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醒携全新一代512线车规级激光雷达AD2正式亮相美国消费电子展(Consumer Electronic Show,简称“CES“)。这是继“512时代,为车而来”北醒新品暨战略发布会后,AD2激光雷达面向全球观众的首秀。北醒通过其现场展出的高清车端路测演示,给用户体验实时感知功能,吸引了来自海外汽车及出行领域众多玩家的围观,收获众多赞誉。
安全对于智能驾驶至关重要,对于激光雷达企业来说,如何在感知层面上为智能驾驶用户留出足够的观察与响应时间是解决安全问题的关键,北醒512线车规级AD2激光雷达应运而生,凭借更高性能的探测能力为车辆保驾护航。
北醒CEO李远博士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在100km/h行驶的情况下,面对22cm平放轮胎的小目标物,512线的AD2相较于128线的激光雷达会更早的识别,这相当于给智能驾驶系统争取到额外的2.1秒的时间进行系统的决策、规划与控制。这关键的2.1秒可以让驾驶员选择提前减速稳妥停下,无需采取紧急刹车的极限操作,或者有机会安全平稳地切换到其他的行车道,绕开障碍物继续行驶,从根本上避免事故的发生。
作为北醒明珠级的激光雷达产品,AD2具备120°*25.6°探测视场角、10Hz刷新帧率、测距最远可达200m。探测能力上,AD2的分辨率最高可达0.05°*0.05°,可探测200m外反射率为10%的障碍物,并实现90%的有效探测率,即在200m外能够清晰识别出物体的轮廓以及姿态,极大的提升了软件层面的识别率,从而降低系统误判带来的驾驶风险。
另外,AD2还具备全局高清的探测优势,即激光雷达在视场角为120°*6.4°的探测模式下,每个点与点之间的间隔都能保持在0.05°,实现120°*6.4°全视场内的高清效果,而非传统的ROI仅能在狭小的视场空间内实现高清探测,AD2使得激光雷达无需再像人眼驾驶一样“左顾右盼”,更加方便的兼顾更大范围内的目标检出,为降低事故发生提供了双重保护。
北醒作为国内最早一批自主研发激光雷达的高科技企业,曾连续多次登陆CES,可以说CES见证了北醒几代激光雷达产品的迭代升级。本届CES北醒蓄力3年已久,携全新一代512线车规级激光雷达AD2参展,也意味着北醒在技术研发、量产交付、市场定位、企业综合实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
技术方面
AD2沿革创新了角龙(Horn)平台的扫描及阵列收发技术。通过2D高精扫描技术可以使得无需大规模阵列化的光源和接收器即可达到512线高性能。且在后续性能升级潜力方面,实现了成本和性能解耦合,兼顾车企对成本和性能的高标准需求。其次,AD2采用了北醒自研的数字电机技术,以能够精准控制棱镜和振镜的转速和移动位置,使得激光雷达能够在空间内均匀分布每个点的位置,实现对空间的精准感知。另外,得益于架构的优化以及在集成方面的经验,使得AD2体积小,更易嵌入车体。
量产方面
北醒将通过与全球知名的代工制造商捷普(Jabil)达成合作,在2023年底开始实现18万台车规激光雷达的量产交付。北醒CEO李远博士表示,量产是激光雷达商业化落地必须跨越的门槛。捷普在制造领域,具备扎实的制造知识、独特的技术设计能力、强大的供应链管控力,以及丰富的终端交付经验。通过和这样一位在EMS领域成熟且资深的伙伴达成合作,是AD2装车后,发挥高性能,赋能智能汽车安全驾驶的重要保障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CES,北醒在现场发布的车端路测演示,不仅为用户带来实时的感知体验,还充分发挥了北醒512线车规级激光雷达对三维空间精准探测的优势。韩国某科研机构教授看到AD2产品演示后表示:“这种高清点云效果令人惊叹!”
另外,北醒还携带包含TF系列与Horn系列在内的三代激光雷达产品集体亮相,想要了解更多北醒激光雷达的故事,欢迎移步北醒展位:LVCC-West Hall NO.4577。
关于北醒
北醒(北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Benewake (Beijing) Co., Ltd)于2015年成立于中国北京,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激光雷达及解决方案,实现安全智能行驶和自动化升级。北醒通过激光雷达技术为自动驾驶及车路协同、轨道交通、民航、航运、工业传感等领域实现行业转型。截止目前,北醒已获得专利百余项,员工超过200名,在全国拥有集研发、生产、销售和工程服务全方位的业务活动。 北醒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激光雷达,获得了国内外500强企业的青睐,业务遍布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出口到欧美、亚太等区域。
审核编辑:汤梓红
-
CES
+关注
关注
4文章
1055浏览量
70804 -
激光雷达
+关注
关注
968文章
3985浏览量
190059 -
北醒
+关注
关注
0文章
24浏览量
2812
原文标题:北醒512线车规级激光雷达AD2首次亮相CES
文章出处:【微信号:benewake-bj,微信公众号:北醒Benewake】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