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我国经济展现出巨大韧性,复工复产正在逐步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应对疫情催生并推动了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
当前,我国比较好地控制住了疫情,也不得不付出一些短暂的经济代价。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产业新业态迅速“补位”,云端互动、数据拼单、借网络直播带货、靠工业互联网转产等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形成发展新动能。
疫情发生以来,新产业新业态何以催生?在形成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中,怎样健康有序推动其发展?记者采访了有关企业和专家。
新产业拓展应用场景,深化产品应用
防疫期间,“宅”成为不少人的生活工作状态。出门交际频率减少,带动在线问诊、云上办公等新产业应运而生,并呈快速增长趋势。
“总体看,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产业并非‘新型’而是‘新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分析,突如其来的疫情为一些原本存在但不温不火的新产业提供了拓展应用场景和深化产品应用的机遇,从而迎来发展壮大。
——云端办公就学忙,教育医疗远程化。
“各位,以上是近几天的工作日报,请大家周知。”4月2日上午,在鑫有上房物业公司的飞书工作群,总经理王晓梅在线分享工作清单。“每天打开视频‘见个面’,在线开会,不耽误正常业务进展。”
过去,远程办公行业活跃在部分企业内部,如今延伸为2亿多人的工作方式,迎来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服务器、网络设备设施等周边软件产业。有统计显示,线上办公软件数量已从原来几个,增长到20多个。
在“宅经济”助推下,不只是远程办公站上风口,在线问诊、远程医疗成为需求爆发点,阿里健康今年以来在线义诊访问用户超280万;在线教育、数字娱乐空间广阔,喜马拉雅一季度营收增32%……数字经济释放可观势能。
——智能服务显身手,创新热情被激发。
2月6日,两台智能消杀机器人在武汉抗疫前线上岗。“别看个头小,本领却不小。每小时喷雾能力80升,渗透力极强,能快速消杀病菌。”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公司总经理陆文涛表示,我们集中科研力量研制的国内首台可自由回转防疫喷雾消毒机器人,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有了超大规模的试验机会,目前相关订单已破亿元。
针对疫情救治等医务特殊场景和利用5G云端技术,开发出多种新型服务机器人,让智能制造产业借势上扬。特重症智能远程医疗诊断机器人、防疫喷雾消毒机器人、智能物流机器人、城市漫步测温机器人等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仅3月份,机器人领域融资超12起,预计今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300亿元。
“当前涌现出的新产业催生新产品,对进一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王微分析,今年以来消费方式线上化提速,应用新技术的新型服务方式快速涌现,特别是智能货柜、无人机送货、无人车载人等将大显身手。不只是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医疗和智能服务,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方式成为拓展消费场景的新途径,进一步打开生鲜电商、社区电商等消费场景,会成为带动消费的新契机。
传统产业“长”出新业态,企业加速转型
新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少传统产业也在疫情中“长”出了新业态。疫情防控期间,人口流动受到阻滞,传统零售、商贸受到冲击后,迅速转向线上平台。
——线上订单势头猛,商贸加速云转型。
线上下单,送货上门,满就立减……疫情期间,迅速上涨的线上订单倒逼传统商超等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
“针对疫情发生以来线上订单多的情况,我们专门升级了库存管理系统。”家乐福北京中关村店生鲜区负责人曹忠怀打开App:“你看,最近店里的绿叶菜卖得很好,我们就要加大蔬菜采购和储备。”
数据也佐证了网上零售的逆势增长。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降19%,但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5.9%。
——传统展销受限制,线上直播受热捧。
装备企业线下销售渠道受阻,不少企业选择转战直播间。甚至本该在车展、装备展上扎堆的“大块头”也登录各大网络平台。
武汉吉利汽车4S店销售负责人大海,就通过网上直播向客户推出一款车,“最多一次,直播卖了5辆车!”三一重卡也策划了多场直播。2月28日首场工厂直播中,集中展示了8处工厂场景,一举完成2小时5000万元销售任务。
在生产端,不少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催生出制造端的共享员工新业态。
3月30日,浙江东方基因公司来了100名新员工。“他们全部从博泰家居公司劳务派遣过来,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东方基因董事长方效良介绍,新冠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等产品需求量大,企业一度出现了600多名包装工的缺口。
“受疫情影响,一些家居企业订单量下降,劳动力富余。而健康食药企业订单量猛增,用工紧缺。”浙江湖州安吉县经信局局长高安兵动了“共享员工”的脑筋。经过深思熟虑,一份临时用工借用支持协议出炉了,包含借用时限为3—4个月、劳务关系不变、租借企业1年内不能雇用借用员工等条款。
高安兵介绍,“共享员工”得到企业认可后加快了推广节奏,正促成更多不同行业企业的跨界合作。
“疫情期间,新业态有了更多试验场,加速企业转型升级。”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业经济所副所长冯媛说。
引导新产业新业态健康有序发展
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既受到疫情防控的倒逼压力,也得益于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形成的深厚市场基础。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工业研究室主任付保宗说,在要素端,我国对数字技术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相关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技术能力不断提升,能顺应市场变化,不断开拓出新模式。“线上消费和生产,通过替代补充传统线下模式,对疫情造成的经济活动收缩形成了对冲作用。”
疫情中表现突出的应用,很可能成长为未来经济的新增长点。在王微看来,针对疫情对经济社会运行的影响和倒逼创新发展的新趋势,需采取更有效的政策措施,化危为机,为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提供新动能。
——夯实基础,有效投资新基建。引导各类资本投向服务器、5G、超高清视频终端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加快社区、写字楼布局快递、外卖无接触取货点或智能取货柜,补齐民生设施短板。
——主动引导,注重开拓应用场景。“应出台鼓励举措,支持5G通信、人工智能在不同产业的场景应用,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利用互联网手段,打通线上和线下、消费端和生产端的阻碍,加速物联网在不同领域的落地。”中国高端制造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朱明皓说。
——加快服务,提升行业监管能力。“加快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对远程生产组织方式、在线服务方式的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缩短审批流程。”王微表示,针对新产业新业态特点,应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互联网+”监管,推行以远程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加强数据有序共享和信息安全保障。
责任编辑;zl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91文章
47279浏览量
238486 -
数字技术
+关注
关注
0文章
332浏览量
25352 -
5G
+关注
关注
1354文章
48454浏览量
564239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