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国内市场:外部环境趋稳,景气持续向上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国内市场:外部环境趋稳,景气持续向上

2020年下半年国内景气逐步向好

疫情影响逐步消除,国内行业Q3景气明显恢复。2020年上半年疫情冲击了下游购车需求,导致Q1/Q2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59%/-27%。但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除,外部补贴温和退坡大环境下,Q3行业景气明显向好,销量同比转为+41%。在上年同期低基数以及国内基本面向好情况下,我们预计Q4行业销量同比+47%,相应预计2020全年销量约115万辆,同比-5%。我们预计国内市场2021年销量约178万辆,Q1/Q2/Q3/Q4分别为约25万辆、40万辆、48万辆、65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约125%、55%、40%、47%。

展望2021年需求景气回升,新车型加速投放

预计2021年2B端至少有10万辆以上的明确增量。2020年国内疫情对出租、网约的2B购车需求冲击较大,2020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上牌数据中运营比重仅占15%,大幅低于2018-2019年20-30%的水平。预计2021年恢复至正常水平,有10万辆以上的明确增量。

特斯拉Model 3持续降价,销量继续高增长,且刺激同行推出更多优质车型供给,共同促进电动车市场扩大。2020年1月、5月、10月特斯拉Model 3在国内市场三次降价,由2019年的35.6万元降至25.0万元。我们认为Model 3对国内同行并不是挤压,而是让消费者保持对购买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和热情,同时刺激其他车企加速车型投放,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从数据看,比亚迪“汉”(月销量有望过万辆)、蔚来(月销量过5000辆)、理想(月销量过3000辆)、小鹏(月销量过3000辆)等自主品牌销量在下半年快速爬坡,带动了电动车产业共振向上。

从车型供给端梳理,我们预计2021年行业销量增长有望达到50%以上。2020年下半年有大量新车型上市,且2021年新车投放料将继续加速,优良的供给将刺激需求提升:

1)外资及合资:特斯拉Model 3、大众ID.3、宝马iX3以及奔驰EQC等;2)自主品牌车型向上,包括比亚迪汉、比亚迪宋PLUS、广汽AionV、北汽Arcfox、荣威ER6以及吉利几何C等;3)自主品牌经济型车型,个性化显现,包括五菱宏光MiniEV,长城欧拉猫、奇瑞eQ1等;4)造车新势力:蔚来EC6、小鹏P7、理想ONE等。

我们预计2021年行业销量有望在2020年115万辆的基础上增长至178万辆,增量超过60万辆,主要增长包括:特斯拉Model Y10万辆、大众MEB等合资车型10万辆、造车新势力10万辆、比亚迪10万辆以上、上通五菱等其他自主品牌传统车企20万辆。

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方向,中长期成长趋势明确

国家中长期规划保障行业发展。我们认为国家长期扶持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导向不变,产业政策从直接补贴向间接扶持过渡,“双积分”、限购限行、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电池回收政策等促进措施有望推动产业健康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已于11月2日发布,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信心。

电动汽车

我们预计2020、2021、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115、178、236万辆,同比-5%、+55%、+33%,到2025年销量望达550万辆,渗透率达到18%。

▍海外市场:欧洲电动化景气延续,特斯拉增长明确

欧洲市场:碳排放考核和补贴刺激延续,全新平台投放接力

2020年欧洲市场高景气,迎来翻倍增长。2020年欧盟进入CO2排放新规考核期(对企业供给端),欧盟各政府均大力度给予消费者购置补贴(对消费者需求端)。根据Marklines数据,2020 Q1/Q2欧洲地区新能源汽车销售22/17万辆,同比+78%/+38%,其中二季度增速放缓主要是疫情影响;2020 Q3欧洲销量增速同比大幅回升至+157%。在德国、法国、英国等传统汽车消费大国电动化推动下,预计欧洲2020年将在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售55万辆基础上实现翻倍式增长至110万辆。

CO2排放考核继续实施,欧洲2021年预计延续2020年电动销量大年。根据2021年欧盟95g/km排放考核要求,假定不对车企罚款,欧盟须销售约140万辆电动车(考虑尾部车企罚款,则实际销量将低于此)。分季度看,预计2021Q2将在低基数作用下实现同比高增长,2021 Q4补贴退坡前有望冲量高增长。2020年9月欧盟将2030年碳排放考核目标从59g/km加严至48g/km,长期趋势明确。在企业避免罚款情况下,到2030年全欧盟须销售约690万辆电动车,电动化率约54%,较2019年销量CAGR+30%,兜底欧洲长期电动化。

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

欧洲大力度补贴短期实现了消费者购置平价,推动碳排放考核要求落地。目前欧洲各国对纯电车型平均补贴6000欧元(约合5万元/辆),插混车型平均补贴2500欧元(约合2万元/辆),大力度补贴类似中国2017年行业情况。高额补贴使雷诺ZOE、日产Leaf等老款车型与同级别燃油车购置价格相当,从需求端配合考核政策落地。

电动汽车

在“碳排放考核+补贴”共同驱动下,叠加2021年起欧洲传统车企(大众、宝马、戴姆勒、沃尔沃)新车型投放市场,我们预计欧洲市场2020-2022年电动车销量分别为110、150、194万辆,同比+100%/+36%/+29%,景气延续。

特斯拉:2021年新工厂、新车型继续投放,引领全球电动化

新工厂:中国工厂二期计划2020年底投产,欧洲、德州工厂计划2021年投产。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建设迅速,在一年内投产了Model 3车型。2020年5月,上海工厂一期Model 3产能由此前15万辆/年提高至20万辆/年;10月,其产能提高至25万辆/年;目前上海工厂已开始向欧洲市场出口国Model 3。根据特斯拉建设规划,到2021年中,欧洲也将拥有本土工厂Gigafactory4,美国本土也将在德州建成新工厂,进一步扩充现有产能。

新车型:2020年底Model Y将在中国交付,预计2021年Cybertruck在美小批交付。此外,特斯拉在电池日上明确表示2023年前将有入门价格低于2.5万美元/辆(约合17万元/辆)的更廉价车型,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

特斯拉长期竞争力突出,电池、整车技术引领行业

电池:将搭载宁德时代LFP电池,规划4860大圆柱电池。9月23日,特斯拉举行电池日活动,介绍自己在锂电池领域的最新技术,主要包括电池设计、电池工厂、正极材料、负极材料、整车电池一体化5大方面技术创新路径。同时指引5大技术创新实现后,宏大的降本放量目标,包括:电池降本56%、续航提升54%、电池生产单位降75%。

热管理:Model 3/Y车型2020年起使用热泵空调,并采用先进的八通阀方式。2020年特斯拉在Model 3/Y车型将能效更高(相同能耗产热2-4倍)的热泵技术取代传统的PTC加热,有效提升了续航里程。同时,特斯拉使用八通阀将热泵空调、电池系统、动力系统的热管理整合,极大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

▍供应链:龙头格局强化,全球配套开启放量

格局持续优化,龙头地位继续加强,龙头格局在2020年继续强化

(1)电池:国内宁德时代、比亚迪以及海外LG化学的龙头地位继续强化。国内疫情影响下,头部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保持份额稳定。欧洲市场需求放量,带动LG化学、宁德时代出货进一步增长。

(2)正极材料:行业格局相对分散,CR3仅为20-30%,CR5仅为30-40%,在锂电四大关键原材料环节中最为分散。

(3)负极材料:2020Q1贝特瑞、江西紫宸(璞泰来)、宁波杉杉(杉杉科技)排名前三,负极出货合计份额60%,凯金、中科、尚太、翔丰华等企业也在积极追赶,行业整体呈现“三大四小”格局,预计尾部企业份额将持续降低。

(4)隔膜:2020 Q1上海恩捷、苏州捷力合计占国内43%份额,若并购重庆纽米后,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国内行业格局继续向头部恩捷股份、星源材质、中材中锂等集中。

(5)电解液:2020年行业份额继续向头部天赐材料、新宙邦等集中。

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

国内龙头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格局、竞争力都在优化的上升通道。2016-2019年宁德时代实现海外收入0.8/3.0/7.9/17.0亿元,2020 H1出口大陆以外地区22.4亿元,保持快速增长。宁德时代进入特斯拉、奔驰乘用车等项目,预计2021年起伴随其海外大众、宝马客户新车型投放,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出口收入有望加速增长。

电动汽车

国内企业为走向海外都做了哪些准备?

1、海外产能准备

锂电池及原材料产业链龙头先后在欧洲建设产能,就近配套下游客户。

电动汽车

2、客户储备

过去两年内,电动车企多点配套趋势明确。宁德时代基本配套了全球海外主流车企,并在继松下电池、LG化学之后进入了特斯拉供应链;比亚迪进入了丰田供应链,预计后续有望进入戴姆勒供应链;国轩高科获大众入股;欣旺达通过沃尔沃资质审核;亿纬锂能收到宝马48V电池供应商定点信。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正积极在全球市场寻求增长机会并参与竞争。

电动汽车

国产四大材料龙头企业已经成功进入海外电池巨头供应链。(1)电解液环节:新宙邦、天赐材料、国泰华荣等巨头已经进入LG化学、三星SDI、松下三家巨头供应链。(2)负极材料:璞泰来、杉杉的人造石墨产品优势明显,进入了LG化学、三星SDI供应链,贝特瑞凭借在天然石墨领域的优势进入了日韩供应链。(3)正极材料:当升科技、杉杉股份等打开新客户。(4)隔膜:恩捷股份全面配套海外锂电池企业,苏州捷力进入LG化学消费类高端隔膜供应链,星源材质多年保持向LG化学供应隔膜。以LG化学中国工厂为例,其动力圆柱电池关键原材料已经接近100%实现国产采购,在国内动力软包电池也已实现50%以上国产采购。

电动汽车

3、技术储备:在产品、技术、专利领域积极布局

产品力是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宁德时代、比亚迪通过CTP电池创新持续保持全球一梯队地位。在全球化过程中,恩捷股份通过与帝人在专利领域相关合作确立了竞争壁垒,巩固并强化了自身优势。

电动汽车

4、资金储备:2020年电动化供应链领先企业纷纷定增募资,奠定海外扩张基础。

2020年2月14日,再融资新规正式落地。此后,处于持续高增长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龙头企业先后公告定增预案。2020年以来至今,各企业募集资金额已累计完成高达363亿元,尚有94亿元拟融资待发行。我们认为相关定增将进一步巩固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各板块竞争格局得到进一步优化。

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

电池降本的结构性投资机会:LFP电池及供应链

低成本、高安全推动磷酸铁锂电池在动力电池渗透率提升。宁德时代、比亚迪通过创新电池封装方式,提高了电池的体积比能量密度,实现了在乘用车有限的空间中装载更多的廉价LFP电池。而LFP电池包单位采购成本较三元电池成本低约30%,BEV/PHEV车型从三元切换为LFP电池,电池包降本约1.5/0.5万元。安全性方面,LFP电池在800℃才会发生分解,因此电池自燃风险、火灾下的安全性都远高于三元电池。

动力回潮叠加储能放量,驱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放量增长。我们预测2020年/2025年LFP电池总需求分别为38GWh/113GWh,其中动力LFP电池需求为25GWh/64GWh,储能LFP电池需求为13GWh/49GWh,对应LFP需求约为28万吨。

下游率先量产LFP乘用车用电池的比亚迪、宁德时代也再次证实了其电池技术具备全球竞争力。我们认为这一趋势,利好上游磷酸铁锂材料供应商德方纳米。

上游资源:锂价走出长期底部开启复苏

锂价目前中期价格在消化上游过剩产能和满足下游需求增长之间博弈。考虑到当前较低的锂价已造成上游资源环节、中游冶炼环节大面积亏损,价格继续下跌的概率较低。需求端走强的趋势也已明确,锂价具备充足的上行动能。虽然资源端积累的过剩产能和高库存仍将压制价格,但当前锂行业拐点位置明确,锂价预计将走出长期底部区间,开启复苏。

锂电设备:关注国内拐点和海外扩产新契机

国内需求:走过疫情影响,招标拐点之年。2019年补贴退坡和2020年疫情影响了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今年3月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长,下半年新车型投放和疫情得到缓解,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逐步恢复增长。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动力电池龙头纷纷融资,外资巨头如LG、三星、SK及松下整体产能建设进度有望在4Q20-1Q21开始加速进入集中招标阶段。我们认为国内锂电设备行业走过2018-2020年上半年的调整阶段之后,有望重新迎来行业新一轮扩产的景气上行周期。

电动汽车

海外需求:碳排放框定时间表,欧盟发力电芯制造。欧洲碳减排政策倒逼汽车电动化进程加速,德、法等国提高单车补贴来应对考核要求。特斯拉引爆全球电动化浪潮,大众、戴姆勒、现代等主机厂密集推出新车型力争实现燃油车平价。欧洲渗透率提升将带动本土电池需求,我们统计欧洲已有扩产规划规模超200GWh,有望形成东亚以外新的产能中心。

设备行业竞争格局明晰,龙头公司明确受益。在经历市场波动和技术迭代之后,国内设备龙头先导智能、杭可科技及赢合科技在客户结构、技术研发、资金储备、产能规模等多方面建立了竞争优势,与海外设备商相比交付和响应能力突出,预计国内龙头公司将成为国内和海外扩产的最大受益者。

我们认为,海外巨头收入占比最高的后道设备龙头杭可科技将充分受益于技术进步和新市场和新客户的突破性进展,同时先导智能前中后道的全产业链布局对客户形成较为充分的服务和支持,未来大概率成为该领域的全球行业龙头。此外,海目星及力劲科技分别在2020年进入下一代特斯拉电池和Model Y一体化车身技术的研发和生产阶段,未来有望受益于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的高速成长。长期来看,能够绑定优质客户、持续研发创新、重视公司运营优化的设备龙头更有大规模切入国际一线电池厂供应链的可能,推荐杭可科技、先导智能,建议关注赢合科技、海目星和力劲科技。

原文标题: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外市场向好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核芯产业观察】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