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中大放异彩的这项技术 能否扛起5G

描述

电子发烧友报道(文/黄山明)也许过了今年,我们将会发现生活习惯将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今年的行人脸上多了口罩,就连许多聚会也都被迫减少,更多的见面只能依靠网络。固然疫情对各行各业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或许在这其中也蕴涵着一些机会,比如在AR行业。
 
作为被许多行业人士公认的第三代计算平台,与PC及手机不同的是,AR将极大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解放双手,完成更多的工作。而在今年,随着人们远程工作的需求增多,似乎也为AR带来了更多发展的空间。
 
疫情之下 AR的创新性需求
 
由于疫情的客观影响,限制了人员的流动,但在许多工作场景中,需要人员前往现场才能得到实地解决。以数据中心的运维为例,以往技术人员需要通过现场的勘察,了解故障具体原因,然后才能提出解决方案,这对于技术人员的经验水平有一定要求。
 
同时由于IT设备种类众多、型号广、更新速度快等因素,要管理多样化设备及流程,需要大量检索操作手册或进行沟通查询。当受到疫情这样客观因素的影响,或者由于运维人员出差、距离较远或者休假等原因导致人员缺位的情况,又该如何解决运维问题呢?
 
中企网络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企通信)数据科学与创新副总监詹东东在接受电子发烧友采访时表示,中企通信推出了一项DataHOUSE“AR千里眼”的远程运维服务,可以让前端工程师识别指定二维码的设备,查看从后台系统中加密传送的实时状态、故障排除记录、图像和数据。前端工程师利用AR眼镜来查看维修的虚拟指南或立体工作手册,更直观方面的进行维护工作。
 


 
詹东东还介绍到,在过去,前端工程师通常是以邮件或电话的形式联系后台支持人员,难以准确描述故障实况。如果采用AR直接联系沟通,后台工程师能够通过AR控制面板查看前端加密传输的实时影像,极大地提升工作质量及效率。此外,后台工程师也可以采用3D AR标签,实时在前端工程师的AR眼镜中显示清晰指引。
 
除了AR远程运维以外,疫情期间,AR眼镜也开发了更多的应用场景。深圳增强现实技术有限公司(0glasses)CEO苏波表示:“在疫情期间,AR眼镜的应用也迎来了一些商机,主要集中在远程视频会议这一块,此外还有用AR眼镜来进行测温的应用。”
 
不过在测温的应用场景中,苏波认为以目前的技术来看,AR眼镜在技术上还有所欠缺。要想达到实际使用需求,测量精度要达到0.1℃,而目前AR的红外摄像头,哪怕外接一个微型摄像头,其测量精度也仅为0.5℃左右,达不到医学条件下的测温需求。
 
此外,在疫情期间,虽然AR技术涌现出了许多新的商机,但苏波认为,疫情对AR行业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大。今年上半年,许多企业都暂停了针对AR项目的招标,正在实施的项目也基本处于半停滞状态。
 
并且,由于国际贸易形势的恶化,对于AR产品也带来了一定影响,一些高端CPU、芯片出现了供应不足的情况。同时,作为AR眼镜中重要的核心元器件的MicroOLED屏,业内主要采用索尼的屏幕,而国内针对这块屏幕的量产及良率并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AR眼镜行业的发展。
 
疫情在某种程度上为AR带来了不少机遇,如远程运维、远程会议等,但从整体来看,仍对AR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同时,针对在疫情当中所爆发的新机遇,苏波认为许多都是痒需求,这些应用在使用体验上还有待提升。
 
远程AR需要大带宽、低延时网络
 
AR眼镜被誉为最有可能的下一代计算平台,但目前来看,其使用体验仍然很难媲美PC及手机。一方面是由于AR眼镜技术尚未成熟,仍在不断改进当中。另一方面,也缺少合适的应用场景来为AR眼镜检验改进。而疫情之下,很多过去隐藏的需求被动激活,除了上述的痒需求外,也不乏真正具备商业价值的实用技术。
 

2018年至2023年中国市场VR/AR出货量预测|IDC

 
与此同时,近几年VR/AR设备的发展速度也非常迅猛,据公开数据显示,VR 设备出货从2014年的3.36万提升至2018年的116.8万台,AR设备出货量从2014年的 0.04万台提升至2018年的3.2万台。据IDC预测,到2023年中国VR头显设备出货量将破1050. 1万台,AR头显设备出货量将达到821. 4万台。
 
詹东东表示,在疫情期间,使用AR远程运维技术切实的帮助了客户解决数据中心的运维问题。有客户需要进行数据中心的维护,但由于当时工程师正在其他城市,无法及时赶到现场,通过AR眼镜远程下达准确指令,让后端工程师可以坐在家中就能够指挥前端人员完成对数据中心的维护。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疫情等特殊期间的人员聚集,在确保运维工作不受延误的同时,帮助运维人员抵御健康风险。同时也能让客户实现远程运维管理,无须亲临现场,大幅度降低交通时间成本,提升整体效率。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想要保证准确且流畅的进行远程运维,对AR设备的要求极高,尤其是续航的要求,另一方面还需要对当时网络环境有一定要求,比如提供大带宽、低时延的网络支持。
 
在续航上暂时可以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进行解决,而网络环境可以连接Wi-Fi来操作,如果在现场没有Wi-Fi的情况下,詹东东表示,运维人员通常选择连接手机热点来进行连线。
 
由于AR数据主要以图形影像为主,需要把当前的所有影像数据及信息都保存下来,然后进行网络传输,相较于智能手机,对于网络带宽的需求指数级上升,而对时延的需求指数级下降。4G显然很难达到大数据网络传输的需求,甚至目前的Wi-Fi也很难满足,而5G的出现,或许将为AR设备这些应用的实现奠定基础。
 
AR将成为5G的杀手级应用吗?
 
由于AR对网络的严苛传输需求,主要在于AR所传输的数据基本都是高清影像,同时越高清的影像也能帮助用户更准确的对物体进行分辨,尤其是进行远程运维、远程教育等内容。与之相对的,这对于网络的带宽、时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苏波表示,从测试结果来看,5G已经能够满足AR设备的数据传输,但在实际应用当中,或许仍然难以满足,就好比当初3G对于智能手机一样。在测试过程中,3G也足以满足视频传输的需求,但无法满足大量用户对于视频的数据传输需求。
 
而智能手机的发展,正是由于众多4G杀手级应用所推动的,因此苏波认为,要到6G时才能满足AR对带宽及时延的需求。
 
AR设备普及的四座大山
 
AR远程运维在疫情期间可以解决工程师无法前往现场的问题,但这并非是唯一的解决方案。使用大屏幕加摄像头的方式也能够进行替代,只是没有AR这么直观。同时可以发现,AR技术发展多年,但在市场渗透率上依然偏低。
 

5G

按类型分布的AR全球出货量|IDC

 
苏波认为,这与目前AR技术所面临的的技术瓶颈有关,想要提升AR设备的渗透率还需要解决四个问题。
 
第一是技术不成熟,一款新的电子设备想要进入市场当中,需要对用户体验有较大的提升。在AR眼镜中,其重量便是影响用户体验的一大障碍,这需要涉及到许多技术的发展,如芯片、光学技术等,苏波认为在5年之内都很难得到大的改善。
 
第二则是网络基础设施,当前的5G网络在测试时可以满足AR的数据传输,但并不看好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的表现。预计未来6G技术,才能满足AR的需求。
 
第三是操作系统,纵观前两代计算平台,PC有MacOS、Windows、Linux等多种操作系统,智能手机也有iOS、Android等操作系统,但作为第三代计算平台的AR眼镜还没有独立架构的操作系统。
 
第四是独立的交互技术,每一代交互技术的发展,都会引发操作系统的革命。就如同PC使用鼠标键盘,智能手机使用手指滑动点击,而到了AR眼镜时代,其交互技术是什么呢?也许有人想到了手势操作,不过苏波认为,这只是一个过渡技术,当然,这个技术的过渡期可能长达三到五年。
 
现有的交互方式有三个缺陷,第一是交互效率很低;第二是无法保护用户的隐私,如语音交互等;第三需要很大的空间,可能影响到他人。因此苏波表示,AR眼镜的终极交互技术是脑波交互,通过脑波直接控制AR眼镜。
 
未来的AR
 
可以看到当前AR设备发展路径已经向着轻量化、智能化迈进,但距离大规模商用化还有一定的距离。除了用户体验上,更大的原因在于没有刚性需求上,许多AR的应用场景中,仍然有其他方法可以替代。
 
对于这种现象,苏波表示,0glasses除了将AR设备向着更轻量化发展,也在针对2B市场开发更多的工具,如AR打字软件,指数级提升打字效率;财务软件,提升做账效率,以及AR工作辅助系统。
 
将更多的AR实用工具开发出来,也能促进AR的发展。苏波认为,未来的AR一定是由众多的工具,慢慢堆叠而成。当用户对这些工具产生粘性时,AR眼镜才会成为真正的消费品。
 
小结
 
疫情之下,对于AR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不过也涌现出不少新的应用场景,尽管多数应用并没有达到实际的使用需求,但也不乏如远程运维这样能够在疫情当中令人眼前一亮技术。不过在如今的后疫情时代,如何推进这些新技术能够被继续使用,需要厂商进行思考。
 
至于AR设备,交互方式、操作系统、轻量化技术等问题亟待解决,同时在如今的5G网络下,虽然有业内人士并不看好AR在5G中的表现,但在测试中5G网络可以满足AR的数据传输需求。后续表现如何,可以交由市场判断,AR也未必无法成为5G的杀手应用。

本文由电子发烧友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添加微信号elecfans999。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