亚迪?
首先固然有庞大的中国汽车市场作为基础,其次,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领跑者之一,1995年比亚迪以电池起家,在电池领域拥有25年的研发、生产、应用等丰富经验。自2003年进入汽车领域开始,同步研究开发汽车动力电池,比亚迪至今已有17年的动力电池研发经验及与整车厂的无缝对接经验。
作为中国唯一一个新能源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的企业,比亚迪拥有全新e平台、DM 3.0、IGBT 4.0、DiLink 2.0等先进技术,在电池研发制造、电控技术,车联通讯,整车制造领域拥有独一无二的优势。依靠全球领先的电池、电子技术和高级研发团队,比亚迪在全球还连续4年的夺得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宝座,凭借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成为了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王牌企业。
作为丰田自身,丰田曾发布“环境挑战2050”战略,提出2050年全球新车平均行驶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2010年削减90%这一目标,而电动化车型的普及推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中长期策略。
在产品推进上,自2020年起,丰田纯电动车型将加速导入中国市场,到2025年,全球范围内销售的纯电动车型数量将扩大到10种以上,并继续扩大电动化车型的覆盖比例,传统的纯燃油车型将逐步退出丰田的产品线,到2030年,丰田计划实现自身全球电动化汽车年销量达550万辆以上,其中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将占450万辆,纯电动车型和燃料电池车型将占100万辆。
所以丰田选择比亚迪并不难理解,在世界第一大的汽车市场上与拥有全产业链研发制造能力的企业合作也在情理之中。
从比亚迪这方面来说,这也不是第一次和国际巨头合作,与戴姆勒合资的腾势就曾经被寄予厚望,不过目前的发展也确实差强人意。
作为一家定位全球的企业,“开放”是比亚迪的品牌基因,王传福曾说过,“我们看重汽车这整个大趋势都是开放的。汽车基本上就是集成的,各种零部件都是国际配套,大家都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够成长起来”。
实际上,比亚迪早已不是一家电池公司,也不仅仅是一家车企。依托云轨、乘用车、商用车、电子、电池等事业群,比亚迪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开创者”。从比亚迪最近成立弗迪公司到发布先进的刀片电池,就可以看到比亚迪的格局也不仅仅局限于整车生产。
要走国际化路线就不能光看中国的市场,还要看全球的格局,中国拥有最成熟的汽车产业配套,在多个跨地域的产业集成区,都有整体的配套产业。全球五大电动电池的厂家,其中有2家在中国,比亚迪电池就是其中的一家。
国际化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必修课,也是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一道必考题。拥抱丰田显然会推动比亚迪继续国际化,而在本土市场上,随着中国的电动市场的扩大,强强联合可以加快产品的研发速度、提供更丰富的产品线。虽然在2018年国内已经开放了合资企业股比,但丰田与比亚迪的合资公司仍采用50:50股比,可以看出二者是站在平等的地位进行这次合作。
02合资公司下一步做什么?
据了解,合资公司计划于5月内正式开业。对于合资公司正式成立,岸宏尚董事长表示:“合资公司成立以后,丰田和比亚迪掌握各自技术强项的工程师会在一起相互学习,共同切磋造车技艺,从而开发出受中国消费者喜爱的性能优异的纯电动车。”
赵炳根总经理表示:“我们将是一家集合中日技术和经验的纯电动汽车技术研发的合资公司。致力于推动、普及电动车更环保、安全、舒适、智能的高品质技术。我们的共同愿景是创造消费者为中心的未来出行、人与自然和谐共享的社会。”
据了解,比亚迪丰田的合资公司的新产品将会使用丰田标志,相比之前比亚迪和戴姆勒的腾势之“痛”,这意味着比亚迪和丰田的合作将会进行得更彻底,从市场来看,比亚迪和丰田强强联手,将会对所有的新能源品牌造成压力,同时也将会成为新能源市场破局的关键点。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