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上周五晚间,中国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宣布将对美国存储芯片厂商美光在华销售的产品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引起了存储业界的轰动。虽然还未知道具体的细节以及审查措施,但业界普遍认为利好国内存储厂商,周一开盘存储板块应声暴涨。
而美光也在当地时间周二的最新回应中表示,其在中国的业务仍在正常运营,同时正在配合中国政府的网络安全审查,“美光的产品出货、工程、制造、销售和其他职能部门正常运作”。
美光过往在存储行业中受到很大的非议,除了从17年开始作为打压中国存储行业的幕后推手之外,在更早之前,也曾采用手段打击日本DRAM产业,并成为最大受益者。
但近一年里存储市场持续萎靡,美光实际上也未能幸免。
美光季度亏损创纪录存储市场即将触底?
3月底,美光公布了其2023财年Q2(截至2023年2月底)的业绩报告,营收同比下跌53%,至36.93亿美元;其中DRAM收入27.22亿美元,占总营收的74%,同比下跌52.4%;NAND收入8.85亿美元,占总营收24%,同比下滑54.8%。
尽管营收跌幅相比Q1收窄,但另一方面,毛利率受到14.3亿美元的存货减记影响,仅为-32.7%,GAAP亏损金额达到23.1亿美元,创下公司历史最高单季亏损纪录。
当然整个存储市场在近两年都并不好过,2022年存储市场规模下跌12.6%,Statista预计2023年存储市场规模为1116亿美元,继续下跌17%。存储市场占整体半导体市场比例为20%,环比2022年下降3.1个百分点,接近2008年历史最低点18%。
需求下滑,库存高涨是目前整个存储行业所面临的头号问题。财报显示,美光存货减记14.3亿美元后,库存金额为81亿美元,平均周转天数在库存减记后为153天,其中NAND库存要高于DRAM。
另外两大存储巨头三星和SK海力士,去年第四季度的库存资产几乎都创下历史新高。近日有业界人士表示,三星电子芯片部门受到库存影响,预计在上个季度将有超过30亿美元的营业损失。还有消息称,三星电子DRAM库存目前已经接近150天,未来可能会扩大减产的规模。
SK海力士的库存资产在去年第四季度暴涨75%,伴随着闪存市场价格跌近成本价,SK海力士的库存同样可能带来不小的营业损失。
为了应对市场低迷,美光表示将削减资本支出至约70亿美元,相比去年降低超过40%。同时美光还宣布在高管减薪、停发2023财年奖金的基础上,还将人力支出削减从10%提升至15%左右,其中包括扩大裁员等措施。
不过美光对后市较为乐观,在2023财年Q2业绩会上美光表示,几个终端市场的客户库存已经减少,库存天数将会在第二季度达到顶峰,预计未来几个月供需平衡将逐步改善。此外,美光还预测DRAM和NAND市场会在2025年创下新纪录,并将继续超过半导体行业的增速。
大陆市场占比下降?实则闷声发大财
美光目前在中国大陆仅有一家位于西安的工厂,负责DRAM颗粒封测和模组制造。此前美光还在上海拥有近150人左右的研发中心,不过在去年1月,美光就将其解散。与三星和SK海力士在中国大陆拥有多家晶圆厂相比,封测厂在存储芯片产业中偏向下游的位置,且设备基本不受到出口限制影响,同时研发团队也已撤出,所以美光在中国大陆可以说是没有太大的包袱。
从美光过去几年的财报中也能看到,按地理区域划分的长期资产统计,其在中国大陆的资产占比一直处于较为靠后的位置。
而市场方面,此前有报道称美光在华的收入大幅下滑,但实际上,美光对各大区域市场收入统计方式进行过改动。2018年财报中的统计,是基于客户收货地点的地理位置统计销售额,当时来自中国大陆的营收高达173.6亿美元,占总营收58%。
从2019年开始,美光开始基于客户总部地理位置来统计销售额。在这种统计方式下,美国客户无疑是占到了营收的大头,而来自中国大陆客户的营收在2022年仅为33亿美元,占比仅为10.7%,从数字上看差距明显。
但美光的客户所购买的产品,也有很大一部分流入中国,涉及到相关产品的代工生产、销售等。因此,财报上看似大陆市场占比下滑,实际上只是通过改变统计方式来降低表面上中国大陆市场对其业绩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
对国内存储厂商的影响?
作为全球第三大存储厂商,如果其产品在国内的销售被暂停,那么国内存储市场的空缺,有可能会成为国产存储厂商的机会,也有可能导致原美光客户转向三星、SK海力士等海外龙头。
长江存储和长鑫存储目前受到设备采购受限的影响,扩产遭遇难题。所以对于这两家国产存储芯片原厂而言,产能是其扩大市场份额的桎梏。
另一方面,由于我们未知审查的具体细节,比如是关于美光自有品牌存储产品、还是美光的存储晶圆,所以也难以判断对国内存储产业会造成的具体影响。因为目前像江波龙、佰维存储等存储厂商,他们的模式是对外采购存储晶圆,再通过自行封装以及采购控制芯片来制造其自有品牌的存储模组产品。
而从江波龙以及佰维存储的财报中,可以发现美光的存储晶圆在其两家的采购金额中占比都较高。2021年,江波龙从美光采购近31亿元存储晶圆,占采购总额的33.52%;2022年1-6月,佰维存储从美光采购近3.4亿元存储晶圆,占采购总额的22.16%。
不过,与此同时国产的存储模组厂商在近年也加强了与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的合作,包括江波龙、佰维存储在内,此前也有消息称长江存储的NAND Flash晶圆的封装良率,能够媲美海外存储大厂的同类产品。
无论如何,美光事件对于其原有的中国客户而言,他们会更加倾向于寻找替代品,这将给国内存储市场带来了新需求,对于国内存储产业而言,也将会是新的机会。
而美光也在当地时间周二的最新回应中表示,其在中国的业务仍在正常运营,同时正在配合中国政府的网络安全审查,“美光的产品出货、工程、制造、销售和其他职能部门正常运作”。
美光过往在存储行业中受到很大的非议,除了从17年开始作为打压中国存储行业的幕后推手之外,在更早之前,也曾采用手段打击日本DRAM产业,并成为最大受益者。
但近一年里存储市场持续萎靡,美光实际上也未能幸免。
美光季度亏损创纪录存储市场即将触底?
3月底,美光公布了其2023财年Q2(截至2023年2月底)的业绩报告,营收同比下跌53%,至36.93亿美元;其中DRAM收入27.22亿美元,占总营收的74%,同比下跌52.4%;NAND收入8.85亿美元,占总营收24%,同比下滑54.8%。
尽管营收跌幅相比Q1收窄,但另一方面,毛利率受到14.3亿美元的存货减记影响,仅为-32.7%,GAAP亏损金额达到23.1亿美元,创下公司历史最高单季亏损纪录。
当然整个存储市场在近两年都并不好过,2022年存储市场规模下跌12.6%,Statista预计2023年存储市场规模为1116亿美元,继续下跌17%。存储市场占整体半导体市场比例为20%,环比2022年下降3.1个百分点,接近2008年历史最低点18%。
需求下滑,库存高涨是目前整个存储行业所面临的头号问题。财报显示,美光存货减记14.3亿美元后,库存金额为81亿美元,平均周转天数在库存减记后为153天,其中NAND库存要高于DRAM。
另外两大存储巨头三星和SK海力士,去年第四季度的库存资产几乎都创下历史新高。近日有业界人士表示,三星电子芯片部门受到库存影响,预计在上个季度将有超过30亿美元的营业损失。还有消息称,三星电子DRAM库存目前已经接近150天,未来可能会扩大减产的规模。
SK海力士的库存资产在去年第四季度暴涨75%,伴随着闪存市场价格跌近成本价,SK海力士的库存同样可能带来不小的营业损失。
为了应对市场低迷,美光表示将削减资本支出至约70亿美元,相比去年降低超过40%。同时美光还宣布在高管减薪、停发2023财年奖金的基础上,还将人力支出削减从10%提升至15%左右,其中包括扩大裁员等措施。
不过美光对后市较为乐观,在2023财年Q2业绩会上美光表示,几个终端市场的客户库存已经减少,库存天数将会在第二季度达到顶峰,预计未来几个月供需平衡将逐步改善。此外,美光还预测DRAM和NAND市场会在2025年创下新纪录,并将继续超过半导体行业的增速。
大陆市场占比下降?实则闷声发大财
美光目前在中国大陆仅有一家位于西安的工厂,负责DRAM颗粒封测和模组制造。此前美光还在上海拥有近150人左右的研发中心,不过在去年1月,美光就将其解散。与三星和SK海力士在中国大陆拥有多家晶圆厂相比,封测厂在存储芯片产业中偏向下游的位置,且设备基本不受到出口限制影响,同时研发团队也已撤出,所以美光在中国大陆可以说是没有太大的包袱。
从美光过去几年的财报中也能看到,按地理区域划分的长期资产统计,其在中国大陆的资产占比一直处于较为靠后的位置。
而市场方面,此前有报道称美光在华的收入大幅下滑,但实际上,美光对各大区域市场收入统计方式进行过改动。2018年财报中的统计,是基于客户收货地点的地理位置统计销售额,当时来自中国大陆的营收高达173.6亿美元,占总营收58%。
从2019年开始,美光开始基于客户总部地理位置来统计销售额。在这种统计方式下,美国客户无疑是占到了营收的大头,而来自中国大陆客户的营收在2022年仅为33亿美元,占比仅为10.7%,从数字上看差距明显。
但美光的客户所购买的产品,也有很大一部分流入中国,涉及到相关产品的代工生产、销售等。因此,财报上看似大陆市场占比下滑,实际上只是通过改变统计方式来降低表面上中国大陆市场对其业绩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
对国内存储厂商的影响?
作为全球第三大存储厂商,如果其产品在国内的销售被暂停,那么国内存储市场的空缺,有可能会成为国产存储厂商的机会,也有可能导致原美光客户转向三星、SK海力士等海外龙头。
长江存储和长鑫存储目前受到设备采购受限的影响,扩产遭遇难题。所以对于这两家国产存储芯片原厂而言,产能是其扩大市场份额的桎梏。
另一方面,由于我们未知审查的具体细节,比如是关于美光自有品牌存储产品、还是美光的存储晶圆,所以也难以判断对国内存储产业会造成的具体影响。因为目前像江波龙、佰维存储等存储厂商,他们的模式是对外采购存储晶圆,再通过自行封装以及采购控制芯片来制造其自有品牌的存储模组产品。
而从江波龙以及佰维存储的财报中,可以发现美光的存储晶圆在其两家的采购金额中占比都较高。2021年,江波龙从美光采购近31亿元存储晶圆,占采购总额的33.52%;2022年1-6月,佰维存储从美光采购近3.4亿元存储晶圆,占采购总额的22.16%。
不过,与此同时国产的存储模组厂商在近年也加强了与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的合作,包括江波龙、佰维存储在内,此前也有消息称长江存储的NAND Flash晶圆的封装良率,能够媲美海外存储大厂的同类产品。
无论如何,美光事件对于其原有的中国客户而言,他们会更加倾向于寻找替代品,这将给国内存储市场带来了新需求,对于国内存储产业而言,也将会是新的机会。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美光
+关注
关注
5文章
712浏览量
51421 -
存储市场
+关注
关注
0文章
15浏览量
8420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营收同比翻倍,美光财报表现远超预期!半导体市场信心回归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半导体市场经历过去两年的下行周期后,今年下半年终于开始见到越来越多的反转信号。本周四,美光发布了截至8月29日的2024财年第四财季财报,营收和利润均超出
美光科技推出新款存储解决方案
随着人工智能(AI)不断改变行业并推动创新,数据中心需要能够跟上存储解决方案的发展步伐。为满足这一需求,我很高兴地宣布推出新款存储解决方案——美光9550 NVMeTM SSD。这一新
AI驱动存储需求激增,企业级SSD市场迎来国内厂商崛起
随着人工智能(AI)应用的迅速普及,市场对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存储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企业级固态硬盘(SSD)因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当前,全球SSD市场主要由五大原厂主导,但在中国,随着AI浪潮的推动,企业级SSD产业链上的
美光量产第九代NAND闪存技术产品
全球领先的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美光科技今日宣布了一项重大突破——其采用第九代(G9)TLC NAND技术的固态硬盘(SSD)已正式进入量产出货阶段,标志着美
微软OpenAI排他协议遭欧盟额外审查
近日,微软与OpenAI之间价值高达13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再次成为焦点,欧盟宣布将对该协议中的“排他性”条款进行额外审查。此次审查的重点在于微软Azure作为OpenAI独家云服务提供商的协议内容,以及这一安排是否对市场竞争构成
美光HBM市场雄心勃勃,SK海力士加速应对挑战
在存储芯片领域,美国巨头美光(Micron)近日释放了强烈的市场扩张信号,宣布其目标是在2025年自然年将高带宽内存(HBM)市场占有率提升
百亿光模块市场!光芯片加速国产化,国内厂商深挖高速光芯片潜力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莫婷婷)当前,国内大模型市场开始进入应用落地阶段,AI应用的快速发展推动光模块需求的释放,上游的光芯片环节同样迎来快速
理想汽车在美遭投资者起诉 涉嫌夸大车辆需求及运营策略
据报道,理想汽车在美遭投资者起诉,指控其在MEGA发布期间涉嫌夸大及虚假陈述“市场对车辆需求与运营策略效力”。
美光232层QLC NAND现已量产
美光科技近日宣布了重大技术突破,其先进的232层QLC NAND闪存已成功实现量产,并已部分应用于Crucial英睿达固态硬盘(SSD)中。此外,美光还推出了2500 NVMeTM S
以信任为基,围绕AI,美光推动存储革命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人工智能(AI)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作为全球领先的内存和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美光正以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精神,推动着一场
发表于 04-01 09:15
•718次阅读
美光新品盛宴,供应链受益于存储器复苏
美光已开始试探UFS 4.0及LPDDR5x新品市场反应,尽管尚未大规模生产,但关于新产品的消息预示着其对今年存储芯片复苏商机的雄心壮志。
美光科技启动高带宽存储芯片生产 为英伟达最新AI芯片提供支持
英伟达下一代H200图形处理器将采用美光HBM3E芯片,预计于今年第2季交付,有望超越现有的H100芯片,为美光科技贡献更高业绩。此外,龙头厂商
美信科技在深交所上市
1月24日,广东美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信科技”)正式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市场,股票代码为301577。作为一家专注于磁性元器件设计、
智能戒指在海外市场成“网红”,国内市场机会什么时候出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莫婷婷)智能戒指是可穿戴设备品类中另一个受关注,且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具有发展前景的穿戴品类。但目前来看,国外市场的成长比国内更快速。市场研究机构贝佐斯的数据显示,2
评论