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AI创业企业银河水滴近日宣布成功研发出首款步态边缘计算机芯,面向智能家居、智慧医疗及智能安防等领域。据悉,这是国内首个步态识别硬件模组,尺寸仅为86mm*56mm*18mm,功耗3W。这款步态边缘计算机芯基于ARM技术架构,历时近一年时间的研发,支持深度学习算法,将硬件、算法、软件高度集成为一体,支持外接摄像机进行视频流分析。
该机芯模组可以实现诸多功能,如完整的人体生物识别方案;可集成完整的步态、人脸、防摔倒、跌倒检测等算法;可以作为独立的人体信息采集终端;拥有独立的计算能力,可以作为大型系统的子运算节点,并支持任务分配,作为独立采集终端上传结果,可以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智能安防等诸多领域。
资料显示,银河水滴公司于2016年6月由中科院自动化所孵化,联想等机构投资。团队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已有20多年的技术积累,主攻步态识别技术和工业视觉技术。目前,银河水滴已形成智慧安防、智能工业检测、智慧轨道交通三大业务板块。不久前,银河水滴还发布了步态检索智能一体机“水滴神鉴”、轨道交通综合智能检测车“水滴智检”、安检分析仪等产品。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相关推荐
本文介绍了量子计算机与普通计算机工作原理的区别。 量子计算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科学家们利用量子力学,制造出具有革命性能力的计算机。虽然现在的量子
发表于 11-24 11:00
•320次阅读
这台丹麦最大的超级计算机由该国政府与丹麦 AI 创新中心共同建设,是一台 NVIDIA DGX SuperPOD 超级计算机。
发表于 10-27 09:42
•445次阅读
晶体管计算机和电子管计算机作为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两个重要阶段,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以下是对这两类计算机在硬件、性能、应用以及技术发展等方面区别的详细阐述。
发表于 08-23 15:28
•1768次阅读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美国政府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行动力,推动本土计算机芯片产业的发展。北京时间7月2日,拜登政府宣布了一项重要计划——劳动力伙伴联盟(Workforce
发表于 07-02 11:40
•998次阅读
使用。中国首款搭载量子计算机真机的量子计算云平台本源量子计算云平台为用户提供真实量子计算、量子计算
发表于 06-07 08:22
•388次阅读
在信息化和自动化日益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在计算机领域中,工业计算机和普通计算机虽然都具备基本的计算
发表于 06-06 16:45
•1403次阅读
使用。中国首套量子计算机应用软件与解决方案本源量子着力打造量子计算生态联盟,推出中国首套量子计算机应用软件与解决方案,为生产制造上下游企业、
发表于 06-06 08:22
•503次阅读
近日,步态身份识别系统研发商银河水滴科技完成新一轮股权融资,融资额未披露,本轮投资方为苏高新金控。
发表于 05-28 11:24
•1247次阅读
/512M/1GByte DDR3多种组合的RAM与ROM,支持丰富的IO接口与 应用软件,可用作智能物联网关、工业边缘计算、工业控制、充电桩、储能网关与智能终端等。 BL330系列ARM嵌入式计算机提供1个1000Mhz网口,
发表于 05-21 18:08
•1100次阅读
纯硅振荡器兼容SiTime在边缘计算机中的应用
发表于 04-29 10:09
•346次阅读
让量子计算机走出实验室造中国自主可控量子计算机量子芯片作为量子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扮演着类似于传统计算机中‘大脑’的角色。而与此同时,高密度微波互连模
发表于 03-15 08:21
•709次阅读
欣喜收到《量子计算机——重构未来》一书,感谢电子发烧友william hill官网
提供了一个让我了解量子计算机的机会!
自己对电子计算机有点了解,但对量子计算机真是一无所知,只是听说过量子纠缠、超快的运算速
发表于 03-05 17:37
让量子计算机走出实验室造中国自主可控量子计算机由于量子计算机的研制属于巨型系统工程,真机搭建复杂,成本高昂,涉及众多基础产业和工程实现环节,需要大量跨专业人才。量子计算从业人员短缺问题
发表于 02-24 08:21
•396次阅读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李弯弯)AI边缘计算机是一种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技术相结合的计算机设备。它可以在本地设备上运行AI模型,实现对设备数据的
发表于 01-16 01:11
•4442次阅读
微机原理和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两个重要的主题,它们虽然有一定的关联,但也存在一些区别。本文将详细阐述微机原理和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区别,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它们进行分析比较。 首先,我们从定义的角度
发表于 01-14 14:56
•3423次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