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物联网产业存在哪些问题,“碎片化”将会是一个最常见的答案。
物联网的诞生,天然的带有碎片化的属性,包括技术的碎片化(物联网的技术种类太多)、应用的碎片化、产业的碎片化等等。
虽然这些年,各类组织机构都在试图让物联网更加的标准化,但成果并不大,市场上的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只会越来越多……
事实上,并不只是物联网具有碎片化的特征,to B性质的行业碎片化都很严重。
因为在企业级的应用中,每个客户都有不同的业务诉求,不同的物理环境,不同决策者的偏好,导致在to B类的应用中,每个项目都无法做到标准化。
碎片化,势必会一定程度制约企业的发展
碎片化对于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业务扩张困难,难以起量
企业在选择业务方向的时候主要会考虑三个方面:
行业的市场容量与潜力
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性
行业的标准化程度
一个标准化程度高的行业,就意味着企业业务扩张的阻力更小,但碎片化就阻碍了企业的扩张速度。
尤其是对于标准化的产品而言,表现尤为明显,以比较典型的芯片产品为例,理论上未来物联网每年有数百上千亿的连接部署,就会有同等规模的芯片消耗量。
但事实上,很多物联网芯片企业每年有个20-30%的增长率就表现的不错了,这类标准产品虽然应用范围很广,但是难以达到理想中爆发式的增长。
2、公司员工人均的效益会逐渐降低
对于物联网企业来说,方案的可复制程度低,就意味着面对不同的项目,需要定制化的进行投入研发。
慢慢积累的后果就是,针对不同的行业就有不同的工作组,甚至针对某一个大一点的客户,都需要单独设置一个工作组。
并且物联网项目还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与运维服务,长此以往,物联网企业人员规模就会越来越多。
当然,要是企业一直处于业务扩展状态,这种状态还能持续下去,万一某些业务丢掉了客户,无法持续之后,就需要断臂求生了,这对于组织与成本是一个挑战。
3、现金流的问题
碎片化的项目,原本周期就长,而要收到全款,还需要等待验收,运营维护很长时间之后,才能拿到,账期更长。
再加上很多物联网项目,需要企业前期进行垫资,因此,若是没有资本的支撑,这样的现金流模型,企业很难赚快钱。
在解决碎片化这条路上,都有哪些玩法
很多物联网企业也在想办法解决“碎片化”这个问题,尤其是对于大企业而言,更是在使出浑身力气在让自己的物联网业务尽量的标准化。
目前能够相对标准化的玩法主要有这么几种:
1、专注于业务集中度高的环节
一个完整的物联网周期会有数据的感知、数据的传输、数据的存储与计算、数据的应用这几个层次。
相对来说,数据在传输环节与存储环节容易集中一些,对应的就是通信与云计算产业。
通信产业的集中主要体现在蜂窝通信方面,而云计算尤其是基础的数据存储与支撑方面,需要大量的投入,门槛也很高,因此,可以看到,各大巨头都在盯着云计算这个市场。
2、分销商模式
这种玩法的核心是,让利,然后转移风险,通过建立一套分销渠道体系,让公司的直接客户群体面对的是具有一定技术能力,并且集中度高的渠道商,仅保留少量的大客户公司自己直接去对接与服务。
3、打造爆款
这在物联网的消费级市场尤其是重要,比如说智能门锁、智能音箱、智能手表等产品,一个单品就有百万级或者千万级的量,足以让企业发展的很好。
当然,在B端的市场,也有这样的玩法,比如说很多企业尽量的在让公司的产品模块化,让某一个模块化的产品具备丰富完善的功能,客户只要“即插即用”即可。
这种玩法会使得很多用户购买了自己根本就不需要的功能,对于用户来说,性价比可能并不高。
对于物联网中小企业来说,碎片化,并不是坏事
现在的商业形态越来越向着寡头垄断型方向去发展了,比如在国内,腾讯、阿里、华为、美团等巨头业务范围,已经触及到了方方面面。
巨头们都恨不得让消费者们从生命的开始到生命的结束都用一个体系内的产品就好。
很多时候,一旦巨头进入到某个领域,就意味着清场,其他的人就没啥机会了,长此以往,“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会更加的明显,这并不是一种经济发展的良好状态。
而物联网的碎片化,或许可以阻碍巨头们的发展速度。
各大巨头早在数年之前都很重视IoT这条赛道,比如阿里,腾讯,华为等。但即便是以他们的能量,在对IoT重金投入之后也会发现,在物联网这个市场上,他们也只能吃很小的一个市场份额。对于丰富多样的应用市场,也需要找其他的企业去合作。
而这样的市场环境是十分适合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型的物联网企业可以基于自己对行业的理解,形成一道市场门槛,达到一种市场平衡状态。
由此可见,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如何看到碎片化问题,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如果站在巨头们的角度,这是阻碍自己迅速扩张的障碍。
责任编辑:xj
-
物联网
+关注
关注
2909文章
44704浏览量
374203 -
IOT
+关注
关注
187文章
4214浏览量
196978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